从我国第一颗集成电路诞生起,技术核心多由海归和院士们拥有,而在长春吉湾微电子有限公司有这样一只设计团队,他们既无海归背景,也没有超高的学历,而是由一群来自长春的年轻计算机“发烧友”组成,他们研发的“吉湾一号”CPU或将引领计算机无机箱时代。
“起初,国内外很多企业和专家都不看好我们的产品,可经过检测后他们都在点赞。”长春吉湾微电子有限公司黄巍总经理微笑着说。基于精准的定位与判断,黄巍将带领他的吉湾微电子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宏伟目标的指引下,昂首阔步挺进创新路,砥砺前行助力“中国芯”。
踏上创“芯”路
说起“吉湾一号”,这可是中国第一颗自主知识产权的桌面云终端专用CPU,被称为“中国第一云芯”。通俗地讲,“吉湾一号”CPU就是将键盘、鼠标、显示器等输入输出设备和云进行连接的转换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种做法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每个终端用户都可以使用云上的计算资源,降低使用资源的成本摊销,还能有效避免PC感染病毒,防止资料被盗。同时还便于管理,桌面云和云终端的用户通过在局域网内建设私有云,网络管理员就可以对私有云上的全部操作系统和软件进行维护。
作为吉湾掌门人的黄巍,在回顾和弟弟黄玉硕共同走过的十几年的打工生涯时感慨万千。他说,吉湾能有今天,是一步一个脚印儿积淀出来的,吉湾几乎从事过IT产业链的所有环节。 2000年左右,兄弟俩从售卖电子器件开始,一脚踏进计算机领域,之后安过空调,装过电脑,站过电子市场柜台……随着网络时代的兴起,黄巍开始意识到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重要性。他发现,在为客户安装电脑的同时,嵌入一些实用软件,不但更受客户欢迎,还增加了整机的销售量。于是,兄弟俩一拍即合,由弟弟黄玉硕主持软件研发。
智者因势而变。市场的需求不断细化,黄氏兄弟也在时刻调整着发展方向。于是,从上网管理器到研发出第一台网络计算机,全产业链思维一步步加强。直到2007年的一场“惨败”,兄弟俩才决心走上创“芯”之路。黄巍回忆,当时10多万台的整机竞标被一家自主研发CPU的企业夺走,而事实证明,自己的计算机确实和对方存在较大差距。“之前生产的整机CPU都是用别家企业生产的,无法进行优化,这也是导致性价比不高的最主要原因。”这一场“市场比拼”深深地触动了黄氏兄弟,也因此让他们踏上了“吉湾一号”研发之路。
研发“中国芯”
“吉湾一号”是吉湾微电子历时六年研发而成。黄氏兄弟组建了一支涉前端设计、后端设计、封装设计等技术的创新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开展一个又一个攻关,实现了首次流片成功。又经过近两年的内测后,终于在2014年,一款长17厘米、宽13厘米的“吉湾一号”CPU,暨东北三省第一颗32位CPU,也是全国首个面向桌面云终端应用设计的CPU诞生,并以绝对的价格优势打破了国外公司对中国芯片市场的高价垄断,对外赢得了国际话语权。
“未来的一切皆在‘云间’。”这是黄巍对吉湾今后发展方向的一个目标定位。自2013年成立以来,吉湾微电子不断孜孜钻研,现有云办公桌、云会议室、逻辑分析仪、示波器、PCB开发工具、数据库、服务器、计算机、电子白板等百余台开发设备及软件。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的研究开发、设计、技术服务、销售及货物进出口。拥有IBM认证全球数据库专家1人,IBMLOTUS软件工程师3人,高级工程师5人,工程师14人,研发力量优势雄厚。
“如果给你一块石头,要求你用它雕刻一座城堡,这需要非常高超的技巧,但若给你一盒积木来搭建,那么难度就会大大降低,我们的设计系统就是这盒积木,可以提供众多的工具、模板助力CPU代码的设计。”黄巍表示,模块化的设计工具,将会更好地助力“中国芯”实现自主研发。
创“芯”谱新篇
目前,“吉湾二号”正在进行后期设计,“吉湾二号”在继承“吉湾一号”的优秀技术特性的基础上,面向市场和客户还新增了两项杀手锏级的新功能:支持国产操作系统和中国密码算法;支持云端显示压缩技术。技术的升级换代让吉湾微电子更具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已与新华三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吉湾微电子还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建立合作关系,开始“基于桌面云和智能分析技术的区域慢病管理平台”的研发及推广工作。
“‘吉湾一号’CPU制作的云终端整机在单位办公环境中取代了传统PC主机箱,大大减少了用户的采购和维护成本。”黄巍说,“吉湾一号”CPU是供给客户终端应用的“芯片”,而二代产品则实现了从客户终端向云端延伸的巨大飞跃。
未来,黄巍将带领吉湾微电子在创新路上不断研发,向产业链高端攀升,不断提高产品性能和客户体验,助力“中国芯”迈向世界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