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老支书走了,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2020-07-23新闻11

7月17日上午,优秀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劳动模范、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村党委第一书记郭成志,因病医治无效在邢台去世,享年76岁。

一位好支书,一个群众的贴心人,就此离开。

即使临终前,他心心念念的还是他牵挂的、为之奋斗了多年的那片土地。即便说话困难,他还是再三交代,丧事一切从简,不能给组织添麻烦,遗体火化,不设账单,不收礼金。

千余村民夹道相送这位太行山的“好儿子”,这是老郭的魅力,也是对他多年来默默奉献的最大肯定。

7月21日,上千名群众含泪送别郭成志。河北日报记者 赵永辉 摄

村民们都说,老郭心里揣着一座山,这座山既是村里靠山吃山的坐化山,也是老百姓长远发展的金山银山。

自1977年担任前南峪村党委第一书记以来,40多年,老郭逐渐将心中的这座“山”变成了老百姓鼓起的腰包,脸上的笑容。

2019年,前南峪村光旅游收入就达到了1100多万元,每位村民每年发放福利金3400元。村里建起了和生态旅游配套的苹果加工厂、蜂蜜加工场、板栗加工厂,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这些有形的、无形的财富,是老郭留给前南峪、留给这个世界的,但老郭留下的远不止这些。

什么是初心、使命体现在哪里?怎样当好群众的贴心人?老郭或许没有太多的高谈阔论,但他的行动早已说明了一切。

“家家户户盖二层楼房,他家最后一户翻盖。”“三下秦皇岛昌黎县,只为请一位板栗专家。”“坐6小时手扶拖拉机去山西买高产玉米种子。”“坐4小时货车到外地了解挣钱项目。”“公开村里的大小开支。”

一桩桩一件件,前南峪的百姓知道,巍巍太行知道。

郭成志的生前照。

老郭曾说:“要把群众的要求,作为衡量我们干事的标准。群众满意了,工作也就做到位了。”他这些年的奋斗、百姓的不舍,无需特别说明,就已证明老郭做到了。

这也给更多基层干部上了生动的一课,基层工作不易,做好更不易,但只要脚上沾着泥,心中有百姓,就一定能找到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最佳路径。

有人羡慕前南峪有这样一位有想法也有办法还不藏私的干部。确实,有一位心里始终揣着群众、装着村里发展的干部,是一方百姓之福。

自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以来,涌现出了许多肯担当、敢作为的党员干部,也只有有更多像郭成志这样的干部,才能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实现更快、更好发展。(郭慧岩)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