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梦想在前,使命催征。从台商投资区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年是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的第一个十年。
十年时间,临空港成功迈入武汉“千亿城区俱乐部”。
十年成长,离不开一个个为之奋斗努力的临空港逐梦人。
十年之际,人民网湖北频道联合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共同推出“逐梦临空港的你,笑起来真好看”系列报道。即日起,将镜头聚焦平凡而不凡的临空港追梦人,讲述他们奋发有为、立足岗位、拼搏赶超的故事,记录他们笑容背后的成长,笑中有泪的感动,描绘临空港城市新风貌、产业发展新升级、市民生活新气象。
10多年前,他放弃了大学任教的“铁饭碗”,开始了筚路蓝缕的创业生涯,如今公司生产的产品已经出口到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5年前,他牵头成立了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东西湖区)第一家众创空间,从事创新创业服务工作,已孵化企业近百家……
今年48岁的万松,是土生土长的东西湖人,去过深圳工作、在大学任过教,但最后他还是决定:回家乡创业。用他的话说,对家乡有情怀,在这里奋斗心里踏实。伴随着个人的成长,他也亲身经历了临空港创新创业发展的历程。
万松。(人民网记者王郭骥 摄)
从创业到带领更多人创业
辞掉大学教师工作后,万松和朋友一起开过一家设计工作室,后来回高校深造攻读博士。直到2012年,他在东西湖创办了武汉慧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新能源和低碳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创业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过多久公司发展就遇到了困难,资金短缺、销售不畅等问题接踵而来。”万松说。因为有着不错的技术产品和专利,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申请了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和东西湖区“金山英才”人才激励项目,没想到两个项目都申请成功,获得了100多万元的资金支持。
对于初创的科技企业,这笔资金无疑是雪中送炭。公司顺利走上发展的“快车道”,产品获得了不少客户的认可,批量出口到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么多年创业的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分享给更多的创业者,让他们少走些弯路。”2015年,万松在东西湖区海峡产业管理处的推动下,牵头成立了该区首家众创空间,利用政府提供的场地等扶持政策,为小微企业成长、科技企业创新和个人创业提供了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
“刚创办时,只有3间办公室,200多平米场地,入驻的企业都是熟人介绍过来的。”万松说,随着全社会掀起“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热潮,越来越多人加入其中,如今这里已经成功孵化近百家企业,面积达到7000多平方。
“产业有基础 创业有氛围”
从到处请人来入驻,到有创业者找上门,万松说,这几年来,也见证着临空港创新创业的蓬勃发展。
从广东工作回来后,希望回家乡创业的朱浩俊,对本地政策和环境一无所知。2017年,他带着研发的食品添加剂配方,在办公室找到了万松,希望能将公司注册在这里。
“当时觉得他的产品很不错,但因为食品添加剂配方有挥发味道,需要找相对独立的场地。”万松说,为此,他多方打听,找到了一处可以做试验的独立场地,帮助该企业成功投产,如今这家公司也走上了正轨,产品销往国内知名食品企业。
在万松看来,临空港产业发展聚集度高,有传统的食品和物流产业,现在网安技术、高端屏显、智能装备制造等高科技产业也迅猛发展,一批创业孵化的推手机构成立,涵盖文创、科技、网安等,区政府在政策上也给予了很多支持。
“创业氛围越来越好,项目质量越来越高。”万松感叹,对于创业者而言,可以从中寻找到很多好的机会,这也吸引着越来越多在外地的东西湖人回家乡创业。
万松表示,随着在临空港创新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众创空间明年还将扩大面积,到明年底预计将达到1万平方。(周雯/文 王郭骥/视频 图片)
(责编:周倩文、张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