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小篆发展概述

2020-12-14新闻14

原标题:小篆发展概述

《泰山刻石》二玄社出版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文字方面,经李斯等人建议,遂以秦国现行文字——小篆为标准,作为当时的官方文字。现存最早的小篆就是当时秦始皇巡视全国时在各地竖立的传为李斯所书的刻石,如《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会稽刻石》、《峄山刻石》等为代表。

由于秦代篆书十分成熟和鼎盛,已经达到了一个完美的高度和极限,使之在以后的汉代直至隋朝都一直 式微,汉代仅见的篆书作品很少,如《袁安碑》、《袁敞碑》、三国·吴《天发神谶碑》、《禅国山碑》;这样的局面,一直到了唐代,可以说是篆书的复兴时期,著名书法家李阳冰继承李斯篆法而兼有改变,他的主要代表作有:《般若台铭》、《城隍庙记》、《栖先茔记》、《三坟记》等。对比李斯和李阳冰的篆书风格,可以看出来李斯篆书 主要表现为整齐划一、沉着端庄,用笔藏锋圆转、横平竖直、纵向取势、体形长方,极尽规范工整之能事,表现了一种端严整饰的意蕴。

从李阳冰的《般若台铭》可知其线条处理尽管还是李斯遗风, 但不再是“玉箸拱垂”,而是在均匀中透出局部的错落与夸张,特别是在风格表现上,一改李斯小篆的温润恬静之风,表显的大气磅礴。唐代之后,篆书历经宋元明三 朝没落,直到清初,小篆的发展仍难突破“二李”风格。随着碑学的兴起,清代出现了诸多重碑抑帖的书学理论,这些书学理论既有较高的审美水准和理论深度,又具备相当可观的数量,为篆书在清代的复兴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清代篆书创作从以王澍为代表的学者型书家“承前”,到以邓石如为代表的创新型书家“中兴”,实现了创作和理论方面的双突破。邓石如开辟了一条篆书艺术的创新之路,为后来的吴熙载、杨沂孙、赵之谦、吴昌硕等篆书家指引了方向。由此,清代晚期的篆书发展进入了全面复兴和繁荣的时代。

《峄山碑》又称《峄山刻石》,为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率群臣东巡,登峄山(今山东邹县东南),丞相李斯等颂秦德而立,歌颂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的功绩。此碑为秦始皇刻石之始,前为始皇诏,144字。“皇帝曰”以后为秦二世诏,79字,字略小。《峄山碑》久佚,唐时已不传。今传者皆摹刻本,有7种:长安本、绍兴本、浦江郑氏本、应天府学本、青社本、蜀本、邹县本,其中公认为长安本最好。长安本为宋人郑文宝得其师徐铉所藏佳本于宋代淳化四年(993)重刻于长安,此碑现存西安碑林。圆首方座,通高218厘米,宽84厘米。小篆书,两面刻字。虽为复刻,但犹存秦篆遗意。

《峄山碑》为李斯所书,此碑用笔单纯齐一,藏锋逆入,圆起圆收,转角处都呈弧形,无外拓之笔。结字对称均衡,又强调在对称中求变化,有一种图案花纹似的装饰美,符合黄金分割的法则,章法秩序井然,具有节奏韵律感。秦篆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改造、演变而成的,受《石鼓文》、《秦公钟》的影响较大,形取长方,更为线条化。《峄山碑》构图整齐,婉转通畅,成为篆书的规范化和定型化代表,规矩森严,缺少变化,过分追求对称和均衡,而失去艺术趣味。清人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等,力求变法,方圆兼施,结体多,才使篆书出了新意。我们学习小篆书,可从《峄山碑》入手,先求严谨规矩,等掌握书写方法之后,可临习清人的流派篆书,方能随运变化,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峄山碑》释文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火暴强。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登于峄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著经纪。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曰矣。臣昧死请。”制曰“可”。

《袁安碑》,现藏河南省博物院, 汉代石刻,全称《汉司徒袁安碑》。碑残高139厘米、宽73厘米、厚21厘米,石灰岩雕刻,1929年在河南偃师县城南辛家村发现。碑文共10行,满行存15字,内容主要记载袁安的生平,与《后汉书?袁安传》基本相同,但较简约。碑上有圆形碑穿在第五、六行之间,正当碑中,为汉碑之所仅见。由于该碑发现较晚,字口锋颖如新,书法浑厚古茂,雄朴多姿,线条纤细婉转,体态遒劲流畅,飘逸圆融中尽显端庄方正,是汉代篆书的典型代表。现代书家费声骞评《袁安碑》:“此碑笔画瘦劲,纤而能厚,结体宽博,运笔圆匀,碑字清晰,可供学篆取法善本。”

《袁安碑》释文:

司徒公汝南女阳袁安召公。授《易》孟氏(学)。永平三年二月庚午以孝廉除郎中。四(年)十一月庚午除给事谒者。五年四月乙(亥)迁东海阴平长。十年二月辛巳迁东平(任)城令。十三年十二月丙辰拜楚郡(太)守。十七年八月庚申徵拜河南尹。(建)初八年六月丙申拜太仆。元和三年五(月)丙子拜司空。四年六月己卯拜司徒。孝和皇帝,加元服,诏公为宾。永元四年(三)月癸丑薨。闰月庚午葬。

《汉司空袁敞碑》,东汉永元四年(117)立。篆书,十行,行五至九字不等。残石高七十八点五厘米,宽七十一点五厘米。1923年春在河南偃师县出土,1925年为罗振玉购得,现藏辽宁省博物馆。《袁敞碑》出土时因已断缺,初不知碑主是谁,立于何年。经马衡先生考证,始定为袁安之子袁敞的墓碑。与《袁安碑》字体如出一手。此碑以方折之笔作篆法,不失流畅,成为此碑长处。

《袁敞碑》释文

敞叔平司徒公?月庚子以河南尹子?五月丙戌除郎中九年?门侍郎十年八月丁丑?十月申申拜侍中?步兵校尉延年平元?匠其七月丁丑拜东?丙戌徵拜大仆五年?初二年十二月庚?其辛酉葬。

《明拓·天发神谶碑》故宫藏本

《天发神谶碑》又称《吴天玺记功颂》,三国吴天玺 元年(267)刻。吴的最后一位君主孙皓,因天降符瑞而立碑记功。石旧在江苏省南京市天禧寺,后移筹思亭,又移尊经阁、县学。石呈圆幢形.环而刻之。宋时原石断为三段。上段21行,中段17行,下段10行,共存213字,故又称《三段碑 》、《三击碑》。后有宋胡宗师、石豫亨、明耿定向 题跋三则。清嘉庆十八年(1813)八月毁于火。

《明拓本·禅国山碑》

三国吴天玺元年(276年)。传为苏建书。笔力遒劲,醇古茂密,存周秦篆书之遗意。

《明拓本·禅国山碑》之二

李阳冰《般若台铭》大唐大历七年(772)刻

李阳冰书,篆书,4行,行24字,每字长约40厘米。宽25厘米,在福建会城乌石山。

《般若台铭》释文:

般若台住持僧惠摄。 大唐大历七年著作郎兼监察御史李贡造 李阳冰书。

《三坟记》是为李曜卿兄弟三人建的,李季卿撰文,李阳冰篆书。唐大历二年(767年 )刻。碑文两面,共23行,行20字。原石久佚,宋代有重刻本,现存陕西省西安碑林。

清代的篆书家

王澍,生于清康熙七年(1668),卒于乾隆八年(1743)。字若霖,一作若林、箸林,又字灵舟,号虚舟,自署二泉寓客,别号竹云、良常山人、恭寿老人。江苏金坛人,后徙无锡。康熙五十一年进士,累官户部给事中,吏部员外郎。四体书兼工,于欧、褚两家致力尤深,篆书浑厚天成。为一时名手,何焯、汪士铉皆推崇之。晚年左目失明,仍致力于鉴定碑版,并有大量论述,提出“江南足拓,不如“河北断碑”的观点,使碑学遂为世人所重。著有《淳化阁帖考证》、《古今法帖考》、《竹云题跋》、《虚舟题跋)、《禹贡谱》、《程朱格物法》、《朱子读书法》、《白鹿洞规条目》、《论书剩语》等。《清史稿》卷五百三有传。

清吴修《昭代尺牍小传》:“书入率更之室,篆书法李斯,为一代作手。晚岁眇左目,鉴定古碑刻最精。”清梁罅《评书帖》:“良常未得执笔法,专学欧字,匾削浮弱而乏圆劲。然结构稳称、火候纯熟,虽未上逼古人,自属一时好手”。清赵光《退庵随笔》:“王虚舟篆体结构甚佳,惟用剪笔枯毫,不足以见腕力”。

题识:雍正六年太岁戊申(1728年)夏六月廿有七日,良常山下人王澍临于九龙山斋。

钤印:澍、虚舟

藏印:永瑆(1752-1823):皇十一子、诒晋斋印、荣郡王、承韵斋、子章图书、南韵斋印、奕缯之印

永瑆题跋:王若霖石鼓文结体虽出临橅其健劲之笔淳古之韵是平生第一合作。乾隆戊申(1788年)三月皇十一子识适六十年也。

钤印:皇十一子

宗彝、王荫之、钱海岳等题跋于后。

邓石如(1743-1805)生于乾隆八年,卒于嘉庆十年,初名琰,因避嘉庆皇帝讳,名石如,字顽伯,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安徽怀宁人,为布衣,于是人们又称他为“邓布衣”。杨守敬《学书迩言》说:“王良常(澍)、钱十兰(坫)之篆书,以秃毫使匀称,非古法也。唯邓完白(石如)以柔毫为之,博大精深,包慎伯推其直接斯、冰,非过誉也。自完白后,篆书大昌,名家辈出,若杨沂孙之学《石鼓》,莫子思(友芝)学《少室》,皆取法甚高。”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对邓石如推崇备至,他说:“完白山人出,尽收古今之长,而结胎成形,于汉篆为多,遂能上掩千古,下开百祀,后有作者,莫之与京矣。”又说:“篆法之有邓石如,犹儒家之有孟子,禅家之有大鉴禅师,皆直指本心,使人自征自悟,皆具广大神力功德,以为教化主。”对其评价非常高。

邓石如篆书以秦刻石为基础,广泛地吸取《石鼓文》、汉篆诸碑、汉碑额瓦当以及吴碑《天发神谶碑》和《禅国山》的笔,并将汉隶法融人其中。他从秦小篆中取其上紧下松、修长对称的结构;从《石鼓文》得纵横开合的笔势和浑厚凝重的用笔;以汉碑额和汉瓦当博其趣,悟变化之三味; 从《三公山》 《天发神谶》和《禅国山》壮大气魄融入隶书笔意则增强用笔的多样性;取其方整与劲势;化圆为方,曲直并用。邓石如学书先从篆隶入手,以隶通篆,以篆通真,再以真通行,不但使自己得起门径,也开创当时和此后书家研习书法的视野。自邓氏出,许多习篆书者都曾受到邓氏新书风的启导而取得令人振奋的成就。其突出者有:吴熙载、杨沂孙、胡澍、徐三庚、赵之谦、吴大澂和吴昌硕。

释文:万绿荫中,小亭避暑。八闼洞开,几簟皆绿。雨过蝉声,风来花气,令人自醉。

钤印:邓石如字顽伯、完白山人、凤桥麟坂旧茅庐(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邓石如》11、21、22印,1472页)

题识 顽伯邓石如。

鉴藏印:曾藏罗叔言处、朗庵秘玩

签条:1.罗振玉题:完白山人篆书。宣统辛亥(1911年)冬,上虞罗振玉署题。钤印:罗振玉

2.林熊光题:邓完白篆书。宝宋室。

吴熙载,名廷颺,字熙载,后以字为名,字让之,号晚学居士,扬州人。嘉庆四年(1799年)生,同治九年(1870年)卒,年72岁。虽然,吴熙载的艺术成就以篆刻最突出,但是他的篆刻艺术是与他的精湛的篆书艺术密不可分的。其篆书与篆刻都以邓石如为师。他的篆书简逸清远,线质圆匀,柔中有刚,以流转见长:结体工稳,飘逸舒放,婀娜多姿,这是得到邓氏修长的笔意,但笔力稍逊。他主张“篆则毫聚,分则毫铺。”也就是说写篆要笔锋裹紧,以中锋为要,而写隶书则要铺毫,但他的“毫聚"没有结合“毫铺”,使气度少了雄浑豪迈。所以他临《天发神谶碑》,也就少了雄强霸悍之气势。吴熙载的篆书虽然只是对邓石如的全面继承,但他的篆书脱俗,富有生气,称他是清代的篆书大家是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

释文:毋行所悔斋

题识:兰伯太守大人属。仪征吴让之。

钤印:吴氏让之、晚学生(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吴熙载》16、23印,446页)

杨沂孙,一字咏春,号濠叟,官知府。生于嘉庆十八年( 1813 ),卒于光绪七年( 1881年),年69岁。除了吸取邓派法则外,他还将出土碑版和古器物文字合理地糅合在一起,风格圆浑古朴。由于对金文、秦篆、汉碑额掌握得十分精熟,使他能在一幅作品中或籀或篆,自然协调,不露痕迹。他的篆书体方笔圆,功力甚勤。《清稗类钞》认为:“濠叟工篆书, 于大小二篆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不过他的篆书也有结字欠宽博的缺点,而且出笔的地方过于尖刻,缺乏韵味。

释文:百二长生馆。

说明:吴大澂上款,此为其斋名。

款识:光绪三年丁丑孟夏,恒轩先生属,濠叟杨沂孙篆。

钤印:观濠居士(白) 杨沂孙印(白) 丁丑(朱) 历劫不磨(朱)

胡澍(1825-1872),字甘伯,又字荄甫、石生。安徽绩溪人,清代医家。生于道光五年(1825年),卒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年48岁。胡澍的篆书与赵之谦齐名,他的篆法也取法邓石如,流转舒畅,妩媚但不妖娆,沉稳而不浮滑,其结构善从计白当墨着手,是继完白之后取得相当高成就的篆书高手。赵之谦非常佩服他,曾说:“如荄甫在,我不敢作篆也。”可惜英年早逝。

释文:花延年室

款识:鞠以秋华,曰传延年。节子属篆,用名其廛。饮水而寿,餐英而仙。类族辨物,惟君子有焉。荄甫胡澍。

钤印:胡澍私印

徐三庚(1829 -1890),清代书法家。浙江上虞人。字辛谷,号袖海,井罍、金罍道人等。一生未仕,以布衣而终。幼年因家境贫寒,曾为吴山文昌阁道士,后游寓杭州、上海、天津、北京、广州等地,以鬻艺为生。书工篆隶,并以篆刻著名。篆书师法《天发神谶碑》,圆转流畅,秀丽奔放,密如曹衣出水,疏如吴带当风。与吴让之、赵之谦齐名,在清末江南一代颇有影响。主要篆书作品有《汉代人物传赞》及对联等。

释文:因华寄月之馆

题识:因画寄月之馆。袖海徐三庚。

钤印:徐三庚印、上于父

赵之谦(1829-1884),清代书法、篆刻家。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字益甫,扔叔,号冷君、无闷;生于道光九年( 1829年),卒于光绪十年( 1884年),年56岁。咸丰九年举人。历官江西鄱阳、奉新、南城等知县。书画篆刻,卓绝一时,尤以篆书和魏碑著称。篆书师法邓石如,参以魏碑笔法,笔势圆转流美,结构上密下疏,绵密紧凑,俊美洒脱,邓氏之外,别出一格,既仪态俊美,又骨格雄健,对后世书法影响较大。有《悲盦剩墨》、《撝叔墨迹》行世。主要篆书作品有《潜夫论》、《汉饶歌》、《临峄山刻石》等。赵之谦是清代后期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诗、书、画、印四绝。他认为:“平生因学篆而能隶, 学隶始能为正书。“( 《章安杂纪》向粲认为:“?叔 书初师颜平原,后深明包氏钩捺抵送万毫齐力之法,篆隶楷行一以贯之。故其书姿态百出,亦为时所推重,实乃邓派之三变也。”邓石如以隶笔作篆的经验启发了赵之谦。赵之谦以北碑笔法来写篆书,使其既有邓石如的法度,又有北碑方硬雄健的风格,不拘一格,写得婉转流畅,潇洒爽利,特别有流动感和节奏感。在他的作品中能打破常规,独具匠心地处理疏密和虚实关系,成为一大特点。从整幅作品的章法上看,在字与字之间,非常重视虚实对比,大小宽窄,上下左右,莫不如此,在这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由于他的篆书艺术的坚实功底,使他的篆刻在清代的晚期做出了颇大的贡献。

题识:德善信斋。德善德信,老氏旨也。和光同尘,收视反听,处世道术,俱备于斯。小初都转大人命书,因阐其义。赵之谦。

钤印:赵之谦

吴大澂(1835-1902),清代书法家。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初名大淳,避清穆宗讳改名,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别号白云山樵、意斋等。同治七年进士。历任编修,陕、甘学政,河南、河北道员,太仆待卿,太常寺卿,通政使,左都御史,广东、湖南巡抚等。平生颇留心古器物之搜集与研讨,是晚清著名的金石考古家。尤工篆书,熔大小篆为一炉,以小篆笔法写钟鼎文,古拙朴茂,自然天成。主要作品有《白鹤泉铭》、《陶公庙碑》、《周真人庙碑》、《李公庙碑》及对联等。

释文:君子长生

款识:河间献王君子馆故址出此砖,向来金石家所未见。书此为莲花寿。庚寅六月,吴大澄。

钤印:吴大澄印

吴昌硕(1844—1927),清末书画篆刻家。原名俊卿,字昌硕、仓石。号缶庐、苦铁,70岁后以字行。浙江安吉人。吴昌硕在少年时期就刻苦临摹,打下了过硬的书法基础,每天早上在大砖石上用清水临习颜真卿的楷书和隶书《祀三公山碑》。青年以后悉心钻研古文学、训诂学、金石学,曾师事书法家俞樾和杨岘。中年时期在苏、沪、杭一带与当地的一些著名书画家、金石家交游,受到篆书大家吴大澂的指教。曾作过安东县令,后弃官从艺,潜心于书画篆刻创作。在杭州与浙派金石家丁仁、王福庵等创立国内著名的篆刻社团“西泠印社"。吴昌硕被尊为“一代宗师"。他诗、书、画、印无不精通,被尊为“四绝"。他的楷书始学颜真卿,后法钟繇。行草书初学王铎,后涉及欧阳询和米芾,参以元、明诸家,刚健雄劲,自创一格。隶书宗法汉碑,得《祀三公山碑》之神,又参以邓石如、吴熙载隶书笔意,苍劲古朴。尤以篆书著名,着意于《石鼓文》,得其神韵。又融入秦权量及《泰山刻石》之体势和周金文《毛公鼎》、《散氏盘》之意趣,形成凝练遒劲,貌拙奇古的独特风格。他的篆书不主故常,时出新意,主习石鼓,杂糅金文,不取侧媚,但求拙厚。晚年更以篆隶入行草,“强抱篆隶作狂草",笔势奔驰,苍劲雄厚。又工篆刻,名满天下。其篆刻一扫600年来静润纤巧之气,开创苍劲险峻、惊习动魄之新风。对吴昌硕的书法,历来评价较高。

清人向燊评其曰:“昌硕以邓法写石鼓文,变横为纵,自成一派。”符铸也评曰:“缶庐(吴昌硕)以石鼓得名,其结体的左右上下参差取势,可谓自出新意,前无古人;要其过人处,为用笔遒劲,气息深厚。”吴昌硕的书法篆刻不仅誉满神州,而且名扬海外,日本篆刻家冈山大迁、桑名铁城、浜村藏六、河井荃庐等专门来华向他学习篆刻。其书法篆刻对近代书坛影响较大,入窒弟子陈师曾、沙孟海等,造诣甚高,卓然名家。

释文:金石同寿

款识:高山堂主人富收藏,于金石书画独具只眼。当风雅末流之世,而能好古成癖,吾愿主人其将与金石同跻上寿矣!用是额其堂,壬戌冬,吴昌硕,年七十九。

钤印:俊卿之印、仓硕、虚素

黄士陵(1849-1908)清代书法家。安徽黟县人。字牧甫、牧父、穆父、号倦叟。幼喜篆刻,8岁即能操刀刻石,父母早逝,生活艰难,曾背井离乡,到南昌谋生。1885年赴北京国子监读书,主攻金石学。同时得到王懿荣、吴大澂等人的指导,艺事大进。篆书近师吴大澂,远溯两周金文,融会大小篆,别具一格。用笔稳健厚实,结构雍容茂美,布局匀称,行次规整,朴拙自然。精于篆刻,世称黟山派,与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并称为晚清四大家。主要篆书作品有《吕子呻吟语》及屏、联遗墨等。

释文:印妙轩

款识:潘繹?学士题额,丙申七月黄士陵篆

钤印:士陵长考(白文)等

来源|古物今缘

免责声明 我们尊重知识,尊重每一位原创作者的辛劳成果。我们特此声明:本订阅号所转载的文章均经原作者授权许可,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若所转载文章中的美术、摄影等作品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

#书法字画#诸子百家#君王皇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