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从体制金饭碗到自立门户,宋冬雷的创业之路还好吗?

2020-12-15新闻12

从顶级三甲头牌专家,到毅然决然离开体制的温床创立医生集团,如今又有了自己的医院,医生,学者,创业家,先行者,多重身份的光环让他始终处于业内的聚光灯下。

2013年,在一片惊叹声中,身为神经外科领域大“IP”的宋冬雷从华山医院“国家队”辞职,离开了体制。

6年过后,宋冬雷在上海成立了冬雷脑科医院,真正做到了“当家作主”。

冬雷脑科正门大厅

从顶级三甲头牌专家,到毅然决然离开体制的温床创立医生集团,如今又有了自己的医院,医生,学者,创业家,先行者,多重身份的光环让他始终处于业内的聚光灯下。

上周末,在冬雷脑科医院的院长办公室里,刚下门诊的宋冬雷匆匆赶来,向“医学界”分享了医院开业一年以来的观察与思考。

01

“医生懂商业管理吗,能够运营好一家企业?”

“商人能专心治病吗,会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医生和商人的固化标签来源已久,但宋冬雷对此毫不在意:“我对这两个身份都很感兴趣。”

2015年,医生集团的概念风风火火,巨额资本涌入市场,宋冬雷也创立了自己的脑科医生集团。但神经外科属于高精尖领域,对相关配套和手术前后的管理要求非常高,他慢慢意识到,一方面自己难以找到相匹配的医疗机构,同时长期依附外界平台,对整个医疗流程和服务的管理依旧无法把控。

在宋冬雷的观念里,医生的使命在于不断学习掌握新的技术,提高病人的诊疗结果。但技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在真正的医疗环境里,病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包括就医环境、过程以及国家对医疗资源合理的运用。

“所以我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做自己的医院,把所学的知识围绕着我的理念展开,做到从‘进门’开始到‘出门’,整套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宋冬雷认为,医院的良性发展,一定要最大程度发挥出医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经营管理上占有更大的话语权。公立医院在中国发展已久,始终存在部分行政管理过重的弊端,医生在体系里的话语权十分有限。

现在,宋冬雷终于找到了医护群体能够掌握话语权的理想环境。

“行政管理和后勤人员并不直面临床,想象的管理和病人需求存在部分差异。医院开业一年以来,我们买什么东西,发展什么技术,计划做出什么改进,基本上由医护团队直接参与讨论。他们直面病人,更加明白病人的需求。”

02

冬雷医院可以说是“生不逢时”。

仅仅开业两个月,新冠疫情暴发,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医院也不例外。从疫情最初的两个月无法营业,到随后疫情的局部反复、医生和病人流动性受限,对一个刚成立的民营医院来说,生存环境十分恶劣。

宋冬雷教授与医院医生在查房过程中进行交流

“当时觉得如果没办法,就只能关门了,不然怎么办?”在战略布局上,宋冬雷并没有做出太大调整,“医院本身定位就是脑科手术,抢救重症病人,不存在往轻资产转型的可能,只能硬着头皮做下去。”

但幸运的是,冬雷脑科最终活了下来。根据医院财务部门年底统计,疫情之下,医院将全年预算收入主动下调20%,并圆满达成目标。虽然影响也不算小,但这个结果对宋冬雷来说,已经完全可以称作胜利。

“这还是得益于我们的技术,先进的诊疗水平永远是刚需。” 宋冬雷介绍,“作为脑部专科,医院在人才和设备上都投入了大量资金,标准和国内顶级三甲医院看齐,在脑血管病、脑肿瘤、神经重症领域更是业内一流。这才让我们更有把握开展安全有效的医疗。”

“第二点就是口碑。我们始终强调服务,尽最大可能满足病人的需求,同时围绕就医过程,不断复盘改进,在满足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简化病人就医流程,不断与病人建立信任关系。”

目前,冬雷脑科共有40多位全职医生,并与其他30多位来自各地三甲医院的专家医生签订合作协议,作为医院的顾问。每位主刀医生月均手术量在30台左右,其中三、四级重症手术占到75%,在已开放的120张床位中,使用率平均在70%,下一步宋冬雷准备继续增设达到200张床位。

此外,宋冬雷也坦言了目前存在的缺陷,主要集中在科室配套方面。脑部疾病很少是单一性的,几乎所有患者都会伴有其他全身性的问题,但此前医院由于缺乏相关配套,部分病人在发生并发症后只能转诊至其他医院。

面对这个问题,冬雷脑科也开始了新的全盘布局。今年医院陆续增加了相关诊疗科目,以大专科,强综合为发展目标,计划不断完善包括外科、内科、儿科、骨科等配套科室,建设庞大的良性就医系统。

“我们希望以神经内外科为主,通过一些包括多点执医的方式,引进全职或兼职专家。让医院在处理疾病时,针对一些全身情况能对病人形成安全有效的诊疗保障,将患者绝大多数问题一起解决。”

03

早在医院成立前,宋冬雷就在媒体上表示,自己想做的并不是单纯针对富人的高端医疗,这会加剧中国民生医疗方面的贫富差距。

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私立医院的自身定位和发展往往受限于多方面因素。

对于冬雷脑科医院,目前定位于将医疗服务全部下沉,和公立医院同台竞争并不现实。在中国,公立医院有着政府的支撑和长久以来的品牌效应,而对私立医院来说,只有在市场中结合实际情况,另辟蹊径,保持一定量的稳定利润,才能维持长久发展。

“中国的公立医院不会破产,但民营医院毕竟相对缺乏支持,在利润上至少得实现现金流的打平吧。”宋冬雷称,“我们有高档服务,但中国的富人阶层还没那么多,大部分是普通老百姓,所以整体定位还是偏向中档。”

冬雷脑科目前提供的是特需服务,采用门诊预约制,并配有导诊人员随行,辅助患者全过程诊疗。在医院二楼还设有国际部,配有医疗服务专家团队对接高端人群。同时,医院也挂靠120急救,对周边地区的急救患者可以开展及时的救治。今年年初,冬雷脑科还被正式纳入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单位。

宋冬雷教授在学术年会上发言致辞

“最大的盘子还是医保。”宋冬雷说,“我们主要的患者群体目前定位在都市白领阶层,和纯医保报销相比,中档特需服务的费用大概只有10%的涨幅,而高端的价格甚至还要低于大型公立医院的同类型服务。”

宋冬雷认为,中档特需服务的费用涨幅并不高,但换来的却是更高效舒适的医疗服务。相比于公立医院人满为患,医患比例差距过大,他要求自己医院的医生在门诊中和每位病人至少要有20分钟的沟通,以确保充分了解患者各项情况。

“其实整个环境对社会办医还是不太友好,公立和私立医院之间的界限也十分模糊。”宋冬雷称,“这样的情况下,要求私立医院把大部分重心转向民生公益目前是不现实的,但纯粹想做高端医疗也并不容易。关键还是需要根据自身能力和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做到一个平衡。”

04

宋冬雷略带自豪的告诉“医学界”,过去的一年,医院收到了大量线上线下的感谢信和表扬信,这让他备受鼓舞。

冬雷脑科国际部候诊区

“做医疗要耐得住性子,我们也想更快发展,但作为一个新的民营医院,要得到老百姓的了解和信任,还需要很长的培养过程。我们能做的,就是避免浮躁,静下心来做认真严肃的医疗,积累口碑,逐步发展。”

在明年的规划上,宋冬雷希望能够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医疗的概念,加大网上服务量,打破距离限制,同时细化和丰富专科队伍建设,让医院能够在更多疾病上都有所涉猎。

“未来的一两年,如果医院稳定了,市场饱和了,我们还希望能在上海以外复制我们的医院和模式,在全国更多地推广。”宋冬雷说道。

来源:医学界

作者:凌骏

校对:臧恒佳

责编:郑华菊

#新冠肺炎_健康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