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因为逃生者的无知,起火的隧道成1000度熔炉,155人被烧成碳渣

2020-12-15新闻13

隧道在现代交通中是个很特别的存在,一方面它打破了地形的限制,让翻山越岭成为历史,可另一方面,它又像一个深渊,外面的人无法它如何吞噬里面的生命。

火灾和隧道同时出现,往往就意味着悲剧到来,起火车辆首先会造成道路堵塞,塞在后面的车辆无法及时知晓前方的危险,也无法驾车掉头驶出隧道,随后燃烧产生的浓烟反而成为最致命的危险之一。

祈福隧道火灾现场,起火火车已被烧毁

12月7日,广州广台高速公路祈福隧道发生火灾,一辆拖挂货车起火。12月10日,吉林辉临高速长春方向板石三号隧道内一辆客车起火,类似的事故并不罕见,所幸大多数都有惊无险。

在20年前,隧道火灾比今天要可怕得多,其中最著名的便是1999年3月发生在勃朗峰隧道的大火,一辆载满黄油和面粉的火车点燃了隧道,导致38人被困后遇难。

著名的勃朗峰隧道火灾现场

这起事件由于太过出名,这里也就不再介绍,接下来我们要讲的是一起比勃朗峰隧道大火更惨烈更离奇的灾难,死亡人数达到了155人。

这是一场发生在滑雪场缆车隧道里的火灾,不同于比较多见的公路隧道火灾,滑雪场的缆车没有动力靠钢缆牵引行进,也就没有发动机和油箱等易燃物。

隧道虽然狭窄,但专车专用,也不会出现公路隧道火灾那样的拥堵,即便如此,缆车车厢里的162人中有150人被烧成碳渣,另外还有5人被连带死亡,包括隧道中反方向列车里的乘客和山顶商场的游客。

你或许已经对这场灾难起了一些疑惑,火源从哪里来?什么东西助长了火势?为什么只有那么少人幸存?且听……这回马上分解。

基茨斯坦峰壮丽的风景

奥地利萨尔斯堡附近的基茨斯坦峰是阿尔卑斯山的一个著名滑雪胜地,是奥地利全国拥有最多高山滑雪道的滑雪场,每年从11月起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是当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不过,大家都知道或者可以想象的出,滑雪是强化版的“上山如便秘,下山如拉稀”,滑下山的时候有多爽,上山的时候就有多痛苦。

当然了,如果景区不解决这样一个矛盾,也就没法指望从游客身上赚钱了。于是从1965年开始,卡普伦缆车公司就给度假区的滑雪场提供缆车服务。

缆车服务一经推出,游客便络绎不绝,很快啊,小型的登山缆车就无法满足运输的需求了。70年代初卡普伦公司便开始兴建运力更强的缆车系统。

这种缆车系统采用齿轨铁路和钢缆将车厢拉上山,车厢不需要提供动力,结构简单可靠,于1974年投入使用,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列登山轨道缆车。

后来,为了提高乘客的舒适度,公司在1993年的时候对缆车车厢进行了大升级,把简陋的铁皮车厢换成了现代化的封闭式车厢,乘客不仅不用顶着寒风,车厢里还有电力供暖设备,也埋下了隐患。

缆车可以将游客从海拔900米处送至海拔2452米的基茨斯坦峰,缆车轨道全长约3900米,其中有3300米都在隧道内,虽然看不到雪山美景,但近30度的陡坡不会有人为了景色去亲近大自然的。

那是2000年的双十一,彼时中国人眼里这个日子还只有光棍节的含义,在遥远的欧洲阿尔卑斯山,人们已经开始享受滑雪季节的惬意。

上午9点半,来自奥地利、德国、日本、美国等多国的游客和运动员登上缆车,满载180人的列车装着162人(包括1名列车长)向山峰出发。

随着缆车进入隧道,窗外的雪山风景瞬间消失,仅剩下黑暗与钢索牵引列车所发出的金属碰撞声。突然间,一股烧焦的味道从车尾传来,火光吓到了附近的乘客,原本以时速25公里前进的缆车也突然停了下来,才刚刚进入隧道600米。

缆车的起火是极为罕见的,至少这条号称世界第一的缆车在此前是没有遇到过的。原因前文也提到了一些,作为钢缆牵引的无动力缆车,列车没有电机、内燃机,也没有燃料,只有一套液压系统和常规的电力系统提供照明和供暖。

车厢内的环境

也正因如此,这种登山缆车在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太多的防火安全的设计,且这种缆车的特殊性也缺乏相关的安全标准,车厢里没有安装烟雾报警器,唯二的两个灭火器还被放在了首尾的列车长室内。

车头列车长室视角

根据事故后的调查,起火点是车厢尾部的电暖器,其存在设计缺陷,过热的温度引燃了杂物,随后火势波及到缆车的液压系统,液压系统控制缆车的制动系统和车门的开合,它们也都因此而失灵了。

然而,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也因此泄漏出来了,可能让火势进一步恶化。此时,缆车已经停在隧道中无法动弹,列车长向指挥中心报告了火灾的情况,随后尝试打开车门让乘客逃生,显然结果是没有反应。

随着火势进一步发展,整条缆车线路的电缆被烧断,切断了列车与外界的通讯,还导致了景区的大停电。

现在,不妨假设自己就处于这样一个危急关头,缆车的尾部在隧道的头部发生了火灾(有点绕),摆在面前的选择有两个:一是穿过火势最大的区域,从车尾逃生,这样只需要走600米就可以逃离隧道;二是往车头前进,列车长更有可能想办法打开车门,一起向远离起火点的方向逃生。

大家可能会根据提前剧透的标题和开头猜到结局了,下面就详细讲解一下这两个选择。

首先,反直觉的朝火焰方向冲去的是一帮德国人,他们一共12人,其中一个当了20年志愿消防员,在他的建议下,敢死小队穿过火势最大区域,来到车尾用滑雪杖敲碎了车窗的有机玻璃一路向下逃出了隧道,成为整场火灾中仅有的幸存者。

至于大多数人下意识的选择应该都是去车头远离火情,并且找列车长寻求帮助。然而,他们燃烧产生的浓烟迅速袭来,很快就已经有乘客吸入有毒烟雾而昏迷。

大火烟雾从山顶的车站蹿出

剩下的乘客已经最终等到列车长打开了车门,总算可以远离缆车了,可是他们不知道这一开门意味着什么,先前德国人打碎了车尾的车窗,车头的车门再打开就给新鲜空气让了道。

整条隧道彻底变成了一个熔炉,新鲜的空气从隧道口源源不断注入,给缆车的火焰提供充足的氧气,而那些自以为正在逃出生天的遇难者们就是熔炉中的矿石,这简直就是放大版的民间土炉。

此时隧道的上方不仅充满了致命的有毒烟雾,内部温度也极度飙升,这种自然通风的熔炉温度可以达到1000摄氏度,可以烧制陶器。

澳洲小哥(原始技术频道)利用烟囱效应制作的熔炉

隧道里,受难者身上的滑雪装备多为化纤羽绒等易燃物,可以想象他们最后的结局。另外高温和烟雾还连带害死了隧道里相反方向缆车里的2人,山顶隧道出口的3名游客也躺枪。

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隧道变成了炼狱,救援难度极高,本就是山地,车辆很难抵达,有13架直升机前往现场,可是火是不讲道理的,1000度的高温只能让人徒劳等待。

大火足足燃烧了3个多小时,因为烧得过于惨烈很多死者的遗体无法辨认,甚至已经碳化,以至于救援队需要几天时间才能确定最终的死亡人数,当时很多报道都没有给出准确的伤亡人数。

最终的死亡人数确定为155人,这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特大灾难,自然也不会少了责任的追究。显而易见,火灾的源头在于电暖器,经过调查电暖器存在设计缺陷、来路不明和非法安装等问题。

有16人被起诉,包括缆车运营商、车厢制造商以及政府官员,民众也认为155人的性命必须要有人负责,可是这16人最终却被无罪释放。

审判过程中,最大的争议点在于,这种电暖器在其说明书上明确指出不适用于车辆(vehicle),一般指机动车或带动力的交通工具,至于轨道缆车属不属于车辆,法庭无法证明,因此宣判16名被告无罪。

当然受害者们的家属对这样的判决并不满意,官司一直没有打完,2008年的新闻报道缆车运营商和一家保险公司签署了和解协议,451名遇难者亲属将获得共计1390万欧元的赔偿。

这场悲剧算是告一段落,当然每一起事故都会带给后人很多经验教训,就留给相关从业者去消化吧。如今,隧道已经被永久封闭,轨道缆车也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安全的吊索缆车。

作为普通人,可能需要思考的是,当我们面对这样的灾难时还能否冷静思考,否则就算了解烟囱效应也可能会被直觉带入深渊。

汪翟.滑雪者坠身炼狱──奥地利“11·11”隧道火灾纪实[J].山东消防,2000(12):12-13.

凌子.死亡隧道——奥地利发生一起缆车火灾事故[J].浙江消防,2000(12):30-32.

Neela Banerjee. Cable-Car Fire Kills 170Skiers Trapped In Austrian Tunnel. The New York Times, Nov. 12, 2000.

Kaprun disaster. Wikipedia, 6 December 2020.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