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大秦赋》把秦国美化太厉害,历史上东方六国没人愿做秦国老百姓

2020-12-15新闻10

作者兰台

《大秦赋》作为电视剧,我觉得没什么问题,拍的挺好的;但是许多人,甚至包括《大秦赋》原著《大秦帝国》作者孙皓晖说自己在“书写历史”,这就让真心热爱历史的我忍不了了。

电视剧《大秦赋》里为了美化秦国对楚国的进攻,于是虚拟了一个桥段,说楚国横征暴敛,于是楚国老百姓纷纷逃亡秦国。

《大秦赋》这颠倒黑白的程度真的太过分了,说实话,这还不如抗日神剧呢,因为抗日神剧观众都知道是假的,不会有人真以为抗战时我们有白眉大侠、燕双鹰大侠。

但是《大秦赋》这种打着正剧招牌,颠倒黑白造成了负面影响真的比抗日神剧大多了,好多人甚至跑到悟空问答上面提问,都是“为什么秦国老百姓这么幸福?”、“六国是不是阻止老百姓投奔秦国”这种问题。

真实的历史上的场景和电视剧《大秦赋》里的场景完全是反的,东方六国(韩赵魏楚齐燕)老百姓是不愿意做秦国之民;而且根据史料记载,只有秦国老百姓跑到六国去的,几乎没有六国老百姓跑去秦国的。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虽然时空相距3000年,但是向往自由,不愿意被奴役的心是相同的,没有人天生愿意去做奴仆。

恰好,秦国老百姓在六国老百姓眼中就是“不做人偏做奴仆”。

著名的长平之战就是因为韩国把上党割让给秦国,但是上党郡老百姓不愿意做秦国之民,所以在郡守冯亭的带领下集体投奔赵国,这才引发了后来的长平之战。

上党之民皆反为赵,天下不乐为秦民之日久。——《史记·白起王剪列传》

而齐国人鲁仲连则对魏国将军表示,如果有朝一日秦国统一天下,那么他宁愿投海自尽。

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战国策·赵策》

当然,这可以说是对手污蔑,那么在《商君书·徕民篇》与出土的岳麓竹简所披露的内容则显示就连秦国大臣都知道秦国对待民众最苛刻。

首先《徕民篇》肯定不是商鞅写的,因为《徕民篇》提到了长平之战,此时商鞅坟头青草都三丈高了,但是他自称“臣”,肯定是秦国大臣。至于这名大臣是谁,由于无关今天主题,所以我们略过不谈。

这位大臣在《徕民篇》就提到了秦国老百姓过得太苦,所以六国人不愿意来秦国做老百姓:

民不西者,秦士戚而民苦也。

而且这个秦国大臣还提到了特别有意思的一点,他拿秦国和赵魏韩三晋做对比,这个大臣认为赵魏韩三国之所以输给秦国,就是因为赵魏韩三国老百姓生活比较轻松,很容易获得爵位;而在秦国,老百姓过得很苦,获得爵位很难;言下之意就是秦国老百姓因为过得苦爵位获得难,所以打仗很拼命;而三晋老百姓过得轻松爵位获得容易,所以打仗不愿意拼命:

三晋之所以弱者,其民务乐而复爵轻也。秦之所以强者,其民务苦而复爵重也。

我觉得通过《商君书·徕民篇》已经充分说明了秦国大臣自己是怎么看待秦民与六国民的区别的。

六国老百姓自由散漫究竟是否有利于国家是一回事,六国老百姓和秦国老百姓谁在平时生活中更自由更安乐,我觉得这是一目了然的事情了。

有人肯定会反问,既然这么苦,为什么没有秦国人逃到六国去的呢?

还真有。

岳麓秦简《为狱等状四种》里,记载了很多秦地百姓,越境逃往楚地的案例。

这里面不仅仅包括不愿意做秦民的原楚人,还有许多“老秦人”。

有很多老秦人在原楚人宣传和鼓动下,跟着这些楚人跑到了楚国去生活。

最后,当刘邦进入关中的时候,老秦人们纷纷杀猪宰羊的希望刘邦这个楚人来做秦王,可见历史上真实的秦国和《大秦赋》里的秦国完全是颠倒的。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史记·高祖本纪》

其实秦末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已经说明了秦国对民众最为苛刻,因为秦末乱世韩赵魏楚齐燕六国都有人打着六国旧贵族的旗号复国,只有秦国老百姓蜂拥拥戴一位楚国人做国王,毫不留念统治了他们几百年的嬴氏皇族。

参考资料:

《史记》、《战国策》、《商君书》、岳麓书院藏秦简《为狱等状四种》概述、嶽麓秦簡《爲獄等狀四種》案例五《多小未能與謀案》吏議管窺——秦律未成年刑事責任能力與受刑能力

#秦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