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贺云翱:宜兴均釉传统烧制工艺的考察
宜兴均釉传统烧制工艺的考察
贺云翱
宜兴均釉,即均釉陶器,又称“宜均”,是宜兴均山一带生产的一种带釉的高温陶器。均釉釉层较厚,开片细密,不甚透明,色感浑厚古朴。凭借得天独厚的本地紫砂陶土材质,均陶以其特有的高温“均釉”而驰名于世。均釉品种甚多,形制多样,釉色“以天青、天蓝、云荳等色居多,间有葡萄紫者”,此外尚有月白、洒蓝等色。在“欧窑”的釉色中,以灰蓝釉最为珍贵,这种釉色介于灰墨、灰绿之间,“灰中有蓝晕,艳若蝴蝶花”,是著名的“欧窑”的基本釉色。
根据考古资料,早在东汉时,宜兴已开始烧造釉陶。现在所说的宜兴均釉是从隋唐的釉陶发展而来,宋代(960—1279)就以独特的制作工艺、端庄的造型和富有特色的釉色著称于世。明清时期,宜兴均釉工艺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至明代,宜兴名窑“欧窑”所制宜均陶器形制端庄,釉彩绚丽夺目,“欧窑妍且姱,绚丽同晨苑”,这是人们对“欧窑”釉色的赞誉。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两个博物院中珍藏的“宜均天蓝釉鸠首壶”“宜兴天蓝釉莲花洗”等数十件明代文物,都折射出宜兴均釉的艺术成就。
宜兴窑天蓝釉鹅颈瓶,明,故宫博物院院藏(图片来自网络)
从文献记载看,均釉流行于明代中叶。明代嘉靖年间的谷应泰撰写的《博物要览》卷二“均窑”条记载:“近年新烧,皆宜兴砂土为骨,釉水微似,制有佳者,但不耐用。”万历年间,曾两次到宜兴的文学家王樨登在其《荆溪疏》里也提到:“蜀山黄黑二土皆可陶,……近复出一种似钧州者,获值稍高……”可见宜兴地区的带乳浊釉的陶器——即所谓均釉,在万历时就已达到了较高水平,同时,明代人认为,宜均的釉色和历史上河南地区的钧瓷相类,于是把它们扯到了一起,后来有学者认为宜均是在钧瓷的影响下产生的,这实在有误。因为,其一,宜均是陶不是瓷,“均陶”和“钧瓷”有本质差异;其二,宜均早在本地唐代窑址中已有实物出现,其创烧的年代早于钧瓷,起码两者是差不多同一时代创烧的,因此,无法证明两者之间有前后传承的关系。
明代后期,生产均釉最成功的窑厂是所谓“欧窑”。朱琰在成书于乾隆年间的《陶说》中记述:“明时江南常州府宜兴县欧姓者造瓷器,曰欧窑。”这里把均陶说成是“瓷器”,亦与事实不符。其实,“欧窑”这个名称的出现应该更早。清宫造办处档案记录,在雍正四年就有“欧窑方花瓶”之说。晚清时期许之衡所撰的《饮流斋说瓷》说:“欧窑,一名宜均,乃明代宜兴人欧子明所制,形式大半仿钧,故曰宜均也。制品虽出宜兴,然与阳羡名陶一系微有区别,与清代紫砂挂釉各器亦微有不同。大抵制造时仍参入瓷质,非纯用紫砂者欤。”晚清人认定宜均是仿钧窑,又说宜均“参入瓷质”,然我们在调查中所见均陶皆属陶器,未见瓷质,不知许君此说何据?清雍正年间,宜兴均釉开始进入皇宫,成为御用器物。
清乾、嘉时期(1736—1820),丁山窑户葛明祥、葛源祥兄弟继承“欧窑”传统特色,所制产品有“夕阳紫翠忽成蓝”的雅韵,后人谓之“葛窑”。“葛窑”烧制的均釉蜚声中外,在日本被称为“海参器”,其釉色浑厚独绝,釉彩丰富深沉。“葛窑”制品除突出釉彩美之外,还采用刻花、镂雕等装饰技法,提升了整器的艺术性。
清代宜兴均釉琮形瓶(左)、瓜形瓶(中)、觚(右)
宜兴均釉烧制技艺自清末以来集中分布在宜兴丁蜀镇地区,其文化遗产分布空间明确,主要位于丁蜀镇白宕一带。历史上的这一地理空间内,分布许多生产均釉的窑场,清代诗人胡天游称之为“千窑万填列门户,堆器不尽十马驮”。1949年后,宜兴均陶有限公司最初名为西庄陶社,1956年公私合营后,成为手工业合作社,位于宜兴丁蜀镇。当时,主要是鲍氏家族进行均釉的制作。1949年前,会做均陶的鲍学源曾读至私塾四年级。新中国建立后,丁蜀镇的均釉烧制工艺只有鲍学源(1913—1982)一人继承。“大跃进”时期,均釉烧制工艺曾一度失传。鲍学源,1973年(或1974年)从当时的宜兴红星陶瓷场退休,曾留用几年,后因身体欠佳,回家休养。鲍学源之子鲍泽荣也曾在均陶厂工作,从事均釉的制作。鲍学源之孙鲍良寅,1960年进西庄陶社,2007年退休,留用至今。
调查可知,均釉传统工艺由取土、坯泥制作、制坯、施釉、窑炉烧制等工序组成。
靠近石灰山的取泥浆的水塘
一、陶土加工
宜兴境内蕴含着丰富的陶土矿藏。根据我们的观察,均釉与紫砂的坯体原料基本相同,1949年前均使用黄龙山的甲泥。甲泥种类很多,有粗、细、软、硬之分。均陶用甲泥制坯,坚硬度高,且烧成后形状不变。
二、制坯及其造型
制坯是器物生产成型的重要环节。为了不断提高生产能力,宜兴陶艺匠师尝试了许多不同的制坯方法。成型器具主要有泥凳、搭子、里手杵、鳑鲏刀、矩车等,用来将泥料制作成各种器形。制坯工艺主要分“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两种。传统的宜兴均釉制作采用手工成型技艺,均为泥片成型或泥条成型,由艺人将陶土泥料通过独特的“泥条盘筑成型法”和“泥片镶接成型法”,加工成众多器型。如果是手工批量生产,也可以采用部分内模加工方法。总之,其传统的手工成型与紫砂器成型有相似之处。
均釉的胎有紫色和白色两种。白胎用宜兴白泥制成,紫胎用宜兴紫泥制成。宜兴均釉陶器的造型,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日常用器,如坛、瓮、壶、罐、缸等,其主要功能是为满足人们的日常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另一类是陈设器和文房用具等,如瓶、花盆、笔架、水盂、砚等,是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而制造。此外,还有相当部分兼具二者的功能。
三、施釉工艺
施釉工艺是器物入窑烧成前的一道重要环节。根据鲍良寅先生讲述,目前均釉工艺的从业者甚少,传统工艺濒临失传。均釉的釉料配比问题主要是家族传承,其中,釉料的重要原料是来自窑壁上的“窑汗”,目前存量已极少。釉与造器本身的关系也非常密切,釉的原材料、配料和烧造技术直接关系到最终成品的优劣。均釉与日用陶一般会放在一窑烧造,在烧制过程中,要适当调节窑炉温度,调整釉的烧成温度和粘度,使之与胎体达到完美的结合。
宜兴均釉传统的釉料配方简单,施釉工艺也具有自己的特点。
1. 釉料成分
釉料又称釉药。明清时期,宜兴均釉釉料的原料组成部分主要是泥浆和窑汗,近代以来加入“铜灰”,即采用铜冶炼之后废弃的铜渣碾制成灰,在配制时各种成分的比例亦有所不同。釉料制作过程中,虽然原料的配比应遵守一定的原则,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必须及时进行调整,这方面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原料差异与窑温的变化,导致明清时期与近现代均釉产品的差异。例如,明清时期的均釉颜色偏深沉,而近现代均釉的颜色比较明快。
窑汗
均釉使用依傍石灰山的塘泥,其含铁量要低于4%,烧成后,发红或发黑的不合格,发青或发灰的才算合格。
釉料中加入石灰窑窑汗作溶剂。窑汗,又称窑渣、窑蜡,掺入窑汗原料可以使釉层带有乳浊感。窑汗的成分主要为钙、钾、磷等,使用树木柴草的窑所出的窑汗最佳。由于煤的含铁量比较高,所以用煤烧石灰窑所形成的窑汗不可用。窑汗的老、嫩取决于烧成温度的高或低。由于这类产品和宋代钧窑有某些相似之处,故明清人称之为“宜均”,事实上,“宜均”釉料或分和钧瓷的釉料成分也不尽相同。
2. 釉料的制作
制釉器具主要有秤、石磨、筛子、缸等,用于釉的称重配比、碾磨及控制细度和存放等。将备用的窑汗、铜灰和泥浆等自然矿物釉料,按照秘传釉料配方的比例配制,配制时还要做出适应不同温度火位的釉料。根据窑的烧制方式的不同,按比例将窑汗和泥浆放入容器内,将其搅匀,即为配置好的釉料,备以施釉时使用。
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制陶技术的进步,釉料的制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采用了一些化工原料,从而使釉面质感降低了历史风韵。当然,现在均陶匠师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把“继承传统工艺”与“工艺创新”更好地结合起来。
3. 施釉
均釉用含铁、铜、锰、钴的物质作为呈色剂,生坯施釉,烧成温度在1200℃左右。均釉为湿坯上釉,坯体含水率在10%左右。
浇釉,又称泼釉、淋釉。浇釉法始于宋代,手工操作,主要用于缸、瓮等较大的产品。均釉的施釉过程比较简单,把备用釉浆搅匀后,用喷壶装釉浆,将釉浆喷淋于器物表面,多余的釉浆又流入釉缸,直到整件器物浇满釉为止。施釉完毕后进行干燥,坯体与釉需保持同步干燥,待烘干至含水率低于2%后,即可入窑烧制。
民国元年,宜均窑户首创加重施釉法,即在坯体上施釉后,再加涂一层均釉(别称体面釉),使釉层凝重,呈现美丽的云斑纹或垂流状,釉的玻璃质感显得更加强烈,色彩鲜美妍丽。新中国成立后,宜均陶器行业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王孟听创造了“点彩流釉”新工艺,即在陶胎上施以均蓝釉,再点涂其他色釉,烧成时产生有“窑变”效果的均彩釉。
四、窑炉
宜兴市丁蜀镇均釉器创烧历史悠久,境内有小窑墩遗址、涧众唐龙窑遗址、前进龙窑、前墅龙窑址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古代,宜兴窑烧均釉窑炉以龙窑为基本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有一定的改进和发展。龙窑,地方俗称蛇目窑,由窑头、窑室和窑尾三部分组成,是宜兴地区古代烧制均釉的主要窑炉炉型。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进窑窑址
我们调查了位于宜兴市丁蜀镇解放西路茅庵山南坡的前进窑遗址。前进龙窑依山势斜坡而建,从下往上看,形状似一条从天而降的飞龙。前进窑始建于清代晚期,民国年间进行了扩建,20世纪60年代后期隧道窑兴起后停烧,是宜兴现存最大的龙窑遗迹。2006年5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进窑为龙窑结构,头南尾北,依山而建。窑身内壁用长条形砖发券,外壁敷以黄石块与白土。窑身两侧设投柴孔(俗称鳞眼洞)90对,东侧建有窑门三个。其坡度是:窑头部分为21°—25°,中间为18°,窑尾为5°—8°。现窑头部分已有残毁。窑址残长84米,窑基宽8.7米。窑身内壁中部底宽3米,高2.45米。曾经烧制的产品主要为大缸、盆、酒坛、陶台等。
现代烧制的均陶(艺术陶)
学界对“宜均仿宋钧”一说有不同观点,如前所述,从制作工艺上看,两者有较大的区别。再如宋钧用还原气氛,而均釉使用氧化气氛等。宋钧的胎体为瓷胎,分两次烧成,而均釉的胎体皆为紫砂胎,坯体和釉一次烧制成型。此外,二者的烧成温度也有很大不同。总之,两者的关系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历史进入21世纪,文化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世界各国都分外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宜兴均釉传统烧造技艺这一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经过实地调研发现,均釉传统烧造工艺正面临着消逝的危机。现代的机械成型设备取代了手工成型技术,煤气窑、隧道窑、电炉代替了传统的龙窑。在此背景下,认真整理总结宜兴均釉传统烧制技艺,是历史赋予的使命,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发展该工艺,在现代化背景下,确保宜兴均釉传统工艺再创历史辉煌。
附录:
1.“宜兴均陶工艺有限公司”的历史沿革:
1955年,丁山第一陶业生产合作社;
20世纪60年代,西庄陶社;
20世纪60年代中期,宜兴红星陶瓷场;
20世纪80年代,为宜兴均陶工艺厂;
2000年后,宜兴均陶工艺有限公司。
2. 宜兴均釉工艺在历史上的家族传承关系:
(1)葛明祥、葛源祥、葛祯祥;
(2)鲍泽荣、鲍学源、鲍良寅;
(3)葛敖松、葛岳纯。
注释:
【清】陈浏撰:《匋雅》,民国静园丛书本。
【清】佚名撰:《南窑笔记》,民国美术丛书本。
【清】朱琰:《陶说》,知不足斋丛书本。
【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民国美术丛书本。
甲泥,是指夹于地层之中,受自然压力后成为坚硬的泥块,好像铁甲一样,故名。也有人认为应该称“夹泥”,指夹于岩层之间的紫砂泥料。
宜兴兰山、大潮山、白泥场一代多产白泥,颜色有灰红、桃红、象牙色数种,有很强的耐火力。
宜兴黄龙山多产青泥,即紫泥,是细腻而耐火的泥料。
(2010年10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受宜兴市文化局委托,对宜兴均釉传统烧制工艺进行调研,并为之编制申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本。本次调研由贺云翱教授为组长,主要参加人员有博士生董静、硕士生彭友琴、研究所工作人员万圆圆等。宜兴市文化局的潘季刚同志为田野调查提供了帮助。本文原发表于作者个人文集《谈瓦说陶》,南京出版社2014年出版,由贺云翱、董静、彭友琴等合作完成,其中董静博士贡献尤多,特此说明,并向有关合作同志表示感谢)
信息转自:贺室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