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七里海,津东60里的候鸟驿站

2020-12-13新闻6

光明日报记者 陈建强 刘茜

出津城东去30公里,就到了久负盛名的“七里海”。

七里海是天津最大的天然湿地,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5公里,面积总计10万亩。以前的七里海更为广袤——《明世宗实录》记载:“七里海,广袤二百五十二里”,比眼下大了三四倍呢。

深秋的七里海,该是它最美的时节吧。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随风舞蹈,粼粼碧水之上鸥鸟翔集,别具一番清纯靓丽的姿容,这种恬静之美,让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心旷神怡,物我两忘。到了冬季,万物凋敝。七里海则呈现出另一派活力迸发的景致——数不尽数的候鸟次第起落,悦耳的鸣叫声宛如天籁之音……

七里海湿地内芦苇和水面形成的图案。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摄

初冬,越来越多的灰雁迁徙到天津七里海湿地。陈建平摄

也许正是因了它绝美的风景,七里海在2009年荣膺天津八大特色旅游景区之一。2013年,打着“世界著名三大古海岸湿地之一”的响亮名头,总投资10亿元的4A级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开业纳客,仅第一周就接待游客20万人次……

然而,七里海实际上还有另一个“身份”——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这里被确定为“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变身为湿地公园,显然“踩了红线”。因此,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营业仅两年,便“因未经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被天津市环保局责令关停。2017年7月,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启动问责,天津市立即整改,迅速制定颁布了《七里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17—2025年)》,一场声势浩大的湿地整改保护工程自此展开。

日前,记者再次到七里海探访,曾经的牌坊、栈道、亭阁、水榭等旅游设施都已无影无踪,没有了人工雕琢痕迹的七里海恢复到了原生态面貌。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照天津市统一部署,宁河区近年来相继实施了历史遗留清理、土地流转、引水调蓄等“十大工程”。230处违建拆除整改,核心区6.8万亩土地流转,全长49公里的环海围栏工程开工建设,6万亩苇海修复……宁河区在七里海整改伊始就立下军令状,承诺到2020年年底实现3个目标:打造全国湿地保护修复的样板,建成天津水鸟种类最全、数量最多的鸟类自然保护区,建成生物多样性示范基地,让七里海生态环境有一个质的飞跃。

如今的七里海,不再是游客的乐园,又成了候鸟的天堂。

天津是全球八大重要鸟类迁徙通道之一。随着天津湿地治理取得显著成效,自然环境持续优化,越来越多的候鸟选择在此停歇。七里海已经成为候鸟用翅膀投票选中的“五星级驿站”!监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天津市共观测记录鸟类已有452种,较2014年增加了36种。在七里海,鸟类数量种类迅速增加,曾消失10余年的震旦鸦雀、中华攀雀、文须雀等近危鸟类重新亮相。今年秋季以来,来此栖息的各种珍稀鸟类包括白琵鹭近千只,多年很少见到的灰鹤也有上百只之多,此外还有大鸨、反嘴鹬等鸟类近百种,共计10余万只。尤为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在七里海湿地观测到的濒危鸟类东方白鹳就有5000多只,数量超过全球总量的50%。

由于栖息环境的改善,一些鸟类已不再把七里海仅仅当作“驿站”,而是当成了“家园”,选择留下来在此越冬或繁殖。

在天津,爱鸟护鸟的人越来越多。获得准许专门到七里海拍摄各种鸟类的“发烧友”在拍摄时,也是深藏形迹,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

白鹭 陈建平摄

七里海湿地 陈建平摄

黑翅长脚鹬 陈建平摄

斑头雁 陈建平摄

红嘴鸥 陈建平摄

环颈锦鸡 陈建平摄

中华白鹳 陈建平摄

春天的七里海湿地 天津市委宣传部供图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13日 10版)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