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存在于殷商或其之前的中华文明起源时期。甲骨文的造字主要是以“形象”为主。从甲骨文中看“姓”和“氏”的字形,我们可以推敲出大致“姓氏”的来源。
我们今天所说的姓氏和甲骨文的“姓氏”意思是不同的。今天姓氏二字连在了一起,都是指“姓”,而在先秦时期,“姓和氏”意思是不同的。“姓”是家族起源的代称,而“氏”是家族分支的代称,也是“姓”的分支。
那甲骨文中的“姓”和“氏”是怎样表意的呢?古时候的“姓”和“氏”分别指什么呢?中华姓氏的由来是什么呢?为何与今日的姓氏不同?今天沿用的姓氏从什么时候开始延续的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探究中华“姓氏”的来源。
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先来明白甲骨文时期“姓”、“氏”的来历。
1、从甲骨文字形来看“姓”的来历。
甲骨文中“姓”是象形加意形产生文字,由女、生组成。“女”是女人的意思,只要知道“生”的意思便知道“姓”的意思了。“生”的字形是一个旗杆立在土地上的形象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生的意思是“立竿见影,立杆生影”。所谓姓者,生也,便是意为女人所生的母系血缘关系为纽带。
由甲骨文中的形意看出“姓”的文化是起源于母系社会。原因是在母系社会中人们知其母不知其父,因此人们的“姓”代表了母系社会部落的名称。在中国最早的八个姓氏中均有“女”作为象形和意形,这些姓氏均可在甲骨文中得导应证。中国最早的八大姓氏“姬、妫、嬴、姒、妘、姚、姞、姜”,这些姓都是带女字旁。因此说姓氏是母系社会的产物。
2、从甲骨文字形来看“氏”的来历。
在甲骨文中“氏”是象形字,因此字形如流水一般,像河流流出了不同的支干一样。而后来金文的演化,让“氏”多了一“点”来做强调表示“支流”在此。所以说氏在甲骨文中的意思便是“支流”。当一个姓的族群聚居在一起后,每个分支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标志,于是“氏”便出现了。由此看出“氏”是“姓”的分支。
因此古代(先秦时期)的“姓”、“氏”是不同的意思,“姓”是部落起源的代号,而“氏”是部落分支的代号,是部落发展壮大的产物。古代的“姓、氏”和今天我们所说的“姓氏”,概念不同。
在先秦时期不仅有“姓”,同时出现了“氏”作为族群内代号也迅速发展起来。
“姓”作为母系社会的产物市社会发展的结果,而“氏”的出现同样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氏”是父系社会发展的产物,代表了族群的分支标志。
据考究夏商周三代,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用来区别人的贵贱,“氏”是男权社会的产物,因而贵族有氏,贫民则有名无氏。在周朝分封时的推行下,封国内不同的部落处于不同的地区,这些不同地区的人为了区分自己的姓,则用不同的“氏”来表示自己的存在。同一个封国内的人可能“同姓不同氏”,具体的区划不同“氏”就不同,作为男权的象征只有男子才有“氏”。
在古代姓用来区别婚姻,同姓则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不能通婚,而氏同姓不同则可以通婚。后来在中国一直保持了这种传统,同姓之人通婚作为禁忌。一直到现代,这种传统才被逐渐打破,但是如今许多地方民间同一个地区的同姓仍然不赞成通婚。
在秦汉以后,“姓、氏”开始瓦解,人们只延续“姓”,于是从“先秦”开始“姓”就等同于今日的“姓氏”。
在春秋时期因为分封制逐渐崩塌,旧时贵族社会礼崩乐坏,周朝宗法制度开始淡化因此姓氏制度也开始发生变革。这时期的“氏”开始转变为姓,不在带有贵族的符号象征。战国以后大多数普通百姓也开始拥有“姓”。反应了旧时期贵族的没落和平民地位的崛起。秦汉以后“姓、氏”逐渐合一,因此后来成为“姓氏”。
首先、今人的姓氏,是甲骨文时期的“姓、氏”的延续。
今天的中华民族的姓氏根据《中国姓氏大辞典》的数据,一共收录了23813个姓氏。除了少数姓氏是古代历史上很早就有的,其他的基本都是在后来的历史演变中得来的。今人的姓氏是古人姓氏的直接延续。
按照上古传统,“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从上古至春秋时期,见于文献记载的只有姚、妫、姒、子、姬、姜、嬴、风、己、任、芈、祁、妘、姞、漆、归、偃、允、曹、董、曼、隗,共二十二姓。在《战国策·秦策》和《史记·秦本纪》中均有这样的描述“芈”姓是源于楚国太后的母弟“芈戎”。
今日这些姓基本被延续下来,这些姓的后人也分布在中国的各个地区包括港台地区和海外地区。因此,这些现存的姓氏证据足以说明这些姓氏被完整的继承了下来,有些生僻的姓氏现在仍有人再用。
其次、现今中华姓氏是以甲骨文时期的“姓、氏”的发展。
在先秦时期有记录的历史分析可得,最早的“姓和氏”不过二十多个。在秦始皇一统中国后, 废除了分封,实行了郡县制,重视法治, 淡化血缘, 宗法制逐渐走向没落。地缘政治取代了血缘政治。这些措施从根本上瓦解了旧的“姓、氏制度”, 从而促进了新的姓氏制度在全国内和社会各阶层中 (士、农、工、商) 的确立。
为何今天的姓氏多达2万多呢?可以分析的是,后来的姓氏都是先秦时期姓和氏的演变。探究设一问题就涉及到了众多姓氏的来历。
第一种是“以国家名为姓”,比如赵姓的起源就是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赵国”。而赵是封国的名称,赵国的祖先姓“嬴”是上古八大姓氏之一,往后的子孙大多也都延续了封国的名称以“赵”为姓。“韩、赵、燕、魏、齐、楚、鲁等”这些国家封号后来都演变成为了“姓氏”。
第二种是“以帝王的赐姓为姓”,如三国时吴人孙韶原本姓俞, 因孙策爱惜之, 有孙策赐姓为孙与其同姓,后称孙韶;唐初时期,邴粲因与高祖李渊交厚, 被赐李姓,以及张元悊因与太宗李世民有故, 赐姓李。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帝王赐姓在当时来看是一种荣幸,同时也壮大了王朝的姓氏影响力。
第三种是“由其他姓改性而来”。现代人在研究同姓血缘关系的时候发现同姓不一定在遗传基因上有相似的属性。这就能够证明同姓“不一定同宗”。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姓的产生是由其他姓改姓而来的。据考证,有一支陈姓来自于隋朝年初的“白永贵”因为杨坚赏识而被封为“北郡陈公”,此后便以封号中的“陈”作为自己的姓,后人也延续姓陈。后来的高、曹、刘等姓都是不同支流的陈姓。
第四种“以冠名为姓氏”,如司马、司空、司徒、太史、官、监等,这些姓氏追究其产生的根本都是由于因官职而定姓。
以上是姓氏的主要变迁形式,还有许多不同的变迁方式,比如以职业为姓氏“巫、师、屠、政、律、僧、樵等”;以氏族图腾为姓的“虎、羊、荞、麻薯、竹、蜂、熊等”;以地理环境的姓的“东郭、西门、南宫、姬水”;以数字为姓的“一、三、九、六、百、千、万等”。
据考究,虽然《中国姓氏大辞典》中收录的汉字姓氏多达23813个,但对于中国人最常用的姓氏还是李、王、张、刘、陈、杨等常见大众化的姓氏。据专家研究中国100个常见大姓约占中国总人口的85%,他们在各地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且决定了各地总人群的遗传组基因。因此可以断定的是同一个地区同姓的人遗传基因有相似性。这恰恰印证了如今的姓氏是古代“姓、氏”的发展和延续。
甲骨文中“姓、氏”的造字意图已经让我们明白了,“姓”“氏”的意思,根据其意我们明白了“姓”、“氏”的来源。通过后来的演变和发展才有了中国人现在所沿用的“姓氏”。在春秋和战国时期演变出了众多以“国家名称”为姓例子。
由于秦朝时期“姓、氏”合并,在历史演变中,男人称“氏”女人称“姓”的旧时期贵族文化,被“姓氏合一”所代替。后来又产生了赐姓、改姓等姓氏的演变方式,这些极大地促进了中华姓氏文化的发展。
我们在探究甲骨文的“姓、氏”字形过程中明白了中华姓氏的起源,了解到了中华姓氏的发展和延续,不得不为五千年恢弘壮丽的中华文化的延续而赞叹。
参考文献
《华夏姓氏起源》 梁国宁 兰州学刊
《浅议我国姓氏起源》 任梓怡 江苏镇江中学
《论姓氏的起源与演化》 蒋福军 宿迁师范人文社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