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谈到“心学”,都知道王阳明,但此人才是心学的开山之祖

2020-12-15新闻16

孟子说过,“仁”与“不仁”,实则区分了“人”和“禽兽”,而“仁”和“礼”必须出自“内心之诚”。“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孟子对中国心学发展史的作用,看千年后宋明心学本体论的发展,便可知他的“心学”思想精髓早已渗透于历代儒客之中了。

很多学者认为,正是儒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更新”,没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让佛教有了兴盛的空间,最后,融合了中国的本土文化,形成了“禅宗”。

看魏晋时代,绵绵无期的战争让人们沉醉于“辩论”,生死成了时常萦绕于人们心头的话题,儒家所说的“修生齐家治国平天下”似乎变得有点“虚无”了,世态的无常,哪还有“修身”的必要,还不如多想想自己吧。一时之间,南朝四百八十寺,大家不再搞什么研究发明创新了,因为,佛教宗派禅宗的主张就是不立文字。

东汉传入的佛教,经过南北朝的发展,到了隋唐时代达到了繁荣,其实,这是离不了“战乱”这个大背景的。同样,心学能于南宋“重磅回归”,而非发生于其它朝代,除了离不了大师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同样也离不了那个时代的战乱背景。宋代儒生的地位实在很高,面对一夕之间的突变,国家没了一半,心中难免恍惚。

这是哪里出了问题?就如魏晋时期的文人一般,他们也思考过:国人一直秉承的儒学哪里出了问题?这时的文人不同于先人,他们很是积极的看待这个问题,认为:正是儒学的不兴,才会导致国家、社会面临如此大的危难,于是,积极完善儒学的理论体系。

我们首先来看看南宋心学的开山之祖。

致力于复兴儒学的宋代理学家,是接续了孟子关于心性关系的概念:“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宋代程颢和程颐开创了“理学”,不过,自二程之后,理学发展走上两条道:其中一支就是影响很深的朱熹理学;另一支开始偏向了心学。

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六月,江西鹅湖山鹅湖寺有点热闹,这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学术之辩,发起人的原旨是调和理学和心学。参辩双方就是朱熹和陆九渊,据说,场面非常激烈,但最后也没一个结果。

那么,为何理学和心学就成了分庭抗争之势呢?

理学和心学都是从儒学而来,不过,在很多方面实在是差异太大,冲突最为激烈的一点就是“理”和“本心”。简单的理解就是:朱熹坚持“理”高于人,而陆九渊的象山心学则将“理”看成和人同在。

这里,对“理”这一概念的界定,其实,就界定了人在宇宙中的定位,也就界定了“能动性”也就是“本心”对事物发展的影响。

谈到心学,更多人知道王阳明。不过,真正开启这扇门的当属陆九渊。不过,那时程朱理学最是“深入人心”,随着陆九渊学派影响力的扩散,这才有了史称的“千年一辩”。

陆九渊认为“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心”就是“理”嘛,既然,能认清自己的本心,干嘛还要“外求”呢?

不过,陆九渊所说的“心即理”,可不是简单的“人心便可产生宇宙”,他说的“理”,是“充塞宇宙”,具有普遍性、必然性。

南宋的心学,似乎可以看到佛教的身影。

其实,这一点并不奇怪,宋代儒家学者如此致力于复兴儒学,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禅学隐隐居高的现状,所以,他们必须得到扭转,在完善儒学体系理论构建时,就发现一个短板,儒学不能更好解释“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样......”而禅学理论却做到了自圆其说。

所以,当年朱熹就说陆九渊:“近闻陆子静言论风旨之一二,全是禅学,但变其名号耳。”理学是排斥禅学的。陆九渊为了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借鉴一下他人的成就,本来就是自然之举,关键还得看核心内容是否是一脉相承。

再者,我们来看看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

王明阳早年痴迷于朱熹理学,朱熹强调“格物致知”,他真的用七个日夜探索真理,不过,却是病倒了。

王阳明对禅学也有研究,王阳明自称醉心于禅学三十年,不过,后来“悟”了:佛道所谓成仙得道的那个境界,其实,是剥离了人性的,是“弃人伦,遗物理”。就如人的爱亲之心本就是萌发于孩提时代,是“本性”,若是连这个都舍弃了,还谈什么人性呢?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在王阳明看来,这就是心学,而陆九渊的象山心学才是真正接了孟子的衣钵。后来的阳明心学超越了心、理之学,继承文化传统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又开创性提出人的“主观能动性”更为重要。

也因此,王阳明成了心学的集大成者,甚至于,阳明心学后来更是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

参考资料:

【《中国心学的发展》、《古文尚书》】

#诸子百家#宗教信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