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回望2020北京:把握新机遇 开创新格局 谋划新蓝图 谱写社会建设和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新篇章

2020-12-15新闻9

北京市顺义区胜利街道举办“百名抗疫先锋颂华诞”主题活动。

北京市第二届“社区邻里节”一角。

社区志愿者担任垃圾分类指导员。

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进行核酸检测。

北京市第二届民政救助认亲会。

北京婚姻登记机关为新人营造美好环境。

2020年,北京市社会建设和民政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全面加强社会建设,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职责,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社会领域党建持续加强

持续推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加强统筹协调。印发《2020年北京市社区党建工作要点》,制订《关于建立北京市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工作方案》;分片区召开全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会;细化完善全市社区党组织体系,推动建立“社区党委-社区党支部-楼门(院)党小组”的党建工作体系。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实施社区“领头雁”工程,出台《社区书记工作室工作规定(暂行)》,启动50个社区书记工作室示范点建设;制订《关于开展党建引领楼门院议事会建设工作方案》,启动300个楼门院议事会示范点建设,推进社区治理落细落实;探索社区(党建)专员制度,推动各区开展选派街道优秀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担任社区专员试点。推动社区党建引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印发《垃圾分类党员先行——致全市社区党员的倡议书》,制订《城乡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督查检查工作方案》等制度,推动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城市治理优势。

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建立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清单,制订《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党建分离工作方案》,推动将190家全面脱钩的行业协会商会全部纳入联合党委管理体系。推进党建规范化。出台社会组织联合党委、社会组织党支部建设标准,优化社会组织党支部设置,累计建立社会组织联合党委52个、党支部791个;打造社会组织党建品牌,启动社会组织“党建标杆”示范工程建设。推动社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动员社会组织助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等全市中心工作,推动枢纽型社会组织与社会组织联合党委融合发展。

基本民生保障进一步夯实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首次将失能失智老年人纳入基本养老服务对象范畴,明确集体建设用地保障乡镇敬老院设施用地政策,推动社会力量建设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支持平台,探索实行“物业服务+养老服务”,组建街道(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统筹推进养老机构建设。年内全市新建10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试点建设100个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进一步织密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出台《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分类推进设施改造达标工程实施方案》,启动三大改造提升工程;制定《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管理办法》,规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运营及管理。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细化养老机构补贴规定,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开展养老服务护理员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7万多名老年人开展能力评估;印发《困境家庭服务对象入住养老机构补助实施办法》,满足更多老人入住机构意愿。

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完善社会救助疫情应对机制。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政策,建立社会救助疫情防控一日一报制度,启动“救急难”、临时价格补贴等机制,开展先行救助。推进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制订《社会救助审批权限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实施工作方案》;简化救助程序,疫情期间全面取消民主评议、入户调查等“面对面”环节。坚持补短板强弱项。突出特困人员救助、支出型贫困救助、低收入农户帮扶“三个重点”,制定《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细则》;调整临时救助政策,将符合条件的支出型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临时救助范围。

健全儿童福利保障体系。做好困境儿童服务保护疫情应对。全面推行儿童福利机构、儿童救助机构等封闭式管理,完善巡查制度,同步做好家庭寄养儿童防疫工作。全力保障困境儿童生活。从2020年3月起,全市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临时价格补贴提高1倍。推动解决儿童福利领域重点难点问题。召开全市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完善部门协同制度;加强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建设,全市330多个街道(乡镇)全部配备儿童督导员,7000多个社区(村)全部配备儿童主任。

健全残疾人福利保障体系。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动态调整两项补贴政策,实行线上申请、简化流程、全城通办。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基本完成石景山市级康复辅具产业示范园区一平台(康复辅具租赁服务系统平台)、一中心(公益服务中心)、三级服务网络(线上服务、园区服务、社区服务)建设及招商引资工作;出台《北京市石景山区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完成2家租赁展示线下旗舰店和36家租赁服务店中店建设。推进残疾人服务机构设施建设。通过加快推进新建、改扩建和政府购买社会力量兴办等方式,新增残疾人福利机构15家;统筹项目、机构,建立健全社区康复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与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

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健全完善接济救助管理体制机制。协同公安、卫健等部门,形成跨省返乡定期接领工作机制;落实救助管理属地责任,加快推进救助事权改革下沉;出台接济劝返场所管理规范,完善救助管理工作强制报告、统计报告、定点联系以及京外托养监管办法等制度,压实落细市级救助管理机构、托养机构、定点医疗机构主体责任,消除短板漏洞。高标准完成接济救助服务保障工作。做好疫情期间及疫情防控常态化后接济救助场所服务保障,开展疫情防控、物资准备、督查检查等专项工作;深入开展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寻亲返乡工作。采用DNA新技术等手段不断拓展寻亲工作方法,成功举办“大爱寻亲、温暖回家”第二次民政救助认亲会,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基本社会服务体系持续完善

提升婚姻登记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婚姻登记疫情防控。严格落实疫情期间婚姻登记服务机构防控措施,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优化婚姻登记服务。取消婚姻登记相关证明事项,修订完善《婚姻登记条例》《婚姻登记等级评定标准》等制度规程;做好婚登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工作;深入开展婚姻登记领域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持续推进婚俗改革。落实民政部关于婚俗改革意见,合理确定婚俗改革地区,完成《新时代婚丧礼俗改革方向研究——以北京市为例》研究报告,研究制订“十四五”婚姻登记规划;常态化开展和谐婚姻大讲堂、婚姻家庭辅导等工作,策划开展“爱满京城、相约幸福”七夕节主题文化活动,积极倡导婚育新风。

深化殡葬服务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殡葬领域疫情防控。制定《关于疫情期间殡葬服务机构实行预约祭扫服务和办理殡葬业务的通知》,全面推行殡仪服务预约办理,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推进殡葬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总体设计,编制完成《北京市殡葬设施专项规划(2018-2035)》,研究制定修订《北京市殡葬管理条例》和《北京市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坚持管办分离、分类推进,制订深化市属殡葬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开展殡葬服务领域专项治理。制订《专项整治殡葬领域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方案》,梳理汇总专项监督“六张清单”;重点加强非法公墓查处,确保殡仪服务市场规范有序;试点在市属医院设立殡仪服务站,免费为丧亲家属提供殡仪咨询和衔接服务,遏制非法接运遗体、诱导捆绑消费等现象。

加快发展慈善事业。深化慈善领域改革。研究制定《关于促进北京市慈善事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促进慈善事业改革发展总体思路、目标任务。规范慈善信托管理。制定《慈善信托备案指引》《慈善信托合同范本》,推进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弘扬慈善文化。组织开展线上“2020首都公益慈善汇展”、第七届“慈善北京”成果(图片)展等品牌活动。完善社会捐助体系。全市建成社会捐助站点2200余家,完成“十三五”站点建设任务;组织开展“冬衣送暖”社会捐助项目,推进基层慈善捐赠工作试点,研究深化慈善超市改革。

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强化

不断深化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撤村建居工作。适应城市化进程需要,出台《关于开展撤村建居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撤村建居作出制度安排。规范街道社区设置。破解超大社区治理问题,研究制定《规范社区居民委员会设立、撤销和规模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和细化社区规模标准和社区工作者配备比例,夯实城市管理精细化治理基础;研究制定《街道办事处设立标准(试行)》和《社区居民委员会设立标准》。

提升社区精治共治法治水平。推进社区治理向小区治理、楼门院治理深化。制定《300个楼门院治理示范点点位标准》和《100个社区议事厅示范点点位标准》,建立示范点建设基础台账。全面推进社区协商。推进150个社区议事厅示范点建设,印发《关于做好社区协商工作的通知》,明确示范点建设标准,并引入第三方强化指导和支持;建立以群众满意度为主的社区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制定《关于建立社区工作评价机制的意见》。持续推进“回天地区”社会治理。指导昌平区印发“回天地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三目录一机制”系列文件和《回天地区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工作细则》,推进落实《关于加强“回天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施方案》的35项任务,协调确定10个社区用房项目的新建方案。大力发展社区服务。推动社区服务站改革,推动完成47个社区服务空间开放式建设试点,探索“综合窗口”“全能社工”模式,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加强社区任务清单管理。制定印发《市级2020年度社区工作计划清单》,完善社区任务计划清单和日常审核机制,同步推动各区实施社区清单机制,加强社区工作准入管理。规范社区挂牌和表格。印发《社区挂牌保留目录》并进行集中清理规范,全市社区挂牌从120多块精简整合到15块,社区办公场所外只保留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3块牌子;印发《市级部门社区表格(系统)清单》,进一步将市级部门要求社区填报的7项表格(系统)精简为3项。强化社区减负监督。完成“社区职责清单”上墙公示,设立监督举报电话12345,印制发放《社区工作准入指导》。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0.12.15)

#养老#新冠肺炎_社会#垃圾分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