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隆回:架起连心渠道 枧通幸福路

2020-12-15新闻12

新修的村道。

红网时刻12月15日讯(通讯员 李顺桥 马剑敏 何杰锋 )12月9日,隆回县山界回族乡架枧村扶贫车间里,女工黄玉操作着缝纫机,布块在她手中自如飞舞,车间里一派忙碌景象;古法制糖作坊里,七口大锅气泡翻滚,师傅黄民亮挥动着手中的大勺不停地在大锅里均匀搅拌。整个架枧村,弥漫着红糖的特殊香气,令人垂涎。

道路建起来, 村子靓起来

“你看,我们村现在多漂亮。水泥路到家门口,自来水到家里,屋前屋后有路灯。”12月9日,80岁的马青玉老人,指着村里错落有致的一座座新落成的楼房和门前宽敞的水泥路,开心地说起村里这些年来的变化,“以前我们村就一条只能过一辆车狭窄水泥路,一般情况下,别人是不愿到我们村子来的。”

原来,“架枧”二字,原本就是“架起引水管道”之意。架枧村距县城只有8.5公里,路途并不遥远,却是一个深度贫困村。全村少田多山,少水缺地,当地人戏称说自己住在“九岭十八砣”里。甚至村民们一度认为,这是“老天带来的难题”。如今,这一窘迫状况,随着省妇联驻村帮扶工作队的进驻,悄然间已彻底改变,跃然而出的,是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乡村画卷。

扶贫车间。

2018年3月,省妇联扶贫工作队在队长金媛的带领下,来到了架枧村,开始了驻村帮扶工作。

“如何扶,如何帮?”面对当时村里窘迫状况,金媛和队员们陷入了深思。

“不搞产业,只要修路!”随后不久,当金媛带着产业脱贫的目标与村民们首次对接时,村民们“宁愿不要发展产业也要修路”的决心,让金媛在惊讶的同时,也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村民对于修路的迫切希望。她们决定先从修路等基础设施入手,改变这个村子的面貌。

三年来,在省妇联的帮助下,架枧村相继完成了16个工程类项目,4个产业类项目和8个服务类项目。其中新修道路、硬化公路或以奖代补硬化入户路共13多公里。同时还拆除土砖危房38座,进行危房改造23户,易地扶贫搬迁12户,安装太阳能路灯100盏。整村实施了农网改造,妇女儿童之家、扶贫车间、妇女互助站(爱心超市)、村民文化广场、扶贫电商线上线下店等公共服务设施相继投入投用,架枧村面貌焕然一新。

产业旺起来,腰包鼓起来

“产业扶贫是增加贫困户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贫困户稳定脱贫的新出路。” 但一开始,发展产业,村民们并不认同。

“我们这里没什么土,搞不了产业!”“山上都是石头,种不了什么水果!”…… 村民们觉得,村里什么都没有,搞不了产业。看到村民们对于产业扶贫的轻视,工作队并没有放弃,而是想办法去说服村民,转变观念。

电商培训。

金媛和队员们走进一户户村民家门,解答疑惑,引导、鼓励村民产业发展。村民们渐渐明白了只有发展产业才能真正脱贫。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架枧村成立了隆回县架枧金贝农业有限公司和隆回县上山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用“公司+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土鸡养殖。同时,在省妇联和工作队的倡议下,省妇联领导和工作人员以及社会爱心人士与50户贫困户结对帮扶,为每户捐资1000元入股合作社,享受保底分红。

为了帮助村民发展产业, 2018年10月,省妇联筹集150万元,在村里建设产业扶贫车间。扶贫车间线下有制衣加工、手工编织、食品加工和包装,线上有扶贫电商网上平台,而且还提供色彩搭配、月嫂、食品等技能培训,目前已吸纳30余名妇女就业,其中贫困人口就有10多名。

2018年5月,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姜欣来到村里,看民情、听民声。紧挨县城却依然贫困的村况民情深深地刺痛了她,回族老乡的淳朴与善良又深深地感动了她。姜欣给工作队定出了帮扶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年内,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共69户226人脱贫,整村摘帽出列。

古法制糖。

如今,这一目标已成功实现。2019年底,架枧实现整村脱贫!短短一年时间,在工作队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架枧村四通八达的通村入组入户的水泥路建起来了,家门口、村道上的路灯亮起来了,众多的土坯房也变成了砖瓦房,还建立了扶贫车间,土鸡养殖、红糖加工等产业飞速发展。

村党支部书记黄民权说,“三年的帮扶,省妇联在我们架枧村,真正架起了一座摆脱贫困、通向小康的‘引水管道’。这管道,如同希望之渠,成为我们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也架起了一条党和群众的‘连心渠’。”

今年7月中旬,省妇联主席姜欣再次来到架枧村,这也是她第7次来到村里。她动情地写道,“每一次来,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架枧村,如今,她已桃李又一春、旧貌换新颜,从一个满是泥泞、破破烂烂、保守落后的小山村,‘长’成了路宽楼新、落落大方、思想解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扶贫车间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