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谢清在做木工。 赵 勇摄
夕阳下的木瓯水苗寨。 冉 林摄
村民何道香种植的玉米喜获丰收。 赵 勇摄
村民们在准备糯米糍粑招待客人。 赵 勇摄
核心阅读
曾经的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鞍子镇干田村,没有一条硬化公路,没有一个支柱产业。如今,全村建成通畅公路20余公里、通达公路12.2公里,特色产业成为脱贫致富引擎,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2019年,干田村成功脱贫,目前全村贫困发生率降至0。
云雾褪去,天色放晴,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干田村里,立马亮堂了起来。远远望去,平整的公路蜿蜒前行,一栋栋小楼镶嵌山间,处处生机盎然……
村民谢清,这会儿正在牛棚里忙着给牲口加饲料。房是新修的,牛棚也是新盖的。阳光的照射下,白墙黛瓦,格外漂亮。
几年前,可没这好光景。因为给妻子治病,花光了全家的积蓄,谢清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横亘的大山没有成为村民脱贫难以跨越的坎。乘着彭水脱贫攻坚的东风,在镇村两级支持下,谢清不仅搞起了肉牛养殖,还在石榴基地当管理员,兼职村里的公益岗位,一年能挣3万多元,彻底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谢清的经历,只是干田村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当地修通了公路,发展了产业,2019年,干田村成功脱贫,目前全村贫困发生率降至0。苗乡丰收喜悦的山歌,不时传出大山……
设施日臻完善
村内公路四通八达,院前院后路面硬化,山村正不断焕发生机
细雨蒙蒙,公路如带。一名老农手持大伞,漫步雨中。走近一看,原来是干田村村民老何,正准备去住在隔壁的族弟家看看。
老何名叫何友高,今年75岁,曾任村委会主任。看到记者来,他连忙邀请大家到家中做客。只见老何脚穿皮鞋,光滑发亮;院坝一角,一双橡胶雨靴静静地躺着。“它好久没上过脚了,上面的泥点子,还是很久以前留下的。”何友高说。
“以前,这橡胶雨靴可是出门必备的家伙。”一坐定,何友高便打开了话匣子:在去年之前,院坝前面还是土路,遇上个绵绵雨,湿漉漉的土地就变成了泥洼洼,最软的地方一脚踩下去,能陷到脚踝,“现在,有了硬化路,脚都不沾泥嘞!”
眼下,身边的改变不时发生……过去,吃水得用背桶去背,步行来回几个小时,也背不了太多;家家户户守着门口的一小片地,种点自家吃的口粮。“那时候的年轻人,个个都想往外跑。”何友高说,“哪个年轻人愿意一辈子看着脚丫子上的泥点子生活呢!”
何友高的大儿子早早就走出大山,去了成都,一直说要带老何去“城里享享清福”。“要搁前几年,我都有点动摇了。但现在,咱村里条件不比城里差。每天都有县城来的大货车卖吃穿用品,屋前院后都是大马路,土厕所换上了冲水厕所,还盖上了淋浴房,在家能用4G网,走不远就有老年活动中心,这生活滋润得很哩……”
何友高所说的改变,源自近年来当地脱贫攻坚的发力。在两江新区礼嘉街道的对口帮扶下,干田村修建通畅公路约4公里,建成通达公路4.5公里,还帮助解决便民服务中心配套设备,为贫困户修建房屋……基础设施日渐完善,人居环境逐步向好,山村里正不断焕发生机。
产业促进增收
特色农业上了规模,生态优势带动旅游,日子在奋斗中绽放光彩
“两粒谷,一窝秧;好技术,万莫忘!”见到农技人员尹叶华时,他正向村民讲解自编的栽培技术科普“三字歌”。
皮肤黝黑,双手粗糙,尹叶华在地里忙乎了30余年;说起这片山、这方水,他总有着说不完的话:“别看咱叫‘干田村’,但地里可一点都不‘干’,雨水充足着呢!”尹叶华指着窗外的农田对记者说。
前几年,尹叶华四处找项目、学技术,他总觉得,“产业上了规模,才能稳定增收。”怀着这样的想法,尹叶华带领村民成立全县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用好地缘优势,向地要粮食,不仅能填饱肚子,也鼓了大伙的腰包。”尹叶华说,经过13年发展,干田村的合作社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平台之一,带动了周边7个村镇、近1.26万户农民增收,其中贫困户近4000人。
“这干田村的‘干’,可不是干湿的干,而是实干的‘干’。现在的好生活,都是村民‘实干’出来的。”对于村子名称,鞍子镇镇长简远成有着独特的理解。
李俸玉就是一名实干的村民。从合作社展销中心走出来,沿着蜿蜒的水泥路,便来到俸玉农家乐。院子中间有一口台子,前来旅游的王先生正在体验当地特色项目——“打糍粑”。李俸玉抱着刚进的货,正房前屋后地忙碌着。“自从通了公路,周末、节假日来的游客就多了起来;这不,腊肉都供不应求了。”说话间,笑容挂在李俸玉的脸上……
吃上生态饭,走好致富路。“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民族特色文化优势,精心建设罗家坨、石磨岩、木瓯水三大片区,大力打造‘鞍子苗寨’品牌,吸引游客前来。”简远成介绍。
人才逐渐回流
花椒地里干劲十足,电商直播接续开展,村庄吸引力不断增强
谢清不善言谈,但讲起对儿女的教育,一下子话多了起来。“读书,就是出路。”谢清说,“学了知识,就能养活自己,不会再吃苦了。”
谢清对后代的期望,也是整个苗乡的希望。近年来,当地把教育扶贫作为提升全县综合实力的关键重抓重管,大山走出的青年人才,不少选择反哺家乡。
回乡创业者谢从付就是其中之一。“别看小小的花椒,但很适合远距离运输,西南地区需求量很大……”在自家的花椒基地里,谢从付干劲十足。
年轻时,他进城做过保安、干过销售,也搞过工程;经过多年打拼,在城市站稳了脚跟。但他始终觉得“农村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反哺家乡成为他心中的梦想。2017年,乘着乡村振兴的政策春风,他选择回乡创业。
说干就干,流转了土地,引进了九叶青花椒,谢从付建起花椒基地,动员村民一起干……
“这小伙子以前种过香芋,但没做成,这次到底行不行?”“咱从来没种过花椒,花椒咋种?能不能种好?”村民们的犹豫,谢从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联系了几个村民代表,包车一起到山城花椒协会去实地考察。谈好了销路、讲明了运输、体验了技术,村民们回来之后,个个竖着大拇指说,‘这产业,我看行!’”
刚过了信心关,又遇上了场地关。花椒需要烘烤,烘烤设备占地面积比较大,原来的厂房不能容纳……没过多久,谢从付的困扰就传到了县里。“政府工作人员了解了我们的担忧,立刻四方协调帮助解决了场地问题。”谢从付说,现已建成500多亩的花椒基地,产值达1000万元。“我想让更多村民参与进来,让青色的花椒带动红火的日子。”
如今,家乡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黄永琴放弃城里的工作机会,回乡入职村里合作社,用年轻人的思维引进电商销售。
“我相信通过互联网,能把山坳里的特色产品送到更多人面前。”这几天,黄永琴正在着手制作短视频、直播节目……
■记者手记
助力村民家门口就业
错落的吊脚楼前后,硬化路面向四处延伸;动听嘹亮的歌声中,饱含着人们鼓足干劲的心气能量……在干田村,当地充分发挥地方优势,结合本地实际,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脱贫之路。
脱贫攻坚,就要因地制宜。如何选择适合的产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是各地应有的思考,需通过实践看成效。干田村利用优渥的资源禀赋和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坚守底色,一面发展基础产业,打造特色旅游;一面吸引外地游客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人才回乡创业,反哺家乡。靠一代代人的持续努力,实现了全面脱贫与跨越式发展,值得点赞和借鉴。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15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