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怎样看高考状元被疯抢 你是怎么看待每一年的高考状元的?以后他们的发展会真的好吗?

2020-07-23知识13

当年的高考状元如今都怎么样了? 30多年的高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状元—高考状元们都成为人生赢家了吗,还是真如网络传言中生活得那么不堪?小伊转载了新浪采访六位曾经的高考状元的部分文章,文章中说,他们有的是大学教授,有的成为游戏女主播,有的在北京成家有娃有房有车,有的还是单身、租房、坐地铁骑单车上班…1、省级高考状元成了知名游戏主播?这个叫石悦的姑娘做到了。2006年高考,她考了702分,是当年内蒙古理科状元,考取了清华大学建筑系,本科毕业后到北大读了硕士。毕业后,她给了所有人一个意外:当游戏女主播。现在她在某直播平台拥有109万粉丝,网名“女流”。2、这个上班族名叫佟亚涛,每天和许许多多普通人一样,也和小伊一样,乘坐地铁上下班,来自河南漯河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佟亚涛1989年出生,2007年以658分的成绩成为当年的漯河市文科状元,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之后顺利保研。如今十年过去,他目前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任一档财经栏目的夜班编辑,月薪过万。佟亚涛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好,但父母一直都很关心和鼓励他学习,希望他通过高考离开农村,过上不一样的生活。他自己也很努力,第一年参加高考失利,他便又复读了一年。他目前月收入1万元、单身;跟别人。如何看待现在的高考状元?他们与过去有什么不一样? 今年是中国高考恢复40周年。40年来,高考制度为中国选拔无数人才,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高考制度和中国学校教育也正在不断“进化”中。一方面,毋庸讳言,当前的中国学校教育,还面临素质教育不能很好落实、学生学业压力大、缺乏世界顶尖人才等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仍在拷问中国教育。另一方面应该看到,中国的教育和高考制度,在不断反思中逐渐完善。让高考制度更加全面反映考生真正素质和水平,改变“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等广遭诟病的做法,是当前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今天,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考生迎来首次“新高考”,包括“两依据、一参考”、外语考两次选最高分等新尝试。实际上,“新高考”中的一些做法,就吸收了教育发达国家诸如“考多次取最高分”等有益经验。看看不少高考和教育制度的“他山之石”,也许能让我们“脑洞大开”:欧洲有些国家没有“高考”,可凭高中毕业文凭上大学;美国考生每年可考多次,以成绩最好的一次申请大学,学生还需要自己写自荐信申请学校;法国的高考作文题充满“哲学范儿”…国情有别,我们无法照搬他国的方式,但其中一些人性化的。作文《如何看待“高考状元”这一现象》 因为一个学生的考试分数不只与这个学生相关,还是显示其任课教师业绩的依据,是一个班级的荣誉,是学校的荣誉,是地方政府领导人的政绩,他们都可从中获得一定的益处。宣扬高考状元是为了吸引生源;媒体领头炒作是为了赚眼球、拉广告;少数地方政府、教育部门热衷宣传高考状元,是为了凸显政绩,往脸上贴金。

#山东高考状元#大学#高考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