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百科】不同衣物污垢类型如何解决?
污垢分类
干洗的角度而言,对污垢的分类,一般以污垢在溶剂中的溶解性分类,具体有以下四类污垢:1)可溶于干洗溶剂的污垢——溶剂溶性污垢(又称干性污垢),例如油、油脂等污垢;2)可溶于水,但不溶于干洗溶剂的污垢——水溶性污垢(又称湿性污垢)例如:盐、糖的污垢等;3)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干洗溶剂的污垢——非溶性污垢(又称油水都不溶的污垢),例如:碳、粘土、金属氧化物等的污垢;4)需要特别处理的局部污垢——污渍。
干洗去污原理
(1)油溶性污垢:这类污垢在干洗过程中是容易处理的一种。作为干洗溶剂的四氯乙烯对油、油脂具有极好的溶解能力。溶解力实质的是一种分子间作用力,即范德华力,这种力可由相似相溶原理来解释。化学理论认为,物质分子结构相似,则彼此可以相互溶解。干洗溶剂是一种有机物,油和油脂也同样是由有机物构成的。有机物分子之间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所以,油和油脂可以溶解在干洗剂中。
(2)水溶性污垢:对于干洗来说,水溶性污垢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彻底溶于水中的物质,如氯化钠、葡萄糖和蔗糖等;一类是不能彻底溶于水中的物质,如淀粉和一些蛋白质,特别是一些源于食物的物质。要除去织物上的水溶性污垢必须要有水的参与,这是在干洗过程中往溶剂中加水的主要原因。干洗中使用的四氯乙烯溶剂对水只有较低的溶解性,为了提高干洗溶剂的含水量,可往干洗溶剂中加入一些表面活性剂作为干洗助剂,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枧油,以达到两种效果: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可以提高溶剂中水分的存在量和增大去污效果;可以防止衣物洗涤过程中静电的产生和防灰。
在干洗溶剂中,若有适量的水分对去除水溶性污垢是相当有利的,但过量的水分也会引起一些织物的缩水、变皱和粘结等,因此,必须控制水在干洗溶剂中的存在量,使其既可以帮助去污,又不引起织物变形、缩水等问题。
在干洗中,通常是用溶剂的相对湿度表示溶剂中的水分含量。一般情况下,水溶性的污垢在相对湿度略高于该污垢的饱和状态所需要的相对湿度时,即可溶解。在干洗过程中,去除水溶性污垢除了水的溶解能力外,还有干洗机的机械作用力。
(3)非溶性污垢:常见的非溶性污垢有炭、粉尘、金属氧化物等。这类固体的细小颗粒污垢,一般以静电吸附或与油脂膜结合附着在衣物上。在干洗中,通过溶剂的机械冲击力使以静电形式吸附着的污垢被冲刷下来,而溶剂的溶解力使油脂溶解,使与油脂膜结合附在衣物上的固体颗粒污垢脱落于干洗溶剂中。加有水和干洗溶剂的干洗助剂,使那些脱落下来的固体污垢粒子稳定地分散在干洗剂中,有效地防止其再沉积在织物上。同时,运用过滤循环洗涤方式,可使一部分脱落的污垢粒子通过过滤器从溶剂中滤掉,进一步防止污垢再沉积的发生。
以上讨论的三种污垢,有时会以单一的方式存在于衣物上,但更多的是以混合形式存在。当对衣物进行干洗时,几种去污作用同时存在,同时进行。而特殊污垢的去除应放在干洗前(或后),通过特殊的方法进行处理。常规干洗方式对衣物上的特殊污渍是不易去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