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国难懂的3种方言:老外学不会,连本地人都难听懂,是你家乡吗

2020-12-14新闻23

据教育部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概况》介绍,汉语方言通常分为官话方言、晋方言、吴方言、徽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平话土话十大方言。当然,这是一个笼统的归纳,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十里不同音,五里不同调”的情况。

唐朝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写过“乡音未改鬓毛衰”,“乡音”即家乡的口音,不过我国部分地区的方言,其他地区的人也并不是完全听不懂,因此在大学宿舍中,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也会使用方言进行沟通,毫无障碍。

但我国有难懂的3种方言:老外学不会,连本地人都难听懂,快看看是不是你家乡吗?

其一,温州话。据《温州方言志》以及 温籍语言学家沈克成所著的《温州话》显示,温洲话声母有35个,韵母有30个,声调8个,两字组变调调型13种。

温州话可以追溯至江东方言,这是一种东楚方言与东吴越语相融合的语言,是吴语的祖先,发展至六朝时期,江东方言就开始分“吴语”和“闽语”,而地地道道的温州话又属于南部吴语。

有句话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讲鬼话”,在抗战以及对越自卫战时,温州话一度被当作了军事密语,立下了大功。

其二,广东话。广东话并不只是指粤语,广东在古时称“百越”,居楚国下方,受到了楚文化的影响,后来秦统一六国,南征百越,不少中原人迁居广东地区,于是多个地方语言相互融合,便出现了新的语言。

后来唐宋时期,中原和江南移民大量南迁到了珠三角,并且形成了广府民系。值得一提的是,广东话是南方方言中保留中古汉语成分较多的一种,因此一些研究者为了研究中古汉语,就从广东话深入。

其三,闽南话。在我国历史上,有四次大迁移事件,一是西晋“永嘉之乱”,为避免战乱,大量人员南迁,晋朝皇帝定都建康(今南京);二是唐朝“安史之乱”,大量北方人进入南方,南方地区的经济逐渐发展起来了。

三是两宋末年,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区均有大量外地人员迁入,此后也是一直生活在了南方;四是明初大移民,当时朱元璋下达了“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人员迁移命令。

除了明初由当局者颁布的大移民政策,其它三件史称“衣冠南渡”,均是由战乱所导致的情况。闽南语的形成便是源于大移民浪潮,明末的学者还对当时的闽南语进行过系统的整理,著有《汇音宝鉴》,十五音因而诞生。

闽南语的复杂程度也不亚于讲火星话,一个村里的人可能听得懂,但地区再宽一些,同样是闽南语,但对方未必可以听懂。

在湖南地区也是如此,因此当你从外面走了一圈,再用家乡话与家人交流,家人却表示听不懂,不要自我怀疑,这就是中国的地方文化,地大物博,精彩之处实在太多。

#方言#本地人#家乡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