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以特斯拉、蔚来为代表的一众造车新势力来到我们身边。在他们看来,「传统汽车在过去几十年基本没有任何变化,互联网造车能够加速这个过程」,传统车企也没看懂互联网造车是什么逻辑,与此同时,新能源补贴政策也大行其道,在这样的土壤下,催生了第一波造车潮。
根据数据统计,从 2014 年-2018 年,中国有 300 多家新注册企业进入造车领域,与此同时,数千亿资金流入汽车行业。
时间来到 2020 年,类似的一幕再次上演。前有北汽新创 ARCFOX(2019 年 3 月),后有东风孵化岚图(2020 年 5 月)、长安华为宁德联合打造新品牌(2020 年 11 月)、上汽阿里打造智己(2020 年 11 月),近日长城汽车高端电动车项目也被曝光……
第二波造车潮来了。
不同于此前,这些新的品牌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对于造车拥有更深的理解,背后的靠山资本雄厚,区别于造车新势力,我们就叫他们「新实力」吧。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试着来解释一些问题:这些传统巨头们为什么要独立新的高端品牌?时间点又为什么是现在?新品牌创立了,然后呢?
为什么要做新品牌?
简单六个字总结:实现品牌向上。没错,一切的驱动力都是为了变得更好。
旧时造车,核心技术都在国外主机厂、或者供应商手上,国内车厂原想着用市场换技术,但是设想破产了,反过来成为国外这些巨头们业绩增厚的现金奶牛,而且这一奶,就奶了几十年,想要在这条路上战胜国外,基本无望,这就是人家的先发优势,没办法。
但是,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垄断格局,在电动车的三核心(电池、电机、电控)上,我们与国外差距不大,也有机会实现超车。就拿动力电池来举例,国内的宁德时代、比亚迪已经可以与国外电池巨头一战。
此外,原本的品牌对于实现品牌向上是一种桎梏。就目前而言,大家对于已有品牌的认知已成定势,外国豪华品牌 >合资>国产品牌。如果拿现在的品牌来做新能源,无法扭转这种定势。
再者,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传统车企内部形成了一套庞大冗长的决策机制,组织结构臃肿,这套东西保证了公司的稳健不出错,但是放在快速变革的今天来说,这套法则不再适用。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要出来搞新品牌,就是为了突破原有体系、架构的桎梏,以小而轻的模式,快速跑起来。岚图、智己就是很好的例子。而且,做新能源高端品牌,更容易获得高产品溢价,可以带动母公司一起实现品牌升级。
为什么是现在?
时间再拨回到那个新势力们造车的年代,智能汽车刚刚兴起,大家都不知道正确的路径是哪个(纯电、混动),怎么去做智能电动车,又怎么去做运营。新势力们为了摸清这些事情,付出了巨大代价,甚至有很多新势力就此陨落。传统巨头们更是不敢随便去押宝,毕竟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随着特斯拉、蔚来们这些年的实践摸索以及市场教育,智能汽车概念深入人心,未来汽车架构演进方向明确,同时用户教育的已经差不多了,老一批的新势力们已经证明了智能汽车这条道的可行性。
作为排头兵的特斯拉已经连续四个月实现盈利,不出意外,今年最后一个季度,特斯拉还会实现盈利,届时,特斯拉将实现 2020 年全年盈利,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又会是一个里程碑事件。
此外,这些新势力在这几年的摸索中,已经逐步站稳脚跟,作为排头的蔚来已经成为公认的高端品牌,甚至销量在豪华 SUV 中排名靠前,这在中国从未有过。
与此同时,用户对于新能源领域的品牌认知也在逐渐养成,原本油车时代靠着品牌溢价卖高价、甚至加价卖,在新能源这个领域行不通,大家都在摸索。
再有一点、政策的大力支持。这一点有点老生常谈,但是不容忽略。宏观来讲,国家已经确定了发展新能源的大计,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要达到汽车总销量的 20%(现在差不多是 5%、6%)。这就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基本盘会很大,这是新的机会。再加上新基建的东风,国家正在加快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操作反过来也会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对于想要实现品牌向上的传统车企来说,时机成熟了。
品牌创好了,那然后呢?
虽然,大家都创立了新的品牌,甚至很多已经开始狂奔:岚图 5 月事业部官宣,12 月新车首发。上汽、阿里巴巴联合成立的智己汽车,首款新车明年 1 月有望在上海、伦敦、北美 CES 全球同步发布。这就是第二波新势力的发车节奏。
不同于彼时新势力有长达四五年的时间窗口,第二波造车潮明显窗口期要更短。为什么?
对内:
一方面,随着交付量的不断增加,新势力中高端品牌知名度会进一步提升。从某种角度来说,二波造车潮算是对第一波造车新势力的认可,一定程度上会助推第一波新势力的势头,新势力 会成为其强劲对手。再者,这一波出来的新实力,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谁也不比谁差,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看谁的动作更快。 越晚出生,就越被动。
对外:
除了国内,国外的这一批老牌巨头的攻势也会在明年展开。不说别的,就说大众吧。明年国产大众 ID.4 就会量产交付,NEDC 续航 550km 级别,首发版价格不超过 25 万,未来随着低续航版本的推出,价格还有下探的趋势。这还不止,到 2023 年,他们准备推出 8 款 ID. 电动车(南北大众各四款),这你受得了吗?
于新实力而言,虽然有了新势力们的摸着石头过河的经历作为指引,但是,这河底下会踩到什么坑,他们其实也不清楚,所以,这又是一个需要去摸索的地方。
新实力的长处在于制造、品牌和营销层面,智能化相对弱一些,这也是为什么这些车厂想要绑定智能化大佬一起造车的原因,可以补齐短板。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多新的合作模式诞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巨头之间的合作更多的是一种博弈,就像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说的那样:「主导权之争所带来的体系文化路线执行差异完全无法避免。」所以,这是一个问题。
此外,虽然这些新实力对外宣称 「脱离旧的体制和方式,独立进行运作」,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真的不会受到母公司原有风格的影响吗?这一点也存疑。
总之,新实力造车,有机遇也有挑战。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行文至此,已近尾声。突然有一句话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猛然觉得,用这句话来形容现在的新实力们,正合适。
还记得刚刚说的么,第一波新势力兴起的时候,有 300 多家新注册企业进入造车领域,现在你真正有所耳闻的可能不超过 10 家,这样的事情很有可能也会在这第二波造车潮中出现。
此前,行业内曾聊过一个话题:「未来汽车行业最终能存活下来几家?」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给到的预测是 5 家,吉利董事长李书福给出的预测更残酷,只有 2-3 家。这也不是贩卖焦虑,而是行业现状。所以,不管是传统车厂、新势力还是新实力,都要更认真一点。
智能汽车的大幕已经拉开,大家各自努力,顶峰相见。
本文作者:杨建文
End #品牌#特斯拉#新能源收藏
为什么要做新品牌?
简单六个字总结:实现品牌向上。没错,一切的驱动力都是为了变得更好。
旧时造车,核心技术都在国外主机厂、或者供应商手上,国内车厂原想着用市场换技术,但是设想破产了,反过来成为国外这些巨头们业绩增厚的现金奶牛,而且这一奶,就奶了几十年,想要在这条路上战胜国外,基本无望,这就是人家的先发优势,没办法。
但是,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垄断格局,在电动车的三核心(电池、电机、电控)上,我们与国外差距不大,也有机会实现超车。就拿动力电池来举例,国内的宁德时代、比亚迪已经可以与国外电池巨头一战。
此外,原本的品牌对于实现品牌向上是一种桎梏。就目前而言,大家对于已有品牌的认知已成定势,外国豪华品牌 >合资>国产品牌。如果拿现在的品牌来做新能源,无法扭转这种定势。
再者,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传统车企内部形成了一套庞大冗长的决策机制,组织结构臃肿,这套东西保证了公司的稳健不出错,但是放在快速变革的今天来说,这套法则不再适用。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要出来搞新品牌,就是为了突破原有体系、架构的桎梏,以小而轻的模式,快速跑起来。岚图、智己就是很好的例子。而且,做新能源高端品牌,更容易获得高产品溢价,可以带动母公司一起实现品牌升级。
为什么是现在?
时间再拨回到那个新势力们造车的年代,智能汽车刚刚兴起,大家都不知道正确的路径是哪个(纯电、混动),怎么去做智能电动车,又怎么去做运营。新势力们为了摸清这些事情,付出了巨大代价,甚至有很多新势力就此陨落。传统巨头们更是不敢随便去押宝,毕竟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随着特斯拉、蔚来们这些年的实践摸索以及市场教育,智能汽车概念深入人心,未来汽车架构演进方向明确,同时用户教育的已经差不多了,老一批的新势力们已经证明了智能汽车这条道的可行性。
作为排头兵的特斯拉已经连续四个月实现盈利,不出意外,今年最后一个季度,特斯拉还会实现盈利,届时,特斯拉将实现 2020 年全年盈利,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又会是一个里程碑事件。
此外,这些新势力在这几年的摸索中,已经逐步站稳脚跟,作为排头的蔚来已经成为公认的高端品牌,甚至销量在豪华 SUV 中排名靠前,这在中国从未有过。
与此同时,用户对于新能源领域的品牌认知也在逐渐养成,原本油车时代靠着品牌溢价卖高价、甚至加价卖,在新能源这个领域行不通,大家都在摸索。
再有一点、政策的大力支持。这一点有点老生常谈,但是不容忽略。宏观来讲,国家已经确定了发展新能源的大计,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要达到汽车总销量的 20%(现在差不多是 5%、6%)。这就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基本盘会很大,这是新的机会。再加上新基建的东风,国家正在加快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操作反过来也会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对于想要实现品牌向上的传统车企来说,时机成熟了。
品牌创好了,那然后呢?
虽然,大家都创立了新的品牌,甚至很多已经开始狂奔:岚图 5 月事业部官宣,12 月新车首发。上汽、阿里巴巴联合成立的智己汽车,首款新车明年 1 月有望在上海、伦敦、北美 CES 全球同步发布。这就是第二波新势力的发车节奏。
不同于彼时新势力有长达四五年的时间窗口,第二波造车潮明显窗口期要更短。为什么?
对内:
一方面,随着交付量的不断增加,新势力中高端品牌知名度会进一步提升。从某种角度来说,二波造车潮算是对第一波造车新势力的认可,一定程度上会助推第一波新势力的势头,新势力 会成为其强劲对手。再者,这一波出来的新实力,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谁也不比谁差,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看谁的动作更快。 越晚出生,就越被动。
对外:
除了国内,国外的这一批老牌巨头的攻势也会在明年展开。不说别的,就说大众吧。明年国产大众 ID.4 就会量产交付,NEDC 续航 550km 级别,首发版价格不超过 25 万,未来随着低续航版本的推出,价格还有下探的趋势。这还不止,到 2023 年,他们准备推出 8 款 ID. 电动车(南北大众各四款),这你受得了吗?
于新实力而言,虽然有了新势力们的摸着石头过河的经历作为指引,但是,这河底下会踩到什么坑,他们其实也不清楚,所以,这又是一个需要去摸索的地方。
新实力的长处在于制造、品牌和营销层面,智能化相对弱一些,这也是为什么这些车厂想要绑定智能化大佬一起造车的原因,可以补齐短板。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多新的合作模式诞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巨头之间的合作更多的是一种博弈,就像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说的那样:「主导权之争所带来的体系文化路线执行差异完全无法避免。」所以,这是一个问题。
此外,虽然这些新实力对外宣称 「脱离旧的体制和方式,独立进行运作」,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真的不会受到母公司原有风格的影响吗?这一点也存疑。
总之,新实力造车,有机遇也有挑战。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行文至此,已近尾声。突然有一句话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猛然觉得,用这句话来形容现在的新实力们,正合适。
还记得刚刚说的么,第一波新势力兴起的时候,有 300 多家新注册企业进入造车领域,现在你真正有所耳闻的可能不超过 10 家,这样的事情很有可能也会在这第二波造车潮中出现。
此前,行业内曾聊过一个话题:「未来汽车行业最终能存活下来几家?」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给到的预测是 5 家,吉利董事长李书福给出的预测更残酷,只有 2-3 家。这也不是贩卖焦虑,而是行业现状。所以,不管是传统车厂、新势力还是新实力,都要更认真一点。
智能汽车的大幕已经拉开,大家各自努力,顶峰相见。
本文作者:杨建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