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科学角度看“中国山水画”,能否用大数据分析这幅画好不好?

2020-12-14新闻2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2月14日报道:一个是当下最热门科技产业,一个是中国传统艺术,如何运用芯片、人工智能等科学视角,重新梳理中国十至十七世纪的山水画发展脉络。近日,讲座《“芯”与山水——从科学视角看中国山水画史中的纹理再现与创新》在上海图书馆举行。

杨崇和是中国第一个从硅谷海归的芯片设计专家,同时也一直致力于对中国古代书画古籍的研究收藏。杨崇和提出“视觉纹理”这一全新概念,他认为,十世纪前后的中国山水画已经发展相当成熟,很多画家侧重再现山林和树石表面的“纹理”。为呈现出“纹理”的最佳效果,山岩往往被画成平面。

而之后,中国山水画的纹理演进一直没有停止,规律或许可以包含在一个方程式中,山水画新风格=经典再现的技法+新发现的自然特征和规律。

杨崇和举例《富春山居图》,画作中黄公望用披麻皴(山水画皴法之一)再现了土山。取出一部分放大,可以看到真山纹理和画作中纹理的不同。

“我们用眼睛看,可能有观众觉得像,有观众觉得不像,没有一个客观标准。”杨崇和说,《富春山居图》传世有很多卷,在真迹之外还有仿品。《子明卷》收藏在台北故宫,是乾隆皇帝认为的真迹。后来又有鉴定专家认为《无用师卷》是真迹,画得更好。17世纪清初画家王翚仿《富春山居图》很多卷,这些画作好与不好,谁说了算呢?当下科学可以说了算。

杨崇和把真山照片取一块纹理出来,相应的,《子明卷》《无用师卷》和王翚仿本分别取出一块纹理,以真山照片为参考图,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的方式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由三组数字构成,数值越小,差异越小。分析结果是,《无用师卷》最接近真山,其次是《子明卷》,之后是王翚仿本。“真迹是离真山最近的一个作品,王翚的仿本有学者研究不是按真迹仿的,而是按仿本临仿的,所以最远。”

讲座结束后,杨崇和还将与著名艺术史学者范景中、白谦慎两位先生,展开一场沙龙对话,围绕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风格变迁史进行深入讨论。

这是一个相对客观的方法,白谦慎说,把科学方法运用到艺术史研究中,大方向非常可取。关于“像不像”的问题,中国古代很多画论会提到画家如何观察自然界,在河南云台山,确实能看到那些山非常像北宋画家范宽的画法。范景中则认为,当我们在谈绘画时,离不开绘画语言。比如谈论王蒙《《青卞隐居图》,可能不会把画作跟一块太湖石对比,而是先想王蒙在画时,是怎样把太湖石一个立体东西转变为平面,用了什么手段,画家的画笔好似“中转站”,经过笔墨处理,比现实描摹在纸上。对于这套绘画语言是美术史家研究的,能够把这套语言运用好史艺术家实践的领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