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走向世界的棉花:从黎凡特和奥曼斯帝国到意大利

2020-12-12新闻41

引言在公元11世纪之前,南阿拉伯、美索不达米亚大草原、巴勒斯坦北部和叙利亚都发展了棉花栽培和棉纺织生产。15世前,南安纳托利亚和爱琴海沿岸就已有棉花生长。

在17、18世纪,棉花的栽培已经发度类展到塞萨利平原(Thessalian plains)和马其顿(地图3.1).有些地方还尝试仿制印度进口的棉产品。在巴士拉、巴格达、基尔库克和摩苏尔,棉纺织生产与丝绸生产齐头并进。在中世纪晚期,庞大的棉纺织产业就已经在今叙利亚发展起来,特别是阿勒颇,它成为中东棉纺织品生产和贸易的重要中心。

▲叙利亚 阿勒颇古城

在奥斯曼时期,该地区是帝国军械库的主要棉布供应地之一,它的产业必定颇为庞大,因为其中出现了经纪人、批发商,还有单独的布料漂白匠协会。在17世纪之前,靠近今土耳其和叙利亚边境的加齐安泰普(Gaziantep)等地,就专门生产印度棉纺织品的仿制品,并在帝国内销售,还远销到欧洲。这些布料能够成功地与印度进口产品进行竞争,说明奥斯曼的产品在国内国外的市场上都深受好评。在奥斯曼的统治下,安纳托利亚的棉纺织生产得以扩大。

在16世纪,安纳托利亚西部、距离伊兹密尔50公里的城市马尼萨(Manisa),成为棉纺织生产的繁荣中心。这里是棉花栽培和棉纺织生产的两个主要地区之一,另一处是土耳其南部库库罗瓦(Cukurova)的亚达那地区。安纳托利亚中部其他一些较小的地区,比如埃尔津詹(Erzincan)和马拉蒂亚(malatya),也都是棉纺织生产的重要中心。

▲土耳其热气球

棉花栽培后来在塞萨利也发展起来,它的亚麻布和棉布(主要用于内衣和内衬)、远销中欧和哈布斯堡帝国的棉纱,在17、18世纪达到繁荣的生产巅峰。希腊中部,特别是萨洛尼卡(Salonica)[塞萨洛尼基(Thessaloniki)]地区,在18世纪成为主要原棉产地:绵纱出口到东欧和中欧,当地生产的帆布在帝国内广为销售。埃及不断发展的棉纺织业却依赖于叙利亚进口原棉,在1517年奥斯曼统治开始之后,棉花栽培和棉纺织生产得到极大的发展。

在接下来的三个世纪中,埃及各城市,特别是开罗,成为混纺棉布(三分之二的棉和三分之一的麻)生产中心,产品远销红海、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欧洲。奥斯曼棉纺织业生产组织的证据得之不易。棉花清理和纺纱是在棉产地进行的商业活动,不过,原棉本身也有一部分被作为商品出售。织布一直在农村进行,通过“分包”的形式同市场联系起来,特别是在18世纪。富有的企业家积极参与印染等后期处理阶段,他们可能提供资金,同时对成品布料的贸易进行调控。不过,塞萨利晚期的产业组织,和原始工业化体制非常相似,商人提供预付资金,从事成品布料和棉纱买卖,将它们出口到中欧。

▲奥斯曼棉纺工厂遗址

奥斯曼的棉纺织产业有三个主要市场:它的大部分产品在帝国内出售并消费。普通的棉布(bez)被普通的消费者用于日常服饰,以优质纱线制造的更精致的棉布,出现在以伊斯坦布尔为首的大都市的市场上,在丝绸织物、毛料和丝绵(kutni)织物之外占了一席之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在17、18世纪,随着马尼萨、迪亚巴克尔(Diyarbékir)、乌尔法艾恩塔布(Urfa Ayntab)、阿勒颇等城市开始专门从事印花织物的生产,轧光印花布(?it)等印花棉布的质量得到极大提高。奥斯曼棉纺织品的第二个市场是出口市场,不仅包括西欧、东欧,还包括俄罗斯、中亚、北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早在奥斯曼时期之前,中东的纺织品在欧洲就有极大的需求。

▲印花织物

黎凡特和威尼斯之间在1400年之前就有贸易往来,产品包括棉布、丝绸织物,特别是供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地方高档市场的优质货品。至少从16世纪起,黎凡特的纺织品就不仅通过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进入了欧洲,而且还经多瑙河进入了东欧和中欧。奥斯曼的统治自16世纪开始加强,到16世纪末,不少土耳其商人都活跃在匈牙利的辽阔平原上。棉制品和丝线是被买卖最多的商品。那时候的匈牙利人已能够买到很多种做衣服的棉布和织物。这些纺织品要么自印度和波斯进口,要么出产于安纳托利亚,如它生产的“雅姿玛”(yazma)布料。

奥斯曼棉纺织品的第三个市场是政府机构,苏芮雅·法若奇(Suraiya Faroqhi)发现,奥斯曼帝国出口的棉纺织品同它的整个生产相比,“只不过是冰山的一角”。她所指的并不只是民间的需求,还包括奥斯曼政府机构购买的棉布数量:1565-1566年购买棉质帆布150000匹,1582年为刚攻占的塞浦路斯兵工厂购买了300000厄尔,这仅仅是举的两个例子。很难说政府本身的需求在安纳托利亚和整个帝国的棉纺织生产中占多少百分比,但极为可能的是,帝国的不少地方都将很大一部分产品卖给了中央政府机构。

▲棉纺织毛巾

棉纺织生产第一次出现在欧洲,是在12世纪中叶。棉是公元1000年之后欧洲经济扩张的组成部分,当时由于生产量的提、南欧和地中海盆地之间商业联系的恢复,欧洲大陆经济飞速增长。在1150年至1300年间,意大利北部地区[威尼斯、伦巴第、皮埃蒙特(Piedmont)、利古利亚(Liguria),以及后来的托斯卡纳(Tuscany)]开始进行棉纺织品生产,仿制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进口棉布。

意大利的生产规模,远远超过了在摩尔人入侵之后的9、10世纪就开始发展的西班牙棉纺织业。南欧的棉纺织业与欧亚大陆其他地区不同,它依赖于由热那亚和威尼斯商人从黎凡特进口的原棉和纱线。这类棉制品销到米兰、克雷莫纳(Cremona)和帕维亚(Pavia)等意大利北部城市,这些地方的棉麻混纺粗布是其纺织业的重要部分。

▲意大利米兰纺织展

这些城市已经是生产毛纺织品的主要地区。棉纺纱在毗邻它们的乡下进行,织布则借助于毛纺织业的技术和组织结构而发展成为城市生产活动。除了高档的米兰产品等少量例外,意大利生产的都是低廉的混纺棉布(大部分是棉麻混纺粗布)。因为生产的棉线不够牢固,不能用作经纱(图3.5),只能纬纱用棉线而经纱用亚麻。不过,意大利的“棉布”在西班牙、法国、北欧(巴塞尔、纽伦堡、波西米亚,以及佛兰德斯和英格兰)都有很好的销路,并且还销到欧洲之外。

有证据表明在13、14世纪,它们进入了北非,甚至还进入了叙利亚。在欧洲,棉纺织生产的新纺织品有紧身上衣、夹层短外套(偶尔填充棉料)等新服装,很可能还有被用作船帆的布料。然而,意大利北部棉纺织业的成功却是短暂的。

▲意大利商人在参观中国丝织物

1348年的瘟疫、意大利北部城市经济的衰落、国际货币的动荡和通商路线的改变,均是意大利半岛经济衰退的主要因素。14世纪中叶之前,米兰的棉布生产商已开始抱怨来自瑞士和德国南部城市日益激烈的竞争。就在几年前还是意大利棉布主要买家的巴伐利亚和瑞士,此时却开始购买威尼斯的原棉,比如棉麻粗布就被用在威尼斯的商船上,不过,最常见的船帆是用大麻或亚麻制成。且价格也低于意大利生产商。德国南部城市乌尔姆(Ulm)在1320年代成为棉纺织生产中心,而且德国的产品在欧洲很容易找到市场。

乌尔姆以及附近的比伯拉赫(Biberach)和奥格斯堡(Augsburg)生产的产品,在佛兰德斯和法国北部的集市都有出售,并沿着多瑙河销往奥地利和匈牙利。在整个15世纪,棉纺织产业都异常活跃,不仅生产棉麻混纺粗布,同时还仿制广受欢迎的意大利“邦巴辛斜纹绸”(bombazines),一种用真丝经纱和棉线纬纱织成的混纺面料。

▲斜绸纹丝巾

到16世纪末,奥格斯堡每年漂白的棉布达700000段。在瑞士城市卢塞恩(Lucerne)、巴塞尔和苏黎世,棉麻混纺粗布产业直至17世纪都一直蓬勃发展。15世纪前,由于西班牙的生产不断扩大,原棉开始通过加泰罗尼亚(Catalan)的港口进口。

棉花到达马赛港,被销往德国,同时也销往佛兰德斯新的生产地。17世纪的前半叶,莱顿城(Leiden)成为棉麻混纺粗布的制造地。在1620年,这座城市生产的全部97000匹布料中,有四分之一是棉麻混纺粗布,它曾一度取代了羊毛纺织品和驼毛生产而成为这座城市最主要的生产活动。早在1200年,就有少量的棉花从威尼斯进口到英格兰,而自16世纪20年代起,棉花就直接从黎凡特进口到英国,用于棉被、填充料和做蜡烛灯芯的纱线。不过,直到16世纪晚期,才有了棉制品在不列颠群岛生产的首次记载。结语到17世纪中叶,兰开夏郡(Lancashire)成为棉麻混纺粗布的重要生产地,占了英国每年生产的40000匹棉麻粗布的绝大多数,使用的是主要从士麦那(Smyrna)和塞浦路斯进口的原棉。

#国际艺术#意大利#棉花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