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8个坏的饮食习惯影响你的血糖平稳,有些糖友全都中了

2020-12-15新闻6

饮食不当直接影响糖友的餐后血糖!

很多糖友咨询诺诺:“我的空腹血糖还好,但就是餐后血糖特别高,该怎么控制呢?”

餐后血糖情况跟糖友的进餐方式、食物种类、食用分量和烹饪方式都息息相关,每个糖友都该注意这8个坏的饮食习惯。

1、进食狼吞虎咽

现代生活节奏忙碌,很多人给用餐留的时间并不多,这导致许多人没有完成咀嚼就吞咽下肚,吃饭狼吞虎咽5分钟就完事,让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

同时,进食过快会造成饱腹感不明显,进而导致过量进食,餐后血糖飙升。

所以,切记细嚼慢咽的原则,每餐的就餐时间应达20~30分钟为宜。

2、就餐随心所欲没有规律

不按时按点吃饭,或有一顿没一顿、饥一顿饱一顿,最影响血糖的平稳,还容易引起低血糖,是糖尿病人的大忌。

应养成定时、定量进餐的生活规律,无论在家还是外出,都尽量不要打乱。不过糖友外出用餐不准时,不妨选择可以长期保存的袋装粗纤代餐饼干,随身携带,用于加餐或者代餐都不错。

3、将情绪带上餐桌

许多人喜欢在餐桌上沟通工作、发牢骚或者教训孩子,吃着吃着就产生了不良情绪。但带着不良情绪吃饭会影响人的食欲和消化功能。

生气、苦闷等情绪加上进食不顺畅都会产生应激反应,导致血糖波动。因此糖友保持心情舒畅才能有益身心健康。

4、果汁饮料佐餐

很多人吃饭的时候都习惯喝果汁或者饮料促进饮食,有些糖友会认为饮料容易升糖,就选择看似健康的果汁。

但果汁看上去健康,实际上含糖量非常高,尤其是市售的成品饮料,基本上就是糖水,无形中增加了很多糖的摄入,一定要改掉这个习惯。

5、过度烹饪

如果食物加工得越细致、烹饪时间越长,则升糖指数就会越高,因此糖友最好选择那些“粗加工”的食物。且糖友饮食应以少佐料、清淡为主,就餐时加料过多,会刺激口味让人吃得更多,热量超标,重口味还会伤津耗液,加重口渴症状,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

糖友烹饪还应控制食盐的分量,食盐中含有钠,而糖尿病人体内环境对钠离子的浓度变化十分敏感,当体内钠离子浓度高时,会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肾负担。

正常情况下,一个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为6克,糖尿病人应为4~5克。

6、食用淀粉较多

红薯、土豆、粉条、粉皮都属于含碳水化合物高的食物,糖尿病人在吃这些食物时不能当蔬菜吃,要相应减少主食的量。

7、饭后立刻食用水果

饭后立即吃水果,会被先吃下去的不易消化的脂肪、蛋白质“堵”在胃内,会影响消化、引起胀气。且许多水果都容易升糖,糖友选择水果时应注意分辨哪里水果是升糖指数较低的。

吃水果的最佳时间是两餐之间。因为这时胃肠较空,水果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空腹时能很快被吸收,而且能避免胀气。

8、爱喝烂粥

很多糖友都表示自己有喝粥的习惯,认为粥既营养又清淡,殊不知这个观点大错!

糖友之间流传一句话——“一碗粥就是一碗糖水”,营养师表示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喝粥的确会让糖友血糖升高。

尤其是熬得过烂的粥,虽然口感更加绵密,但烂粥中淀粉太多,升糖指数较高,喝完后会使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

且稀粥消化较快,主食喝粥会造成糖友觉得饿而加餐,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内分泌疾病#糖尿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