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为什么战列舰上动不动就几千人,这么多人都干什么工作? 战列舰炮塔是自己操作还是指挥台操作

2020-07-22知识6

战列舰的火炮是怎样瞄准的?如何打击远距离目标,是否存在跨射? 二战时期的战列舰大多配置200毫米以上的大口径主炮,射程更是达到惊人的数十公里,比如美国的依阿华级战列舰就配置了9门406毫米50倍口径MK7型舰炮,该型舰炮身管长度20.2米,有96条膛线,每25倍口径距离旋转一圈,在发射MK8型穿甲弹时(弹丸重1225公斤,内装炸药18公斤),初速为762米/秒,射程(30度仰角)33.558千米,最大射程42千米,单炮爆发射速2发/分钟,俯仰范围为负2度到正45度。穿甲能力(对垂直均质钢装甲)为炮口处828毫米,18288米处为508毫米,27432米处为381毫米,在14.5海里的距离上可穿透381毫米的垂直装甲。发射药包为6个绢制药包,通常装药349公斤,火炮内身管寿命为300发。大炮巨舰时代的海战大多数就发生在14.5海里的距离内(即26.8公里),而30~40公里的最大射程只适用于对地攻击,因此受地球曲面影响,舰炮在目视距离内采用“直瞄”射击,在打击超视距目标是则以曲射的方式进行跨越射击,也就是题目中所说的“跨射”。下图为9门主炮齐射的依阿华级战列舰。战列舰主炮的瞄准射击过程是一道非常繁琐的工序二战时期还没有先进的计算机火控系统,因此火炮射击瞄准方式为传统的光学瞄准,而且由于军舰是一个不断移动的载体,海战时所瞄准的目标也是不断移动。战列舰的主炮塔里有人吗? 其实是有人的!推弹其实主要还是半手动操作,特别是炮闩的开闭完全要依赖人力来完成,炮闩多为螺纹式,开或闭都要人工拧半圈才能闭合。那些发射药包也多是人工装填,数百。号称“永不沉没”的大和号战列舰,最后是怎么沉没的? 谢谢邀请,“剑雄品评”认为:大和”号战列舰是“二战”时期日本造船工业的骄傲,也是日本海军的骄傲,是联合舰队的旗舰,更是当时“大炮巨舰”主义者的奉为圭臬的“世界第一战列舰”,是一座令人胆寒的移动海上钢铁堡垒。当然它也是“二战”军迷无人不知并为之倾倒的海军大型武械。该舰属“大和级”首舰,次舰为“武藏”号战列舰,第三舰改为“信浓”号航母。标准排水量64000吨,满载排水量73000吨,3联装457mm主炮三座(前二后一,历史上威力最大的舰炮)。单座炮塔重量2700吨,相当于一艘日本“秋月”级驱逐舰的排水量。每发炮弹1.5吨。最大射程42公里。副炮155mm舰炮3联装6门。127mm双联装舰炮24门,25mm高炮三联装156门,载零式水上侦察机7架,舰员2800名左右(视作战情况)。单舰实际造价2亿8千万日元,相当于1940年全日本道路建设投资额,日本GDP的百分之三。造价秒杀世界上其它战列舰,所用人力、资金、资源可以造2.8艘飞龙级航母或1.65艘翔鹤级航母。完全是为配合1936年6月修改后的国防政策,以针对美国在亚洲海军力量并随时歼灭从美国本土增援海军舰队而建造的。“剑雄品评”认为:当时,没有任何一艘或二艘美国或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战列舰敢于单独或合伙与“大和”舰在大洋。二战时期战列舰是如何瞄准的? 在安装雷达前长时间是用肉眼通过仪器测量。以大日本帝国海军的金刚号战列巡洋舰为例。建成时,前后桅杆上…什么叫海军作战中的 T 字战? 道听途说来的名词,老规矩呗,先问有没有,再问咋回事儿(=′?`=)。望通俗地解释一下,感谢诸君

#海军#陆军#军事历史#战列舰#日本海军战列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