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苏东坡:生活多有不如意,更要超然旷达

2020-12-13新闻21

原标题:苏东坡:生活多有不如意,更要超然旷达

苏东坡一生虽坎坷,但他以其丰富的情感、坚忍的品格以及对百姓的爱护和对国家的担当,用诗词刻画了他传奇的一生,为后世所景仰。苏东坡的超然旷达、勤政爱民、拼搏进取、宽容品性、诗意生活等人生智慧及人格魅力也给了我们许多人生启迪。

胸襟宽广,一生坎坷却超然旷达

苏东坡的一生,经历了三次巨大的贬谪生涯,还有其他数不清的不如意与挫折,但是他没有被这些挫折打倒击垮,即便是在儋州,他也依然笑对人生,苦中寻乐,总能以一种乐观旷达的心态去看待逆境。他对生活总是充满着无限的向往和热爱。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认为:在经历了生死屈辱的“乌台诗狱”案后,苏东坡被贬黄州其实是成就了一次历史性的文化突围,正源于此,绝代之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才会喷薄而出。

其实,当一个人的境遇降至正常人生水平以下,依然能够保持平常的心态,这就是一种超然旷达。的确,即使他处于极端恶劣的环境,即使他从人生的巅峰跌入低谷,他都能够坦然面对,没有过分的郁郁寡欢,也没有沉沦,而是一如既往地对生活充满着追求、希望和热忱。有了这些,才会有《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志在千里,有宝刀未老的英风与豪气,才会有《水调歌头》的开阔心胸与超远志向,才会有“横看云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样耐人寻味的哲理,才会有“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笑看风云、笑对人生。

千百年来,苏东坡在逆境中以豁达的态度谱写的作品代代相传,受到了广泛的喜爱。苏东坡更以其面对逆境时那种从容坦荡、处变不惊、豁达超脱、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赢得了人们的认同和尊敬。

热爱生活,发现并创造生活趣味

苏东坡是一个特别热爱生活的人。即使人生坎坷,但他不仅能随遇而安、笑对人生,而且能从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更能够诗意地生活。他能从卑微粗陋的物件上发现可圈可点可乐的一面,“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脯糟啜醴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62岁时,苏东坡被贬谪到瘟疫横行的蛮荒之地儋州,但苏东坡把这个“居无室,食无肉,出无友,病无药”的蛮荒之地变成了“诗和远方”。他不仅开发了美食牡蛎,还办起了学堂;不仅教起了书,而且还培养出了海南历史上第一位举人姜唐佐,第一位进士符确。他能在艰苦的生活中创造出诗意般的生活情趣,着实令人惊叹。

苏东坡以自己的实践充分阐释了什么是“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我要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大的快乐”。于是他活成了北宋有名的酿酒师,他不仅酿造了米酒、桂酒、真一酒等多种美酒,而且还撰写了《东坡酒经》。于是他活成了北宋著名的美食实验家,他发明了“东坡豆腐”“东坡肉”“东坡肘子”等60多道著菜肴。他不仅专注烹茶,留下了许多茶道圣经,而且成为了北宋有名的旅游家,泛舟赤壁,触景生情,写下了众多千古绝唱。

苏东坡是中国五千年来最懂生活的人,林语堂赞其一生是“人生的盛宴”,在中国历史上,还找不到谁能比他更善于发掘生活的快乐。

胸怀天下,以出世的态度干入世的事业

苏东坡还是一位“胸怀天下、心忧百姓”始终保有赤子之心的知识分子。他先后就职于黄州、密州、杭州、惠州等地,每到一处皆造福百姓。在杭州,疏浚西湖,整治六井,修建了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在密州,赈贫救孤,洒泪循城拾弃儿;在徐州,抗洪筑堤,连日巡视指挥,过家不入;在定州,惩治贪官污吏,整顿边防部队;在惠州,改善民生,设计了广州最早的自来水供水系统;在海南,大力传播中原文化,培育地方才俊。

所以每当苏东坡调离此地时,当地老百姓总是夹道相送,涕泪横流。苏东坡的工作哲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他有句名言“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凡事尽力而为,而后顺其自然”,事成了固然值得欣喜,败了也坦然无愧。

坚持不懈,奋发进取的拼搏精神

苏东坡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创作欲望,即使是“乌台诗案”后决意搁笔,或者是在他一生被政治牵扯去很多精力的时候,苏东坡仍坚持不懈地进行文学创作,为后人留下了诗2700多首,词300多首,散文 4800多篇,数量之巨、质量之优冠绝北宋。苏东坡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文化全才,他的诗词、散文、书法等皆成就颇高。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还很少有人像苏东坡这样,广泛地涉猎文、史、哲及其他艺术门类,并在各个领域中都表现出了卓越和杰出的才华。

苏东坡的成功一半源于天才,还有一半源于勤奋,他晚年对他的弟子王古说过,他年轻时开始读书,每读一部经典,一定从头抄到尾。到了黄州以后,已经40多岁了,已经闻名天下了,有人去看他,发现他在家里抄《汉书》,他自己说是第三遍抄《汉书》了。他第一遍用楷书抄,第二遍用行书抄,一边抄还一边练字,他下过苦功夫。苏东坡一生都在学习,一生都在思考,所以他的创造性也是贯彻终身的。

心胸开阔,朋友遍布天下

苏东坡的朋友遍布天下,有授业解惑的师长欧阳修、梅尧臣、韩琦等,也有亦师亦友的弟子黄庭坚、秦少游等,还有患难与共、志趣相投的朋友马梦得、巢谷、参寥、陈慥、吴复古、佛印、文与可等,此外他还有乡绅、士子、农夫、村妇等可信赖的朋友。

巢谷在苏东坡入朝当官风光时,他从不想沾光,但当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他却飘然而至,全心全意地来做东坡孩子的私塾老师。朋友马梦得得知苏东坡被流放后,便辞官不做了,苏东坡被贬到那里,他就跟到那里,这一跟就是二十年。诗僧参寥更是苏东坡一生的密友,苏东坡贬谪黄州时,参寥不远千里赶去,追随他数年。

主张变法的王安石与苏东坡由于政见不同,两人之间一直有矛盾。由于王安石被小人陷害,最后罢相隐居在南京。苏东坡黄州被贬之后,遇赦北返时主动去南京看望王安石,王安石亲自骑了一头小驴到江边迎接苏东坡。王安石留苏东坡在南京长住,两个人游遍名山大川,当年的意气之争都一笑泯恩仇了。苏东坡离开的时候,王安石到江边送别,王安石说:“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还有涉及乌台诗案的沈括,他被罢官之后,主动求见苏东坡,送苏东坡一方石墨。苏东坡为此事专门写了一篇文章 《书沈存中石墨》,一文泯恩仇。此外,还有与苏东坡多有不和的章惇,后来被贬到雷州。刚回到中原的苏东坡立刻写了封信给章惇的老母亲,安慰老人家说雷州、惠州、岭南不是传说中的那么恐怖,请老人放心,还捎去了应对瘴疬之毒的药方。章惇得知此事,羞愧无比。

苏东坡心胸开阔,在他眼里,上至玉皇大帝,下至屠夫儿,“眼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他理解别人的欲望,理解别人的局限,看透人性,宽恕人性,所以朋友遍布天下。

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到了北宋呈现出现了“三教合流”的局面。苏东坡对儒释道三家兼收并蓄,形成了他独特的融通儒道佛的人生观。儒家的入世,引导他刚健进取,勇于担当;道家的出世,使他淡泊名利,超然物外;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随缘自适,圆融通达。所以苏东坡是以出世的态度去做入世的事业,“阅世走人间”与“观身卧云岭”两个自我并行不悖,既积极进取又不迂执愤激,既旷达超脱又不消极厌世。

苏东坡,一位乐观主义者,一位伟大的文艺天才,他将勤政爱民、关注民生的执著精神,乐观旷达、超然物外的旷逸气质,热爱生活、诙谐天真的盎然情趣,闲适优雅、从容不迫的潇洒风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就了一个可爱的苏东坡、伟大的苏东坡,成就了一个千百年来在百姓心目中永恒不朽的苏东坡。他丰裕了我们的精神生活,给予我们对生活的思考,也给予我们生命的启示。

◎本文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诗词歌赋#苏东坡#旷达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