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津蓝已达300个!江津空气质量创近年最好水平
有一种蓝叫 “江津蓝”
有一种美叫“津城美”
截至12月11日
江津已实现空气质量优良300天!
其中“优”级104天
同比增加16天
为近年来最好水平
PM2.5平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
同比下降10%
优于40微克/立方米的考核目标
其余5种主要污染物浓度同比均有降低
全年未出现重污染天气
2018年、2019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分别为286天、297天,我区实现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三级跳”,“江津蓝”已成为常态。江津,作为全市的工业大区,是如何打赢“蓝天保卫战”的?
严控4大污染——从源头守护蓝天
交通污染、扬尘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是影响空气质量的4大污染源头。
公共出行更绿色:数据显示,目前我区机动车保有量已高达32.3万辆,在全市区县排名第二。今年以来,我区重拳清理注销了600余辆辆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车道路运输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治理尾气超标车辆。全区公共机构单位充电桩已增至180余个,新增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80辆,新能源公交车占全区公交运力的83%,全区632辆出租车已全部使用CNG能源。
建筑施工更绿色:目前,全区2万平方米以上的65个在建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均已安装扬尘自动监测系统、围挡喷雾和塔机喷系统,土石方平场项目水车、雾炮机配备率达到100%。
工业生产更绿色:华能珞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天助水泥、玖龙纸业等重点废气排放企业均全面完成了排放整改和生产线升级,重点排污企业深度治理见成效;VOCS企业废气排放治理“全面开花”,东风小康、潍柴汽车等37家企业已完成治理。
市民在江边玩耍 袁孝椿 摄
餐饮消费更绿色:2018年以来,我区已有158家公共机构食堂进行了餐饮油烟治理,几江、鼎山、圣泉、双福等街道已基本全面完成餐饮业餐饮油烟治理工作。
强化智能应用——用“智慧”守护蓝天
目前,江津正按照“坚持同城化、融入中心区、联结渝川黔、打造新支点”的思路和方向,加快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战略支点和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南部科创中心。作为发展的一片热土,各大项目在城区“遍地开花”,如何控制住“任性”的扬尘?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区已累计建成一、二、三级“智慧工地”30个。通过扬尘噪声监控系统与喷淋设施联动,当PM2.5等数据超标时,“智慧工地”将自动启动喷淋系统,迅速有效控制施工现场扬尘污染。
江津区“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也于今年6月正式投用。作为我区“智慧工地”建设大数据管理的“中枢神经系统”,该平台利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可实时采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人、机、料、法、环等关键要素的信息数据,全面掌握个大项目工地工程人员、设备、环境、安全、质量等方面的状况。目前,全区所有项目接入江津区智慧工地平台,在区住建委10楼就可实现对全区所有建筑工地的远程监管。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智能系统应用,我区雾炮车洒水喷雾作业科学性、针对性大大提升。截至目前,我区共出动雾炮车1300余台次;积极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共发射火箭增雨弹101枚。
严格监督检查——以执法守护蓝天
蓝天保卫战,绝不是仅靠环保部门就能打赢,而是需要全区上下,跨部门、跨行业协作攻坚,形成执法监管的强大合力,才能坚决打击遏制各种大气污染违法行为。
今年以来,区农委出动执法人员24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96车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制止并扑灭露天焚烧秸秆、杂草和落叶等露天焚烧行为24起。
区交通局深入货运企业、货运场站、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工地,开展安全生产法规和扬尘防治宣传3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6万余份,开展联合执法检查500余次,检查货运车辆2.2万余辆。出动交通执法人员19000余人次。
区住建委共出动检查人员3156人次,检查建筑工地1578个次,共对12个建筑工地实施强制停工,对17个建筑工地项目经理记分,立案查处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案件8件,罚款28.5万元。
区生态环境局组织镇街、平台对1219家“散乱污”企业开展了全面排查工作,并建立了初步核查台账,边查、边改、边治,目前共完成536家企业的排查整治,还有683家有待进一步核查,向企业发放《臭氧污染防控告知书》2000余份,有效遏制了臭氧污染的高发趋势。
同时,我区公、检、法、司通过协调联动,持续保持了生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不断深化与坚持“零容忍”态度推进刑责治污。2019以来,累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44件,下达处罚决定205件,罚款2494万元,限制生产19件,查封2件,移送公安行政拘留2件、涉嫌环境污染犯罪4件。
记者:李婉玲
编辑:丁胜 编审:吴刚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