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中哪几位最著名? 明末清初2113的文学家中,最著名的当数5261\"江左三大家\":钱谦益、龚鼎孳和吴伟业4102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1653,又号蒙叟,江苏常熟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入清以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充明史馆副总裁。藏书之富,几埒内府。后来常熟一带藏书蔚然成风,跟钱谦益的提倡有很大的关系。钱氏早岁科名,交游满天下。年青时即喜古书善本,曾购得明代刘凤、钱允治、杨仪、赵用贤的旧藏,由是更不惜重赀购古本,以致\"书贾奔赴捆载无虚日。钱谦益所藏多宋元旧刻,为此他不辞辛劳,四处奔走寻访,明王世贞不惜以一座庄园代价换得的《两汉书》后来因故散落于民间,即是钱谦益以数年时间追踪查询,最后终于以一千二百金的高价觅得。钱谦益中年时曾构拂山水房藏其所收之书,晚年则居红豆山庄,新建绛云楼,又把平生所收籍重加缮治,分类编目,结果整整装满七十三大柜,贮于楼中。望着满屋书籍,钱谦益感慨地说:\"我晚而贫,书则可云富矣。不幸仅十多天之后,家中不慎因剪烛引起大火,绛云楼全部藏书竟因此毁于一旦。据说书楼起火时,钱谦益指挥烈焰上,大叫:\"天能烧我屋内书,不能烧我腹内书。事后又痛心疾首地说:\"甲申之乱,古今书史。
对钱谦益诗歌的评价 对于藏书家来讲,最大的劫难莫过于不幸遭罹火灾了,多年的苦心积聚毁于一旦,甚至许多孤本秘籍从此在人间消失。清初钱谦益的绛云楼大火,便可以说是中国藏书史上一大损失。钱谦益自己则以为:\"汉晋以来,书有三大厄。梁元帝江陵之火,一也,闯贼入北京烧文渊阁,二也;绛云楼火,三也。虽然沉痛与惋惜中的不无自负、自夸的成分,但是,把绛云楼火与社会动荡带来的灾难相提并论,足可见其受损失之惨。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又号蒙叟,江苏常熟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入清以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充明史馆副总裁。藏书之富,几埒内府。后来常熟一带藏书蔚然成风,跟钱谦益的提倡有很大的关系。钱氏早岁科名,交游满天下。年青时即喜古书善本,曾购得明代刘凤、钱允治、杨仪、赵用贤的旧藏,由是更不惜重赀购古本,以致\"书贾奔赴捆载无虚日。钱谦益所藏多宋元旧刻,为此他不辞辛劳,四处奔走寻访,明王世贞不惜以一座庄园代价换得的《两汉书》后来因故散落于民间,即是钱谦益以数年时间追踪查询,最后终于以一千二百金的高价觅得。钱谦益中年时曾构拂山水房藏其所收之书,晚年则居红豆山庄,新建绛云楼,又把平生所收籍重加缮治。
绛云的绛云楼 中国明末清初钱谦益的藏书楼。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江苏常熟人。明万历间中进士,官至礼部侍郎。降清后,任礼部右侍郎。早年登科,交游极广,尤喜收藏图书,常不惜重金购求古本,著名藏书家赵琦美之脉望馆珍藏以及刘凤、钱允治、杨仪、赵用贤等4 家遗书悉为其所得,藏书丰富,名冠东南,几可比拟内府。中年,建筑拂水山房,凿壁为架以贮书。晚年居红豆山庄,取出所藏图书,重加缮治,区分类聚,建绛云楼以贮藏。设有大书柜73个,宋刻孤本多贮其中。后来失火,所积图书毁灭殆尽。所遗书籍,大多系昔日赵琦美脉望馆所藏旧本,遂尽数赠给族曾孙钱曾。钱曾平素亦喜收藏图籍,尤其重视宋椠。于是择其善本,亲为题跋,仿照宋人欧阳修《集古录》之意,撰《读书敏求记》。钱曾死后,其书尽归泰兴季振宜。清初钱谦益的绛云楼大火,便可以说是中国藏书史上一大损失。钱谦益自己则以为:汉晋以来,书有三大厄。梁元帝江陵之火,一也,闯贼入北京烧文渊阁,二也;绛云楼火,三也。虽然沉痛与惋惜中的不无自负、自夸的成分,但是,把绛云楼火与社会动荡带来的灾难相提并论,足可见其受损失之惨。绛云楼火灾后,钱谦益根据记忆,追录成《绛云楼书目》。书目对宋元版本情况多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