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一碗“摔面”温暖一座城 海阳姜常论荣登“中国好人榜”

2020-12-12新闻12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2月12日讯 (记者 卢伟霞 通讯员 姜雅静 刘晓梦) 6年时间里,他天还没亮就早起摔面,只为了让环卫工人在冬天吃上口热乎饭,却从未收过一分钱。

近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020年10月份“中国好人榜”,由广大网友举荐、各地文明办审核推荐的245名候选人中,101名好人荣登“中国好人榜”,评选出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先进典型。其中,烟台海阳人姜常论登榜。

姜常论,生于1983年,烟台海阳市徐家店镇晶山后村人,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郭城摔面的传承人,经营了多年郭城摔面店。6年来,他为了让环卫工人在寒冬清晨吃上热乎的早饭,免费送出6万多元早餐,用一碗面温暖了一座城,凡是吃过常论郭城摔面的顾客都树大拇指:常论是个厚道人。

由于家庭生活困难,姜常论15岁就退了学,承担起家庭的重任,为了生计,他来到郭城学习摔面手艺。五年的学徒时间让他成为远近有名的摔面师傅。2012年,姜常论来到海阳城区,开办了他自己的摔面店。虽店面不大,却因精湛的手艺、厚道的人品,赢得了口碑。稳定下来的姜常论没有忘记创业的艰难,他也始终记得,是政府和社会给予他的帮助,百姓对他的认可,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吃水不忘挖井人,姜常论一直希望能为海阳这座城市尽一份力。

2014年的一个冬日,清晨到市场采购食材的姜常论,看到环卫工人在路边啃着已经冰冷的干粮,甚至没有一口热水,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主动到海阳环卫处,表达了自己想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的想法。

“小时候家里穷,吃过不少苦,也经常早起在寒风里赶集摔面,路上遇到最多的就是环卫工人,知道严冬里干活是什么滋味,为他们送面是我能想到的回报社会的方式。”姜常论说。

因此,每到冬天,当多数人还沉睡在梦乡,郭城常论摔面馆便已经亮起了灯。揉面、煮鸡蛋、熬骨汤、准备小菜……为的就是让清晨劳作的环卫工人们吃上一顿热乎的早餐。从自己的店开始尝试,到让弟弟也参与进来,每天两个店里都有上百位环卫工来就餐,大碗摔面、煮鸡蛋、小凉菜让环卫工人吃得美味又踏实。

每年最冷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姜常论哥俩都为这些默默无闻、辛勤劳作的环卫工人提供暖心早餐。看到那一双双粗糙带着裂纹又黑乎乎的双手,捧着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摔面,吃得津津有味,姜常论觉得再多的辛苦也值得。一年年寒来暑往,一碗碗暖心热面,一路走来,他已连续6年为环卫工提供了6000余人次的免费早餐,价值6万多元。

姜常论的奉献还不止于此。他在传授技艺过程中,对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的学徒,不仅分文不收还管吃管住,甚至给予资金帮助。祝延丰是来自海阳市朱吴镇朱吴村的一名小伙子,父亲腰椎间盘突出、母亲类风湿都不能从事重体力活,姜常论得知情况后,收他为徒,吃住在一起,手把手教。两年后,祝延丰出徒独当一面,每个月工资达到7000多元。“没有姜常论大哥的帮助就没有我今天的好日子,跟着大哥不仅学到技术,更学到了怎么做人。”祝延丰感动地说。

“虽然我的能力有限,为社会做的事还远远不够,但我会尽力,继续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更多的人。”姜常论笑着说,钱多钱少,只是数字,做点力所能及对社会有帮助的事,才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姜常论技艺精湛,为人诚实厚道,2014年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郭城摔面代表性传承人”;2014年获得海阳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015年获得海阳市“突出贡献优秀人才”荣誉称号。一份真诚、一碗面、一份爱心,摔面故事在海阳街头巷尾流传着,故事里蕴藏的浓浓情义更是让海阳这座城市充满了温暖。

#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