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15日徐州讯(记者 彭颂珂 通讯员 李燕 王亚)贾汪全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用“生态立区、产业强区、旅游旺区、文明兴区”定位,探索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贾汪样板”。
破立并举 加速“腾笼换鸟”
曾经的贾汪,因矿设区、因煤而兴。产业机构单一、产业层次不高一直困扰着贾汪。痛则思变,不破不立。贾汪通过破“旧”立“新”,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拆出了环境容量,腾出了发展空间,放大了生态优势,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突破。
近年来,贾汪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五大行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累计关停拆除74家企业,其中拆除钢铁企业5家、焦化企业4家、热电企业2家、化工企业17家,拆除砖瓦、粉磨企业46家,释放出发展空间近10000亩。
要“破”更要有“立”。在推动转型发展的实践中,贾汪区坚定实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主战略,聚焦徐州工业园区、潘安湖科教创新区、双流保税物流园区、农谷大道现代产业园区、全域旅游功能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六大产业发展平台,具有贾汪特色的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与ICT和休闲旅游、现代物流、都市城郊农业“3+3”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为贾汪产业创新、发展集聚提供了有力支撑。
昔日煤城完美蝶变,贾汪连续两年被国务院通报表彰为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连续三年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评优秀等次,真正实现了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华丽转身。
百年煤城变花海 绿水青山嬗变金山银山
长期高强度的煤炭开采,让贾汪形成了区内塌陷面积最大、塌陷情况最严重的采煤塌陷地,留下了13.23万亩的采煤沉陷区、283座裸露荒山。
发轫于现实之痛,顺乎于时代之变。为彻底改变“一城煤灰半城土”的面貌,打造绿水青山,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贾汪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嬗变成金山银山,贾汪旅游业也迎来了“山花烂漫的春天”。作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在这片6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贾汪集聚了4个国家4A级景区,1个国家3A级景区,83个市级以上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农家乐。
贾汪走出了一条具有贾汪特色的文旅产业发展之路,形成了核心景区引领、次级景区配套、乡村旅游串联的产业体系。“全域旅游、贾汪真旺”已成为贾汪的黄金名片,贾汪已成为徐州名副其实的“后花园”。
当下,贾汪正全力塑造“一山一湖一河一村一文化”旅游品牌,围绕徐州第一高峰大洞山,将督公湖、凤鸣海多点连片,全力打造大洞山旅游度假区;围绕潘安湖,融入潘安故居、潘安水镇等文化元素,持续增强潘安湖景区影响力;围绕京杭大运河,深入挖掘运河支队红色文化,讲好运河故事;继续做好马庄村文化品牌,让马庄村的影响力持续提升;围绕煤矿文化,整合权台矿遗址公园、夏桥公园、贾汪红楼等文化,打造独具贾汪特色的煤矿文化品牌,创新思维不断推动贾汪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年来,贾汪坚韧不拔、合力攻坚,贾汪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先行试验区;获批全国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生态修复示范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累计获得“国家级”荣誉十余项。在2019年度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荣获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综合奖第一名,贾汪的综合实力和城市影响力不断提升。
“下一步,我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牢记嘱托、不忘初心、感恩奋进,全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奋力交出资源枯竭地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时代满意答卷!”贾汪区委书记张克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