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抑制文官集团的势力,于是借助胡惟庸谋反一案废去宰相一职,天下政事皆由他一人决断,具体执行则由六部负责。到永乐朝,明成祖朱棣开始选拔一些翰林入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由此开创了内阁体制。
宣德以后,内阁权力益重,由一个供皇帝咨询的机构演变为决策机构,内阁大学士虽然不像前朝的宰相那般拥有行政权,“而论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却保留了宰相一部分决策的权力,因此内阁大学士成了名分上不是宰相的宰相。
内阁大学士的数量没有明确的规定,通常为一至七位,明朝国诈276年,历经16位皇帝,历任内阁大学士者在161人,平均一位皇帝对应10位内阁大学士,这些大学士大部分都是进士和翰林官出身,极少由皇帝亲自简拨特用。
在这一百多人中,竟然还有2位是父子关系,“终明世父子为宰铺者,惟南充陈氏”,这两人就是来自四川南充的陈以勤、陈于陛父子俩。
陈以勤、陈于陛父子在明朝历史上虽然名声不显,也并非首辅,做出影响历史发展的大事,但能够双双进入内阁,得到皇帝的赏识,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通常来说要想成为内阁成员,一般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首先,明朝内阁大学士一般是从翰林中选择,因此能入阁的大多数都是学霸,往往是二甲以上进士,然后再从二甲进士中优中选优,选出数名庶吉士到翰林院培养三年,优秀者方可授予检讨、修撰(翰林官职)。
陈氏父子也都是由翰林入阁。陈以勤乃是嘉靖二十年的进士,而后被选为庶吉士,授予检讨之职,陈于陛则是隆庆朝的进士,然后被授予翰林编修一职。
其次,想要入阁得在群臣中得有一定的名望。内阁设立之初,内阁成员大多由皇帝直接选拔,用人多出于其喜好。文官集团为了制衡皇帝的权力,于是便提出“廷推”的方式,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民意调查,也就是在选拔内阁成员时,先让在朝官员们投票,得票数较高者为候选人,再由皇帝定夺。
比如嘉靖朝的首辅张璁,因大礼仪一事起家,虽然得到了嘉靖皇帝的信任,却得罪了杨廷和一派的官员。基于张璁的功绩和忠心,嘉靖皇帝一直想把他拉入内阁以示奖励,可惜的是官员们都不买他的帐,廷推时大家都推荐翟銮。最后嘉靖皇帝没办法,只得利用皇帝的权威强行将张璁选入内阁,导致内阁其他成员都很瞧不上张璁,不愿与之为伍。
相较来说,陈以勤父子入阁在百官中的阻力就小了很多。这两父子都是正儿八经的翰林出身,一路从检讨编修之类的文官,抄抄写写,到起居八座的礼部尚书,资格够老,官位也够高。
而且两父子都是颇有风骨的铁胆文臣,其品格也为同僚所敬重。如陈以勤虽然身入内阁,却不卷入内阁的争斗之中,“朝士各有所附,交相攻”,陈以勤则保持中立,不偏不倚,对事不对人。和陈以勤有矛盾的高拱都不得不感叹:“南充,哲人也。”
他的儿子陈于陛也继承了父亲的风骨。一是清廉俭仆,“深自贬省约束,食一肉,脱粟之饭(不食精米);自身衣皂绨,夫人以下三浣衣,布蔽膝;苍头庐儿数十指,皆家产子,椎鲁质朴,无衣大裙者”,虽然位高权重,却秋毫无犯,一家人始终保持节俭的生活。
二是直言进谏。明朝万历皇帝是个极不好侍候的主儿,这位皇帝不仅懒,性子还特别执拗,大臣们说的话儿也不怎么听,一意孤行,给他当内阁大臣是个超级苦差。在明史《陈于陛传》中,我们最常看到的情节就是陈于陛向万历进谏,然后“优诏答之,而不能用”“俱不纳”“亦不许”,搞得陈于陛非常惆怅,“在直庐数太息视日影”,只能默默叹息。
最后,想入阁最关键的还是要看皇帝的脸色。前面说了,文官为了抗衡皇权,在内阁成员的选拔上弄出了“廷推”的方式,但廷推出来的人只是候选人,要不要采纳,还得看皇帝最后的决断。
之前提到的张璁,虽然大臣们不喜欢,但嘉靖皇帝喜欢,于是好歹弄进了内阁,虽然方式难看了点。而另一个名臣钱谦益,探花出身,东林党魁,奈何崇祯皇帝不喜欢他,再怎么折腾也进不了内阁。
陈氏父子中,陈以勤是隆庆皇帝未继位时的老师。嘉靖皇帝由于信奉“二龙不相见"的说法,始终未立太子,裕王(隆庆)虽更年长,却一直无太子名位,加上“群小多构衅”,搞得裕王也担惊受怕。而陈以勤则坚定站在裕王这边,直言“国本默定久矣”,太子之位早已暗中定下,只是未公布,令裕王大为宽心,对裕王继位有羽翼之功。在和皇帝的关系上,陈以勤入阁是毫无阻碍。
陈于陛和万历皇帝关系虽然没那么亲密,但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于是顺利入阁。
翰林出身、人缘好、和皇帝关系铁,这三点是明朝大臣入阁的三个基本条件。其中单是第一点就已经难住了无数人,如王阳明,虽然科举成绩不错,但没被选为庶吉士,后面一直在外做官未能入阁,这其中除了得罪了杨廷和等人的原因以外,不是翰林出身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陈氏父子在明朝能够先后入阁为宰辅之臣,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内阁#皇帝#大学士收藏
通常来说要想成为内阁成员,一般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首先,明朝内阁大学士一般是从翰林中选择,因此能入阁的大多数都是学霸,往往是二甲以上进士,然后再从二甲进士中优中选优,选出数名庶吉士到翰林院培养三年,优秀者方可授予检讨、修撰(翰林官职)。
陈氏父子也都是由翰林入阁。陈以勤乃是嘉靖二十年的进士,而后被选为庶吉士,授予检讨之职,陈于陛则是隆庆朝的进士,然后被授予翰林编修一职。
其次,想要入阁得在群臣中得有一定的名望。内阁设立之初,内阁成员大多由皇帝直接选拔,用人多出于其喜好。文官集团为了制衡皇帝的权力,于是便提出“廷推”的方式,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民意调查,也就是在选拔内阁成员时,先让在朝官员们投票,得票数较高者为候选人,再由皇帝定夺。
比如嘉靖朝的首辅张璁,因大礼仪一事起家,虽然得到了嘉靖皇帝的信任,却得罪了杨廷和一派的官员。基于张璁的功绩和忠心,嘉靖皇帝一直想把他拉入内阁以示奖励,可惜的是官员们都不买他的帐,廷推时大家都推荐翟銮。最后嘉靖皇帝没办法,只得利用皇帝的权威强行将张璁选入内阁,导致内阁其他成员都很瞧不上张璁,不愿与之为伍。
相较来说,陈以勤父子入阁在百官中的阻力就小了很多。这两父子都是正儿八经的翰林出身,一路从检讨编修之类的文官,抄抄写写,到起居八座的礼部尚书,资格够老,官位也够高。
而且两父子都是颇有风骨的铁胆文臣,其品格也为同僚所敬重。如陈以勤虽然身入内阁,却不卷入内阁的争斗之中,“朝士各有所附,交相攻”,陈以勤则保持中立,不偏不倚,对事不对人。和陈以勤有矛盾的高拱都不得不感叹:“南充,哲人也。”
他的儿子陈于陛也继承了父亲的风骨。一是清廉俭仆,“深自贬省约束,食一肉,脱粟之饭(不食精米);自身衣皂绨,夫人以下三浣衣,布蔽膝;苍头庐儿数十指,皆家产子,椎鲁质朴,无衣大裙者”,虽然位高权重,却秋毫无犯,一家人始终保持节俭的生活。
二是直言进谏。明朝万历皇帝是个极不好侍候的主儿,这位皇帝不仅懒,性子还特别执拗,大臣们说的话儿也不怎么听,一意孤行,给他当内阁大臣是个超级苦差。在明史《陈于陛传》中,我们最常看到的情节就是陈于陛向万历进谏,然后“优诏答之,而不能用”“俱不纳”“亦不许”,搞得陈于陛非常惆怅,“在直庐数太息视日影”,只能默默叹息。
最后,想入阁最关键的还是要看皇帝的脸色。前面说了,文官为了抗衡皇权,在内阁成员的选拔上弄出了“廷推”的方式,但廷推出来的人只是候选人,要不要采纳,还得看皇帝最后的决断。
之前提到的张璁,虽然大臣们不喜欢,但嘉靖皇帝喜欢,于是好歹弄进了内阁,虽然方式难看了点。而另一个名臣钱谦益,探花出身,东林党魁,奈何崇祯皇帝不喜欢他,再怎么折腾也进不了内阁。
陈氏父子中,陈以勤是隆庆皇帝未继位时的老师。嘉靖皇帝由于信奉“二龙不相见"的说法,始终未立太子,裕王(隆庆)虽更年长,却一直无太子名位,加上“群小多构衅”,搞得裕王也担惊受怕。而陈以勤则坚定站在裕王这边,直言“国本默定久矣”,太子之位早已暗中定下,只是未公布,令裕王大为宽心,对裕王继位有羽翼之功。在和皇帝的关系上,陈以勤入阁是毫无阻碍。
陈于陛和万历皇帝关系虽然没那么亲密,但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于是顺利入阁。
翰林出身、人缘好、和皇帝关系铁,这三点是明朝大臣入阁的三个基本条件。其中单是第一点就已经难住了无数人,如王阳明,虽然科举成绩不错,但没被选为庶吉士,后面一直在外做官未能入阁,这其中除了得罪了杨廷和等人的原因以外,不是翰林出身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陈氏父子在明朝能够先后入阁为宰辅之臣,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