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浩
“十三五”期间,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的青岛,城市能级不断蓄势跃升,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而占经济总量近“半壁江山”的民营经济,成为青岛不断进击的最强劲“主引擎”。5年来,青岛致力于培育高成长创新型企业群体,大力培育高成长创新型企业。青岛清原抗性杂草防治有限公司(下称清原农冠)正是在这样背景下快速成长起来的一家民营企业。两年上市四个专利新药
清原农冠,总部位于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中德生态园),始创于2009年,是一家生物科技创新公司,主营业务是从除草剂新化合物研发和基因编辑育种。公司成立之初,就把“探索生命科学,消除全球饥馑”当做使命,致力成为“全球农业生物科技创新的发动机”。
清原农冠创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产品研发,十分低调。直到2018~2020年间连续4个新专利化合物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登记并成功上市,才在全行业引起巨大轰动。
研发产品中环吡氟草酮、双唑草酮定位于小麦,分别解决麦田抗性阔叶草、禾本科杂草难题;三唑磺草酮用于水稻,解决抗性稗草、千金子;苯唑氟草酮为玉米抗性阔叶草。其中环吡氟草酮通过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验收。四大高水平的化合物,定位水稻、小麦、玉米等世界级主粮作物,解决最难、最基础的问题,让传统巨头先正达的科学家惊呼清原“已经进入世界农化创新第一梯队”。
清原创新中心生物活性测试基地农化界“闯”出的黑马
清原的创新成果也赢得了同行的致敬,先正达、德国拜耳、美国科迪华、德国巴斯夫、日本石原等行业巨头先后来清原拜访交流,探讨合作机会。
清原农冠负责人介绍,在未来的5年里还将推出6个全新专利化合物,其中包括替代有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的“氟氯胺草酯”,替代百草枯的“氟草啶”和新一代水稻田禾阔双除除草剂“氟砜草胺”,届时清原或将成为全球在售的商业化除草剂专利最多的公司。
至2020年10月底,清原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7项,授权45项,PCT国际专利104项,累积进入370国次,已授权101国次。
如果说除草剂研发是一架飞机的左发动机,基因编辑育种是另一个发动机。基因编辑育种是既杂交育种、转基因育种之后最有潜力的第三代生物科技育种方式。通过基因编辑让种子对特定的除草剂产生抗性就能大幅度提高作物的安全性,降低除草剂的用量,而且对人类和环境友好。通过基因编辑还可以赋予种子一些新的特性,让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目前生物育种团队由海归科学家李华荣博士领衔,据悉清原研发的基因编辑的种子将于2024年左右上市。科技力量 创新驱动
粮食是人类文明的基石,农业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行业。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化学和生物科技的飞速发展也让农业成为当今最高科技的领域之一,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无一不是农业强国。除了气候、土壤、灌溉等自然条件,种子和农业化学品是影响粮食产量最关键的要素。和医药、IT、通讯、集成电路等领域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掌握大多数专利一样,中国虽然是农化产品生产大国、商业化种子大国,但专利和话语权都掌握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少数顶尖跨国公司手里。以新化合物研发为例,开发上市一个农化全新的专利化合物需要耗资约3亿美元,8~10年的时间,筛选几十甚至上百万个化合物,难度大,投资大,周期长,发展中国家鲜有染指,清原农冠的出现不啻让大家眼前一亮。
新建成的清原农冠创新中心
清原农冠目前700多名员工中,拥有近300多名研发人员,超过员工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其中硕士以上学历100多人,博士以上学历20多人,每年投入研发的费用占销售额的10%以上。新建成的清原新研发中心总占地面积92亩,拥有100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可以容纳1000多名研发人员工作,建成后将有力地助推清原实现“全球除草科学创新的发动机”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