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
在中国历史上,大宋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与“唐太宗”齐名,并称“唐宗宋祖”。他以豪侠之气,把众多的英雄团结在自己身边;又以卓越的军事才干,东征西伐,南战北讨,用武力消灭了一个个争雄一方的霸主,结束了五十多年的分裂局面,又一次统一了中国,为这段历史划上了一个句号。
五代开国之君,几乎全是前朝重将,他们靠政变和杀戮夺取皇位,很快又被别人赶下台而身死国灭。大小统治者在古老的中原大地上激烈角逐,兵荒马乱,生灵涂炭。这是黎明到来的前夜,民众急切盼望着一位能够结束乱世、救他们于水火的英雄出世。960年,后周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策动“陈桥兵变”,建立大宋王朝,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开启了中华文明历史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代。
在统一全国后,他高瞻远嘱,以宏大的气魄、钢铁般的手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文治国,军政分开,削弱藩镇势力,强化中央集权;建立官员任期制,废除终身制和世袭制,从源头上断了地方势力坐大的可能;提倡农业,鼓励农桑,制定了一系列优惠农业的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他还注意培养人才,健全了科举制度,并大兴学校,尊重知识;注意发展文化事业,组织官员编纂重要典籍,出版印刷,使宋代的出版事业进入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他还整顿吏治,严法峻刑,处置了一大批贪赃枉法的高官,使社会迅速从乱到治,走上了稳定发展的轨道。
赵匡胤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不仅医治了中国数十年的战争创伤,也为大宋王朝三百多年的帝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还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身于官宦之家,少年时狂放不羁,颇有几分纨绔子弟的味道;及长,因得罪朝廷,被迫浪迹天涯,又有一点流浪汉的成分。没想到几年之后,这个流浪汉居然当上了皇帝。
江湖流浪江湖流浪经历丰
赵匡胤的父亲名弘殷,涿郡人氏,五代初在王镕麾下效力,曾率五百骑兵援助后唐庄宗,把后梁朱温的军队杀了个落花流水,为建立后唐五朝立下赫赫战功。庄宗爱其英勇,留典禁军。
三年之后,庄宗的哥哥明宗李嗣源在一次兵变中,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改元天成。就在天成二年二月十六日,夜里三更时分,赵弘殷之妻杜夫人,在洛阳夹马营分娩,生下一个儿子。他就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
据记载:赵匡胤诞生的那天夜里,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所谓一代圣主诞生,天象必有吉兆。其实,哪有那回事,后来经好事者调查,完全是一个偶然巧合。夹马营后面有一座大寺院,名叫应天禅院。院里种植着素有“国色天香”之称的牡丹上千株,有三百多个品种:魏紫、姚黄、赵粉、卢丹、酒醉西施、雪拥王嫱等。
不过,以前这里并没有牡丹。传说是女皇武则天,在长安城初春游上苑时,看到奇花异草甚多,但是都正含苞,尚未开放。武则天非常生气,立即下了一道催花的御旨,上写道:“明早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命宫人悬圣旨于花梢之上。第二天早上,武则天带着一批近臣,又来到御花园。一看,果然百花都绽开了,只有牡丹不肯遵旨。武则天勃然大怒,立刻下旨,把牡丹贬到洛阳。于是园艺官奉谕,把长安城的牡丹全部移往洛阳栽种,从此牡丹就在洛阳安家落户了。大概应天禅院里的牡丹,就是那时从长安贬出来的。
不过事又凑巧,往年谷雨前后才开花的牡丹,这一年却提前了二十来天。就在二月十六日夜里,突然开放,香飘数里。禅院众僧认为这是丰年吉兆,于是红烛高烧,香烟缭绕,敲钟击磬,大做法事。满院香火烛光,把夹马营的夜空都映红了。
赵弘殷这时刚好从前方回来,一进家门,便见一个丫环匆匆上前给他报喜,说是夫人生下一位公子。赵弘殷高兴得连盔甲都没卸,就命产娘把孩子抱过来。当产娘把婴儿抱来时,赵弘殷伸手去接。这时,一般香气扑面。赵弘殷大叫:“好香,好香!真乃香孩儿也!”赵弘殷这时闻到的香味,实际上是从应天禅院飘过来的牡丹花香。
不过,“香孩儿”从此就成了赵匡胤的乳名了。
几年后,香孩儿到了读书的年龄,父亲正式给他取名叫赵匡胤。匡者,匡扶、保佑也;胤者,胤嗣、后代也。父亲对儿子确实是寄有厚望的。小匡胤也没有让父亲失望,少年时代,他不但书读得不错,而且同父亲一样,在习武方面也表现出天赋,“学骑射,辄出人上”,几年下来,已是一个弓马娴熟,小有名气的骑手了。
不过,赵家在赵匡胤长大的这十几年中却一步步衰落下来。赵弘殷本是后唐庄宗李存勖所宠爱的战将,自李存勖在兵变中被杀后,他就开始受到冷落。这期间,赵家又添了二男二女,家境也日益艰难起来。可以说,赵匡胤的青少年时代,是随着父亲走南闯北,打工卖艺度过的,从小就看尽了世间的眉高眼低,尝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流浪时的赵匡胤(剧照)
长时期的江湖漂泊生涯,养成了他喜打架,爱赌博,而且赌输不给,赌赢必要的赖皮性格。好在他生得方面大耳,身高力强,又会一些武艺,凡是与他家发生争斗的,多为败家。
945年,赵匡胤结婚成家,当时19岁。成家应当立业,但家中窘迫潦倒的现状告诉他,依靠家庭的帮助干一番事业的路子是走不通的。
21岁那年,他毅然离家外出,决心在事业上闯荡一番。他先是去投奔几位从前的好友,但世态炎凉,他不但没有从这些有权有势的前辈那里得到关怀和帮助,反而受了不少的白眼和冷遇。
在流浪期间,据说赵匡胤还做了一件千里义送京娘的壮举。京娘是山西永济人,年方十七岁,随父母去曲阳烧香还愿遭劫,幸遇赵匡胤拔刀相救,千里护送,京娘感恩不尽,欲以终身相托。然而赵却说:“贤妹非是俺胶注鼓瑟,本为义气千里相送,今若就私情与那个响马何异?况施恩图报非君子所为。”京娘道:“恩兄高见,妾今生不能补报大德,死当衔环结草。”于是京娘投湖自尽,(后被追封为贞义夫人)京娘湖亦由此得名。
流浪生活是艰苦的,但赵匡胤并没有被压倒,相反,他的意志和性格磨炼得更为坚强,眼界也变得开阔了。期间,他在河南地面因打架闯了祸,官府派人四处捉拿。他先是逃到汉水边的重镇襄阳,住进了一家寺院。寺院的主持是一位年近百岁的老僧,饱经沧桑,阅世知人颇深。他见赵匡胤紫面丰颐,豹头环耳,虽满面风尘却掩不住英俊之气,一身破衣,却不带寒酸之态,心中暗暗称奇,待一交谈,更觉得其气度不凡。他告诉赵匡胤,汉水以南的各个政权比较稳定,而北方却战乱不止,乱世出英雄,所以应该北上,而不应南下。这位老者不但向赵匡胤“厚赠”了金钱,而且还将寺院中惟一的一匹驴送给他,让其骑驴北上。
高平之战砥柱中流高平战
北上后,赵匡胤赶上机会了——当时正逢担任后汉枢密使的郭威领兵讨伐李守贞的叛乱,就应募成了郭威帐下的一名士兵。
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政权。赵匡胤结识了郭威的养子、时任开封府尹的柴荣,并受其信任和器重。
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年),郭威病逝,柴荣继位,史称周世宗。当时盘踞在太原的北汉政权刘崇皇帝利用后周权力交接、政局不稳之机,引契丹辽国为援,率军大举南犯。周世宗力排众议,御驾亲征,率军日夜兼程,终于在三月十九日,赶到了高平郊外的巴公原(今山西高平市巴公镇),与刘崇大军不期而遇。
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战役——高平会战拉开了帷幕。
汉辽联军的四万精锐齐聚巴公原,北汉皇帝刘崇作为主帅领两万禁军居中掠阵,辽将杨衮率一万契丹铁骑以为左翼,北汉第一猛将张元徽率一万汉军以为右翼,军容严整,杀气腾腾。
而此时,柴荣率领的后周军,只是整个北伐大军的先锋部队,总兵力还不到两万人,另一支重要的战略预备队——河阳节度使刘词所率的万余精锐部队正在赶往战场的路上。
因此,从双方兵力对比来看,柴荣明显处于下风。
两强相遇勇者胜!既然退无可退,不如放手一搏!
柴荣很快稳住阵脚,立即做出部署:
滑州义成军节度使白重赞与侍卫禁军总参谋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侯)李重进统领左军,侍卫禁军骑兵司令(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侍卫禁军步兵司令(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何徽统领右军,内务部长(宣徽使)向训、郑州警备区司令(郑州防御使)史彦超率精锐骑兵居中,柴荣自己则在殿前禁军总司令(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的保护下,亲临督战。
北汉皇帝刘崇在阵前一探头,那个后悔啊!悔得肠子都青了:早知道柴荣这个毛头小子才带这么点兵,我又何必找契丹人来帮忙呢,心疼那白花花的银子啊。
刘崇决定不用契丹铁骑参战,用自个儿的部队就要把柴荣收拾得干干净净,服服帖帖。
辽将杨衮看到后周军队虽然兵少,可是排兵布阵却颇有章法,便好意规劝刘崇不可轻敌,骄傲自大的刘崇摸着胡须,做诸葛亮状,训斥道:机不可失,不要胡说!杨衮气得在一旁吹胡子瞪眼。
此时正值初春,天气还是异常的寒冷,而且北方的春天是出了名的多风季节,当日,正好刮起了凛冽的东北风,处于下风向的后周军队被吹得连眼睛都睁不开,战旗刮得呼呼作响。
一阵尴尬的沉默……
双方都在积蓄力量,最厉害的招数总是需要积气的,气满了,才能一击毙敌。
渐渐的,风势减小了,可是,一个重要的变化出现了。
风向变了!
原来的东北风变成了南风,原来顺风的北汉军队变成了逆风。
刚愎自用的刘崇不顾大臣的劝谏,决定逆风发起攻击。
刘崇令旗一挥,汉军左翼在猛将张元徽的率领下向周军的右翼猛冲过来。
统领右军的后周将领樊爱能、何徽措手不及。
这二位刚才一直在打小算盘,他们想着刘崇既然花钱请了打手,当然得先让契丹人上,那么首先开战的就应该是白重赞与李重进那两个倒霉蛋率领的左军,咱哥俩就可以先鼓鼓掌,加加油,有了便宜再出手,既不失体面,又得了好处,两全其美啊。
他们这正想得美着呢,谁知道,张元徽已经张牙舞爪、呲牙咧嘴地杀了过来,只几个回合就把樊爱能、何徽打得大败。
平日养尊处优的樊爱能、何徽吓破了胆,拨转马头,立刻后撤。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有这么两个脓包将领,他们手下的兵也就不堪一击了,在“榜样”的带领下,后周右军迅即溃败,跑在最后的一千多名步兵干脆丢盔弃甲、缴械投降,对着北汉皇帝刘崇山呼“万岁”。
阵前督战的柴荣气得眼冒金星,咬牙切齿。
柴荣
心急如焚的皇帝此刻已经顾不了许多了,只见他挺枪策马,直冲敌阵,誓于百万军中取刘崇首级。
皇帝如此英勇,军心顿时大振。当皇帝的都上了,当兵的还愣着干什么?!
禁军迅速跟进,护卫柴荣左右。
就在这孤注一掷、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一个冷静而机警的年轻人在历史的舞台上闪亮登场!
这个人就是赵匡胤!
正在柴荣准备找刘崇拼命的关口,赵匡胤冷静地分析了局势并迅速做出了决定。
赵匡胤马上找到了殿前禁军总司令张永德,指着西面的一处高地说:“敌军骄傲轻敌,一战可破!将军手下均是神箭手,你可迅速率军占领西面高地,居高临下射杀汉军,而我则率两千轻骑,自东面冲杀,两相夹击,必能大胜,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张永德没想到赵匡胤在危急关头还能保持如此清晰的判断力,二话不说,立刻率军直奔西面高地。
紧接着,赵匡胤集结手下两千精锐骑兵,挥舞马鞭,振臂高呼:“主忧臣死,主辱臣亡,如今皇上处境危急,正是我辈誓死效命,报答皇恩的时候,诸位勇士,跟我冲啊!”
赵匡胤身先士卒,以万夫不当之勇直冲敌阵,周军士气高涨,顿时号角齐鸣,喊声震天。他所率领的两千骑兵,如同一把锐利的尖刀,瞬间就将汉军撕开了一条长长的口子。
张永德手下两千神箭手也占据有利地形,居高临下,把汉军射得东倒西歪,抱头鼠窜。
汉军前敌总司令(前锋都指挥使)张元徽被后周军队团团围住,后周皇帝贴身侍卫(内殿直)神箭手马仁瑀一箭正中他坐骑,张元徽猝不及防,被掀翻在地,后周殿前禁军右分队小队长(殿前右番行首)马全义手起刀落,可怜威名赫赫的北汉第一猛将就此丧命。
张元徽阵亡的消息令汉军军心大乱。
此时,老天爷也来帮忙,南风刮得又急又猛,迅猛的南风卷起漫天黄沙,吹得汉军头晕眼花,阵脚大乱。汉军不光逆风吃沙子,还要吃刀子。在赵匡胤的强力冲击之下,汉军终于抵挡不住,全军溃散。
历史在这一刻永远地镌刻下了这个伟大的名字——赵匡胤!
高平之战后,世宗着手整顿禁军,大批裁撤老弱病残。同时,为了削弱地方军阀的势力,世宗决定把天下勇武之士招募到京城,从中再加以严格挑选,编成一支新军,称为“殿前诸班”,使之成为皇帝直接控制的最精锐的禁军部队。而负责这次选拔和组建工作的,正是赵匡胤。
这次经历对赵匡胤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他不但在这支新军中培植了自己的势力,树立了自己的权威,同时也借此机会广结党羽,使许多禁军将领都成为他的亲信,为日后的“黄袍加身”埋下了伏笔。
黄袍加身
一著黄袍便罢兵
陈桥驿,地处距开封市50公里的封丘县,虽然这里发生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但由于地处偏僻,如今已少有人来这里参观。
公元960年正月初三这一天,赵匡胤带兵出征,夜宿陈桥驿。当天晚上喝的大醉,第二天清晨,忽然外面喊声四起,醉梦中的他急忙跃起,刚一出门,一伙人便拥上前来,将一件黄袍披在他的身上。还没等他反应过来,眼前已经跪倒一大片,大家高呼万岁。
就在梦境与现实交接之间,赵匡胤变成了宋朝的开国皇帝,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充满传奇色彩的“陈桥兵变”。如今,在陈桥驿显烈观供奉的赵匡胤塑像,依旧是黄袍加身。
事实上,“陈桥兵变”的整个过程,是赵匡胤和他周围的一群谋士总体策划之下一步一步进行的。
兵变计划的周密部署,是在正月初一开始实施的。当赵匡胤接到御前会议让他带兵出征的命令后,他先支开并非亲信的慕容延钊,让其率领前军提前一天出发,让侍卫亲军司的高怀德、张令铎随己出征,抽空京师侍卫亲军的兵力,将两位爱将兄弟石守信、王审琦安排在开封城内,以便内外策应。
同时,就连家人的安全问题,赵匡胤也早有考虑,据司马光的《涑水记闻》记载:大军出征时,赵匡胤的家人全都躲进了名叫定力院的寺庙藏经楼,以防不测。
如此看来,赵匡胤并不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赳赳武夫,他之所以能够成就一番伟业,完全是倚靠他过人的胆识、高超的智慧和周密的部署。不过事情假如只是到此为止,那么赵匡胤的行为跟五代时期所有倚靠叛乱夺取权力的军阀毫无区别。
陈桥驿
然而,赵匡胤接下来的做法却真正显示了一个开启伟大王朝的政治家风范。
在陈桥驿黄袍加身的赵匡胤,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率军杀回京城开封,逼幼主柴宗训让位。可他这位兵变的主角却下达了一道特殊的命令,要求所有将士回到京城之后要保护好周朝太后和幼主;不许侵犯朝廷大臣;不许抢掠国库;服从命令者重赏,违反命令者诛灭满门,一道似乎简单的命令,却把赵匡胤与五代时期的所有政变者区别开来。
正月初五,赵匡胤带着他的叛军回到了京城,果然军纪严整、秋毫无犯。但仅此不足以顺利登上皇位,他只剩下最后一个阶梯,就是让后周大臣诚服于他。
面对后周大臣的严厉谴责,赵匡胤一边哭诉一边自责,这是马上就要篡权登基的赵匡胤,十分尴尬的一刻,此时必须要有一个人站出来,将历史往前推一把。作为赵匡胤的贴身侍卫,罗彦瑰从他身边走出,按剑喝到:“我辈无主,今日必得天子。”
就这样一声呵斥,终结了后周历史,赵匡胤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改封后周恭帝柴宗训为郑王。因赵匡胤任归德军节度使的任所在宋州,新的王朝便以宋为国号,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
赵匡胤登基的消息,传到华山隐士易学大师陈抟那里,这位老者说了这样一句话:“天下从此平定。”
杯酒释兵权席间杯酒释兵权
陈桥兵变以后,宋太祖赵匡胤失眠了。
在他即位时的禁军将帅中,既有慕容延钊、韩令坤这样的前朝元老,又有石守信、王审琦这样的结义兄弟。没有他们的支持,自己难登大宝。而一旦龙飞在天后,太祖又担心他们骄横跋扈,以致变生肘腋。为此,他经常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经常大半夜睡不着,跑去敲大臣的门聊天,搞得有些重臣睡觉都不敢脱衣服,担心皇帝突然半夜来访。
这种失眠持续了一年多,越来越严重,有个侍卫于是向赵匡胤进献了一把隐藏在手杖里的宝剑,希望皇帝能睡得安心一点。
可他还是睡不着。
于是,就在陈桥兵变的第二年,建隆二年(961年)七月初九日,这一天,赵匡胤叫来助他兵变的石守信等禁军大将一起喝酒,酒酣耳热之间,赵匡胤又开始吐槽他的失眠症很严重:
“要不是你们,我也当不上这个皇帝,我无时不刻都念着你们的功劳,但当皇帝也很不容易,我没有一个晚上睡得好觉啊!”
作为曾经与赵匡胤结拜过的“义社十兄弟”之一,石守信等大将懵逼了,问说:“为什么?(何故)”
赵匡胤说:“这有什么什么难猜的,我这个位置,谁不想坐啊?所以我才睡不好啊!”
哎呀,石守信等人赶紧跪拜表忠心:“今天命已定,谁敢复有异心”?
失眠的赵匡胤又说:“你们是很忠心,可万一那天也有人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这可怎么办哪?”
闹了一年多,这些大老粗武将们才搞明白,原来赵匡胤失眠是因为这事,于是赶紧磕头求皇帝大哥指条明路,趁着酒劲,赵匡胤似醉非醉地说:“尔曹何不释去兵权……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乎?”
第二天,石守信等人纷纷上书请求辞职,在陆续收回兵权以后,赵匡胤终于难得睡了个好觉。
随后,赵匡胤采纳赵普等人的建议,从政治、财政、军事、司法四个方面削除藩镇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结束了唐朝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的纷乱局面。通过对地方藩镇行政权、财权、兵权和司法权的全面削夺,宋太祖从根本上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尾大不掉、割据自雄的混乱局面,彻底改变了外重内轻的格局,为宋王朝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雪夜密谈图
十国止乱定中原
内患已除,可赵匡胤睡了几天安稳觉后,还是失眠,仍然睡不好。
因为,从他即位之来,中国分裂割据的局面仍在延续着。北宋从后周政权继承过来的地盘,只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淮河流域各地。
当年后周世宗以统一天下为己任,世宗领导的历次对外军事行动,赵匡胤都是亲身参与了的。因此,在牢牢控制住原先后周的统治区域后,他也想把世宗开始的统一事业继续进行下去。那么,该确定怎样的统一战略和部署呢?赵匡胤为此与大臣进行了反复的研究探讨。
有一则“太祖雪夜访赵普”的故事,说的是某天夜晚,太祖冒雪走访赵普。赵普见皇帝门外立雪,大吃一惊,问其所以。
太祖答道:“我睡不着。现在卧榻之外,都是别人的地盘,所以来找你商量商量。”赵普问他有何打算。太祖说:“我打算先攻取太原(北汉)。”赵普听了,沉默良久,然后委婉答道:“陛下欲攻太原,非臣下所能知。”太祖知道他不赞成,就让他发表自己的意见。
赵普分析说:“北汉位于北部边境,就算能够一鼓拿下,那么北方契丹的强大军事威胁就要由我们独自承担了。不如先保留这个缓冲地带,等我们平定了南方诸国后,再来收拾这块弹丸之地。”太祖听后大喜道:“我的本意正是如此,只不过想试探你一下罢了。”于是,一个先南后北、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就这样确定了。
其实,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方略并不是北宋初年才提出来的,更不是赵普的发明创造。早在显德二年(955年)夏,东平人王朴就向后周世宗献了一篇《平边策》,内中首先提出了“先易后难”的统一策略。当然,后周世宗也没有完全实施王朴《平边策》中提出的战略方针。
赵匡胤随世宗征战多年,有着相当丰富的军事和政治经验。他得出“当今劲敌,唯在契丹”的结论,既是他个人的切身体会,也是唐末五代以来历史经验的总结。当时许多有识之士也都认为,在南方地区依然处于分裂割据、各自为政的情况下,单靠中原地区的力量去挑战北方强敌,是十分冒险的。作为刚刚诞生的北宋政权,如果不经过充分的准备就轻率北伐,不但难以收复失地、统一国家,恐怕自身也难免继梁、唐、晋、汉、周之后,成为第六个短命的朝代。
当时南方多为经济发达、物产丰饶之地,而各割据政权大都政治腐败,军力衰弛。因此,首先把征服的矛头指向它们,不但易于得手,而且可以极大地增强宋王朝的财力物力,为日后向北用兵、收复失地提供更充分的物质条件。
尽管在陈桥兵变当年,赵匡胤就平定了忠于后周的昭义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的反攻,但是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走马观花换了13位皇帝,除了内乱之外,外患更是严重,北有虎视眈眈的契丹和北汉,南有南唐、后蜀等十国政权,如今君臣既已“雪夜定策”,接下来就是秣兵历马——
北宋乾德元年(963年),赵匡胤先是出兵平定了割据湖北的荆南和割据湖南的武平两个藩镇;
乾德三年(965年),北宋又攻灭后蜀,平定四川;
开宝四年(971年),北宋接着攻灭南汉,先后平定广西、广东;
开宝八年(975年),北宋又攻灭了十国中最为强大的南唐,平定江苏一带。
至此,南方仅剩下吴越、漳泉两国,向北进攻北汉虽然不能一战而定,但赵匡胤却大规模掳掠了北汉的人口,使得北汉仅仅剩下三万多户属民,从而为后来宋太宗赵光义攻灭北汉奠定了基础。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9年),宋太宗北上亲征,消灭了北汉政权。至此,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彻底终结。
强君权
改制所为强君权
内外之患基本上解决后,宋太祖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军事制度和官僚制度的措施,借以造成“上下相制”“内外相维”的局面,重新确立了一切权力集中于皇帝的君主专制体制。
他通过对禁军人事和组织的多项调整,确立了由殿前司、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共同统领禁军的“三衙”体制。这个体制防止了由禁军将领个人统领各军的可能性,造成禁军将领之间的相互牵制,确保了全军统帅只可能是皇帝本人。
同时,“三衙”只负责禁军的训练管理等事项,却无调兵和发兵的权力。禁军的指挥调动,归枢密院负责。每有战事发生,枢密院秉承皇帝意旨调动军队,而统兵将领则临时委派其他官员担任。这样,就使得统兵权和调兵权彻底分离开来,有效杜绝了将领发动兵变的可能性。
北宋著名史学家范祖禹曾经评论说:“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此所以百三十余年无兵变也。”
宋初约有军队三十八万人,其中禁军约为二十二万人。宋太祖将禁军的一半部署在京师,其余一半分散到外地驻扎,使京师驻军足以制止外地可能发生的变乱,也使外地驻军合并起来能够制止京师可能发生的变乱。在这种兵力布局中,京师驻军多于外地任何一个地方,反映了太祖强固根本的意图,既可以内外相制,又可以强固根本,从中可见宋太祖用心之深。
在朝廷,形成了以中书门下掌行政、枢密院掌军政、三司掌财政的中枢分权格局。这种格局不但分散了宰相的事权,加强了君主专制,而且也与唐朝中后期以来财政制度广泛变动和财政事务日益繁剧的背景相适应。中枢分权格局的要义,在于防止个人权力的过度膨胀,造成宰执群体内部的相互牵制和平衡。
《宋史·文苑传》中说:“自古创业垂统之君,即其一时之好尚,而一代之规模,可以豫知矣。艺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太宗、真宗其在藩邸,已有好学之名,作(及)其即位,弥文日增。自时厥后,子孙相承,上之为人君者,无不典学;下之为人臣者,自宰相以至令录,无不擢科,海内文士,彬彬辈出焉。”
这段文字,说明了宋代重文政策的本末由来及其深远影响。后人也常常因此而盛赞宋代的文治超过了汉、唐。
宋太祖虽出身行伍,却颇好读书。即便是在军营中,也常常手不释卷。因而他较之五代时期的一般将领有更多的见识。他对那一时期武人专权乱政的种种弊端有切身的体会,因此在立国后即开始大力整顿,以求扭转这种局面。
为了压制武夫悍将,宋太祖提拔了一大批文臣官僚,将他们安排到重要的岗位,并一再提倡宰相须用读书人。为了培养崇文好学的风气,宋太祖不但率先垂范,而且时时督促手下文武大臣认真读书。在太祖的大力倡导下,好学之风愈来愈盛,与五代时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从宋太祖开始,宋朝对科举制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和完善,以提高科举取士的公正性,完善考试制度的严格性,增强士人应举的积极性,同时也加强了皇帝对选士大权的控制,扭转了五代时期不重学问、读书人不愿入仕为官的局面,使新王朝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宋初创制立法的核心内容,大都奠定于宋太祖时期,又被宋太宗继承和发展。正因为如此,这些内容都被宋人统称为“祖宗家法”,对宋朝三百余年的历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宋太宗在即位之初曾诏告天下说:“先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
这段话表明:赵匡胤作为大宋朝“启运立极”的缔造者和开创一代制度规模的伟大政治家,其崇高地位在宋初就已经确定了。文中提到的“事为之防,曲为之制”这八个字,确实反映了太祖在位十七年创法立制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同时也表达了太宗打算克绍箕裘、继体守文的态度。
“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立法原则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后代学者曾将这八个字概括为:“以防弊之政,为立国之法。”这是十分精辟的。从上面列述的宋初各项重大制度调整和改革的内容来看,无不体现了这一精神。
所谓“弊”,是指唐末五代以来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宋太祖创制立法的目的,既要铲除已然之弊,又要防范未然之弊。其政策的重点,立足于一个“防”字。
但“祖宗家法”也埋下了诸多隐患,如在制度设计上过分重视制衡与防弊,从而导致效率的缺失和因循之风的盛行。这些隐患在以后的岁月中渐次展开、凸显,给宋朝的统治带来一系列难以克服的问题和危机,也是造成宋朝武功不振,而最终亡于外族的重要原因。
赵光义
尾大不掉晋王霸
陈桥兵变时,赵匡胤年仅33岁,尽管生有4个儿子,但赵匡胤的长子和三子早夭,剩下次子赵德昭(951—979年)和四子赵德芳(959—981年),当时,赵德昭仅有9岁,赵德芳仅有1岁多,由于当时自己的儿子都太小、加上亲人无多,因此当时赵匡胤就重点培养自己21岁的弟弟赵光义,通过扶持赵光义这位皇弟,来抗衡制约当时仍然势大力雄的武将集团。
赵匡胤共有五兄弟两姐妹,他自己在兄弟中排行老二。陈桥兵变时,赵匡胤的大哥赵匡济和五弟赵光赞都已去世,考虑到自己通过兵变骤登皇位根基不牢,而自己的家族中,仅剩的两个弟弟中四弟赵廷美(947—984年)当时仅有13岁,因此已经21岁、年轻力壮的赵光义就成为了自己的左膀右臂,在陈桥兵变前后,赵光义更是和家臣赵普上下活动,最终促成了哥哥赵匡胤的兵变成功。
所以,赵匡胤一度很爱自己的弟弟赵光义。
因为在五代十国皇帝更换如走马观花的暗流汹涌中,武将集团看谁势大、看谁给的利益多就跟谁走,武将集团既然并不可靠,所以他才要扶持皇族,加码巩固自己的皇位。
因此赵匡胤即位后,先是封弟弟为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不久又领泰宁军节度使;虽然殿前都虞候名义上只是禁军的大将而已,但实际上,自从陈桥兵变以后,赵匡胤就将自己一度统领的禁军大权让给了赵光义,以方便赵光义帮自己监视诸将。
陈桥兵变当年,在平定后周的李重进等反抗势力后,赵光义又被封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府尹,再加兼中书令,至此,赵光义不仅掌握了禁军大权,而且身兼宰相和首都行政长官之首。
在攻取太原后,赵匡胤又接着晋封赵光义为东都留守,别赐门戟,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到此,除了赵匡胤之外,赵光义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并且同时掌握了北宋的军权、政权,牢牢控制着首都开封的各种人事。
通过杯酒释兵权等各种动作,赵匡胤在北宋建立后逐渐剥夺了各位大将和藩镇的军权、财政、政权,但随着武将集团的势弱,贵戚集团却随之崛起,而在朝野内外看来,自从五代后汉开始,在位皇帝如果选定继承人,都会给其“同平章事”的宰相职衔,同时让其担任开封府尹职务,统管京城军民政务,例如后周世宗柴荣在继位前,就是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开封府尹的职务,加上赵匡胤自己一直没有立太子,所以在朝野上下看来,晋王赵光义,俨然是有点储君味道的。
而赵光义,私底下也颇有点以储君自诩。
在获取北宋的军权、政权和掌控首都开封后,赵光义加紧了对各种人事的控制,为了收买侍奉赵匡胤生活起居的大宦官王继恩,赵光义甚至将王继恩的父母接到开封,给他们建造了豪宅居住,对此赵光义对王继恩说:
“你每天都在君王的身边伺候,是为国为民做重要的事情,只要你能让皇帝每天都过得开心,就相当于是给天下百姓造福了。我将你父母接来开封,让你可以近一些尽孝,也算是对你的一番谢意。”
起初,赵匡胤觉得自己的儿子还小,需要兄弟们鼎力相助,可随着自己的儿子赵德昭、赵德芳日渐长大,赵匡胤突然才发现,自己的兄弟赵光义,有点尾大不掉了。
为了打压京城的贵戚集团,当时,大将党进受赵匡胤的命令经常巡视开封,有鉴于当时开封城中的贵戚豪强都喜欢豢养鸟兽宠物逞强玩耍,因此党进每次一看到别人逗鸟遛狗之类的,一定会强令取来放生,然后斥骂养宠物的人说:
“买肉不拿去将养父母,反倒喂养这些鸟兽?!”
有一天,党进看到有个小吏竟然在街上遛一只雏鹰,于是当场命令手下上去强取雏鹰,没想到这名小吏却大摇大摆地说,
“你听好了,这可是晋王(赵光义)的鹰!”
党进一听立马变色,转而和颜悦色对小吏说:
“那可要好好保养晋王的鹰啊!”
说完,党进还自己掏钱,让手下去买肉来喂养晋王赵光义的宠鹰。
对于整个朝野上下的人来说,晋王赵光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仅控制着禁军,而且在开封城内外更是关系错综复杂,因此即使连被赵匡胤派去监视权贵的大将党进也不敢吭声,在这种情况下,朝野内外,只有一个人,敢说话了。
赵普
那个人,自然是家臣赵普。
对于见证赵匡胤兄弟起家过程的权贵,赵普虽然越来越专横,但却始终处处维护赵匡胤的皇权,而这也是尽管赵普越来越蛮横,但赵匡胤却仍然忍着他的原因。
北宋建立后仅仅三年,乾德元年(963年),赵匡胤提出让66岁的宿将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来担任禁军的名义统领,没想到赵普却极力反对,因为符彦卿正是赵光义的岳父。对此赵匡胤说:
“我速来厚待彦卿,他必不负我,你不必多疑。”
对此赵普反问说:
“那陛下你又何曾负周世宗(柴荣)?”
一席话,说得赵匡胤黯然无言。
随着赵光义在朝中势力的迅速崛起,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当时赵光义的地位已经难以撼动,而在满朝文武大臣都无人敢于出面制衡、打压晋王势力的背景下,不像汉高祖刘邦和后来的明太祖朱元璋大开杀戒,赵匡胤多少都有点兄弟情深,在这方面,他就像唐高祖李渊一样难以决断,而最终,这又将酿成一场不亚于玄武门之变的宫廷血案,尽管在表面上看似乎貌似温和。
虽然赵普是唯一敢于制衡晋王势力的权臣,但赵普本人也是越来越不靠谱,到了开宝六年(974年),就在吴越王给赵普送来十瓶金子、被赵匡胤无意中当场撞破之后,赵普又跟枢密使李崇矩结下婚约,准备让赵普的儿子赵承宗迎娶李崇矩的女儿为妻。
而枢密使是什么?是可以调动禁军、掌管天下军权的重职,与宰相文武并立。想当初赵匡胤为了打压武将专权,特地拔高枢密使的地位,使得将、权分离,而皇帝则可以通过控制枢密院和枢密使,来直接掌控天下军权。但眼下,作为控制政权的宰相,赵普竟然私自与控制军权的枢密使李崇矩私下联姻,政权与军权的汇合,这两者意味着什么?这分明触及到了皇权的至痛点,于是,雷霆大怒的赵匡胤下令,将赵普贬放到地方担任河阳三城节度使。
但赵普的被贬黜和失势,也意味着北宋朝堂中,唯一可以制衡晋王赵光义的势力,也消失了。
除了皇帝之外,晋王已经一家独大、尾大不掉了。
烛影斧声
烛影斧声千古谜
赵普被贬的这一年(973年),赵匡胤还有三年可活。
赵匡胤当然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但他很明白,开封城中,已经处处是弟弟晋王赵光义的势力,于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四月,赵匡胤率领群臣先是到洛阳祭拜,然后突然宣布:
他要迁都洛阳,最终指向是迁都长安。
当然他不会说出来,他的根本着眼点,是离开开封。
在洛阳举行祭祀仪式后,赵匡胤公开向臣子们宣布说,开封是四战之地,从北方南下的游牧民族,三四天时间就可以沿着(华北)平原直逼开封城下,为了拱卫京师,五代各国以及北宋都在开封设置重兵,以致天下冗兵、百姓税赋沉重,而洛阳和长安具有山川拱卫之险,是历朝历代的首都重地。
由于当时长安多年来因为河道荒废、漕运艰难,加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不具备立都的条件,因此赵匡胤提出先迁都洛阳,因为洛阳北临黄河、漕运便利,南有嵩岳,东有虎牢、成皋,西控函谷,“河山共戴,形势甲于天下”。
洛阳的地理地形当然比开封好,但是赵匡胤不会说出来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当时洛阳的控制者,是赵匡胤的儿子、皇子赵德芳的岳父焦继勋,也就是说,如果迁都洛阳,不仅可以摆脱赵光义势力密布纵横的开封,还可以间接扶持自己的儿子,巩固赵匡胤自己的势力。
为此,效忠赵光义的禁军将领李怀忠直接抵触说:
“开封漕运便利,供馈无阙,若留在洛阳,谁会和您一起挨饿?”
接下来,赵光义又出面阻拦,“叩头切谏”。赵匡胤一方面为了掩饰,一方面又指出开封作为首都的战略缺点说:“计划迁都洛阳,进而迁都长安,是为了占据有利地形,拱卫首都而去冗兵。”
赵光义对此回应说:“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险!”
早已在开封定居多年,不愿离开安乐窝的群臣们也跟着起哄说,“在德不在险!在德不在险!”
无奈之中,赵匡胤只得仰天长叹说:“患不在今日,自此去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赵匡胤当然不会想到151年后的靖康之变(1127年),女真人会果真迅速南下灭亡北宋,他或许当时心中,还在盘算着日后继续迁都洛阳的事宜。
但弟弟赵光义早已看出了端倪,他不会再给哥哥赵匡胤机会了。
就在洛阳之行六个月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开封城中风雪弥漫。宋太祖赵匡胤在跟弟弟赵光义一起喝酒,兄弟俩喝到酒酣耳热之时,不知为何,赵匡胤将旁边侍候的太监宫女统统支走。
关于这场夜酒,史书记载,遥见烛影之下,赵光义时不时离开席座,看样子似乎有谦逊退避之状。禁漏三鼓之时,这场夜酒终于喝完了。这时,院子里的积雪已经下了数寸,宋太祖拿着一把玉斧在地上戳雪,一会儿回屋,解衣上床,鼻息如雷。
当晚,“斧声烛影”中,赵匡胤突然驾崩,时年仅五十岁。
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
宋太祖之死,“烛影斧声”留给后人一个千古谜案。有人说赵匡胤死于谋杀,也有人说他死于常年饮酒过度或突发脑溢血。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考证这位宋朝开国皇帝的死因已显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赵匡胤有限的生命焕发出巨大的正能量,他用卓越的智慧与超人的胆识,终结了乱世,给天下百姓带来了久久期盼的和平,书写了自己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