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韩世忠擒方腊、伐宋江、抗金兵功勋卓著,晚年被解除军权退隐西湖

2020-12-13新闻4

在苏州灵岩山西麓,有一通宋代墓碑,主人是宋代抗金名将韩世忠(1089-1151年),这块碑奇就奇在碑文长达一万三千九百余字,比唐代武则天为唐高宗李治所立的8000余字的《述圣纪碑》还要长,至今仍居碑文字数之冠。

韩世忠的万字墓碑全称是《宋故扬武翊运功臣、太傅、镇南武宁安化军节度使、充醴泉观使、成安郡王、食邑一万八千三百户、食实封七仟二百户、进封蕲王、谥忠武神道碑》,也叫《韩蕲王碑》。这通碑高达10米,宽2.97米,厚0.3米。碑额系宋孝宗御书“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10字,字径1尺2寸。碑文为赵雄撰写,周必大书丹。碑文共8行,每行150字不等。主要内容是记述韩世忠的抗金事迹,歌颂他正直无畏、忠勇激烈的爱国精神,

韩世忠是陕西绥德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宋史》为他立传,称他“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家贫无产业,嗜酒尚气,不可绳检。”18岁参军后,“挽强弩驰射,勇冠三军”。韩世忠擒方腊、伐宋江、抗金兵,既参加过“内战”,也打过“外战”。

宣和二年(1120年),方腊起义,江浙震动,韩世忠曾作为偏将参与了镇压方腊的军事行动,并亲自捕获了方腊;宣和三年(1121年),在河北、河南也参与过讨伐宋江等“盗贼”的战事,将其“擒戮殆尽”。在长期抗击金人入侵的战争中,他屡建奇功。建炎四年(1130年),金兀术统率10万大军渡江进犯南宋,韩世忠率8000水军乘海船驶入镇江,扼守长江,绝其后路,截击金兵于黄天荡,在夫人梁红玉协助下,围困金元术达48天之久,差一点将其活捉。金兀术走投无路,思求会见韩世忠,“祈请甚哀”。韩世忠说:把徴宗、钦宗二帝放回来,把侵占大宋的土地退出来,可以保全你的性命。金兀术语塞。

镇江一战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鼓舞了土气,扭转了南宋一味退却的局势。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韩世忠部再次大破金兵。绍兴六年(1136年)被任命为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授武宁安化军节度使,积极联络山东义军,力图恢复中原,并多次主动出击。驻扎楚州十余年,兵仅3万,而金人数倍于宋军却不敢进犯。

韩世忠与奸相秦桧在朝廷相见,仅一揖而已,决不接谈。绍兴十年(1140年)被从前线召回京师临安,官职明升暗降,被解除兵权。岳飞被害后,朝臣们没人敢说一句话,韩世忠痛斥秦桧,当面质问:“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并多次上疏“言秦桧误国”,宋高宗不予理会。韩世忠看到奸臣当道,皇帝昏聩,忠良受戮,壮志难酬,江山丢失大半,自己无力回天,于是毅然自请解除枢密使等朝中要职,退隐西湖,闭门谢客。从此口不兵,时常骑着毛驴,带着一二随从,“纵游西湖以自乐”。

《宋史.本传》说韩世忠好义轻财,凡有奖赏必分予部下;赐给他的土地也同普通人一样向国家交租。他治军严格,与将士同甘共苦。“性憨直,勇敢忠义”一次战斗中被毒箭射人骨头,他自己用强弩刮取之。双手十指仅剩下四个,且不能活动,身上刀痕箭瘢如同刻画。建炎二年(1128年),一次夜袭金营不克,反为所败,韩世忠率部突围,浑身中箭无数,杆如棘刺般林立,终于“力战得免”。

归隐西湖后,“卧家凡十年,淡然自如,若未尝有权位者”,晚年喜欢佛、老,自号“清凉居士"。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病逝在临安,终年62岁。宋高宗决定“车驾临奠”,参加葬礼,遭到秦桧坚决反对未能成行,因此其丧事简略,未立墓碑。直到26年后的淳熙四年(1177年)二月,宋孝宗才封其为“蕲王”,位列南宋异姓七王之一。下诏修墓、建祠、立碑。韩墓封土高3米,系韩世忠与四位夫人合葬墓,占地二亩。碑文翔实地记述了韩世忠一贯坚持抗金,反对议和的态度和立场:“桧主议甚カ,自大臣宿将万口和附,王(指蕲王韩世忠)独慷慨泣涕上章以十数。为太上(指太上皇宋高宗)开陈和议不可之状。”

韩世忠在我们河北赵县颇有威名。靖康元年(1126年韩世忠任河北总管王渊部下的先锋统制。当时王渊守赵州(今河北赵县),韩世忠前往协助王渊,被金军数万逼入赵州城内。敌兵围城,兵少粮乏,军心不稳,有人主张弃城而遁,为韩世忠所拒。当天夜里,天降大雪,韩世忠选精壮士卒三百人,出城突袭金军营帐,使金军无心再战,溃散退去。战后,他以功升领防御使。

#辽宋夏金#方腊#水浒传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