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曹丕登上皇位,就冤杀了妻子甄氏,原因可能就隐藏在《洛神赋》中

2020-12-12新闻12

黄初二年,曹丕在称帝之后的第二年,就将他的妻子甄氏赐死了。甄氏自从嫁给了曹丕,双方的感情融洽,还生下了儿子曹睿。她孝敬公婆,善待家人,得到了大家一致的好评。谁知道曹丕称帝不久,她便落得了如此下场。可是,这件事本身就扑朔迷离,甄氏的下葬更是给这件事添上了一层迷雾。那就是甄氏下葬,也并不是正常下葬的,而是“被发遮面、以糠塞口”,这又是为了什么呢?

甄氏原本是袁绍之子袁熙的妻子,曹操打下邺城时,曹丕因为甄氏美貌,趁乱娶了她。这一点,曹丕还随他的父亲曹操。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甄氏嫁给曹丕是不得已的。因为在这个时候,袁熙还活着。在这种被迫的环境下,曹丕和甄氏的夫妻感情能够和睦,确实十分难能可贵。而且甄氏不但容貌很美,而且才学出众,在各方面都做得无懈可击。

而甄氏嫁给曹丕,也遭到了旁人的讥讽。当时的名士孔融就向曹操写信是,当年武王伐纣,成功后将妲己赏赐给了周公。曹操信以为真,赶快问孔融这个典故出自哪里?孔融说,是从今日你的儿子娶甄氏,推想到那个时代的。曹操听了,也只得无可奈何。

孔融将甄氏比作妲己,可以想象,在那些道学家眼里,甄氏的美貌成为了不祥之兆。果然,在和曹丕度过了十几年的夫妻生活后,甄氏被曹丕赐死了。在历史上的解释,甄氏的死,是因为被人陷害所致,陷害她的人是曹丕的宠妃郭贵嫔。当时,曹丕身边的美女越来越多,和甄氏的感情逐渐淡泊。于是甄氏对这种情况口出怨言,被郭贵嫔向曹丕告密。于是,曹丕就派人去赐死了甄氏,并把她葬在了邺城。

至于说甄氏下葬的时候,以糠塞口,被发遮面,有的记载是郭氏所为,有的说是曹丕所为。目的只有一个,是防止甄氏死后作祟。古人比较迷信,他们知道甄氏是冤枉而死的,怕她到地府诉冤。于是将她被发遮面,是让她无法以真面目见人。以糠塞口,是为了让她不能诉说自己的冤情。

那么,我们从这里就知道了甄氏的死因,也知道了曹丕为何对她下葬采取这样的手段。那是因为曹丕知道自己冤枉了甄氏。可是这样一来,甄氏的死因反倒更加扑朔迷离了。

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曹丕和甄氏两人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婚姻,在曹丕刚刚登基一年,就对甄氏如此恩断义绝,是在说不过去。而且,曹丕既然知道甄氏是被冤枉而死的,可是对当事人并不进行惩罚,反而对郭贵嫔更加宠爱。曹丕死后,郭贵嫔还做了太后。而且,曹丕还用那种手段去给甄氏下葬,明摆着就是死不悔改。更为奇怪的是,曹丕杀了甄氏,却又立他和甄氏的儿子曹睿为继承人,这就更匪夷所思了。

我们从这中间,感到了曹丕对甄氏的一种恨意。甄氏的死是被冤枉的,但是在曹丕的心中,她是罪有应得,只不过是死非其罪罢了。我们知道,那些所谓的口出怨言,都是古人惯用的陷害人的手段。就算你不说话,也要给你安上一个“腹诽”的罪名。甄氏的口出怨言,就是曹丕随便找的一个杀她的理由而已。就算甄氏不口出怨言,一样也得死。

那么,曹丕为何要杀甄氏,这应该要从很久以前说起。我们看曹丕的历史,就可以发现,这个人心胸狭隘,睚眦必报。而且这个人能够隐忍,很多人被他报复的时候,早就把得罪他的原因都忘了。比如曹操的亲信大将曹洪,因为拒绝借钱给曹丕,竟然被曹丕关进监狱,要杀掉他。而曹丕要杀甄氏,也是酝酿了很长时间,一直等到登基当了皇帝之后才下手。他知道甄氏的死是冤枉的,但是他只需要一个杀甄氏的理由。

那么,甄氏的死因,应该是如同曹洪被关押一样,在很多年前就种下了。在众多的原因中,最让人可信的,应该是甄氏与曹植的关系了。在历史上有一个说法,是“一女乱三曹”,说的就是甄氏与曹操、曹丕与曹植直接的关系。在这里,甄氏与曹操的关系十分融洽,是有目共睹的。曹丕做太子的时候,有一次宴请下属。在酒席上,曹丕让甄氏出拜众人。在座的官员除了一个叫刘桢的都低头还礼。这个刘桢不但不向甄氏回拜,反而平视甄氏。曹操知道后大为恼怒,下令处死刘桢。最后刘桢被免去死罪,被罚为苦力。

曹丕对于曹操与甄氏的关系并不介意。因为当时曹丕与曹植争夺世子之位,甄氏与公婆的和睦关系,能够给曹丕带来很大的助力。但是,曹丕最容忍不了的,是甄氏与曹植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曹植是曹丕事业上最大的对手,让他耿耿于怀。

曹植的文才出众,被曹操称为才高八斗。曹丕在竞争世子之位的时候,在这方面十分吃亏。曹丕虽然有一定的文才,可是不如曹植,就想方设法在其他方面进行弥补。他在军事、政治方面,显示自己的才能。这使得曹丕养成了好大喜功的毛病。这个毛病到死,他也没有改过。他喜欢和群臣谈论军事谋略,治国理念,还非要占上风不可。在夷陵之战中,他的神评价就被记载史册,流传后世。

至于说曹植与甄氏的关系,史书上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是,在曹植的《洛神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二。这个《洛神赋》的原名叫做《感甄赋》,是在曹睿登基后,为了避讳母亲的名讳才改为《洛神赋》的。其实,这里面已经隐含了曹丕杀害甄氏的原因。

甄氏的名字在历史上并没有流传下来,她被称作甄宓的原因就来自《洛神赋》。在这首赋中,有着洛神名宓妃的词句,因此后人就将甄氏称为甄宓。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大家对曹植的《洛神赋》的一般看法。那就是曹植的这篇《洛神赋》就是为了怀念甄宓所作的。

甄氏是在黄初二年,曹丕登基第二年赐死的。而这篇赋,是曹植于黄初三年写的。而且曹植毫不隐晦对甄氏的感情,将这篇千古佳作命名为《感甄赋》,这是一种何等决绝的情形。曹植在这个时期,正处于人生的最低谷,处于朝不保夕的状态。可是他竟然不顾生死,为死去的甄氏作赋,并公诸天下。这种感情,不身临其境的人是难以理解的。

但是曹丕就能够理解,他面对曹植的悲愤,十分冷静。在他和曹植会见的时候,曹丕做出了一件更加伤痛曹植的事情。他将甄氏的玉镂金带枕送给了曹植,看着曹植痛哭流涕。在这个时候,曹丕的心里一定充斥着报复的快感。在曹丕的心中,并不计较甄氏是否冤枉,并不计较她是否与他人有私情,他在乎的就是这种报复的快感。

曹丕被压抑的太久了,他的一生中的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压抑中度过的。即便是他怀疑甄氏与曹植的关系,为了世子之位,他也只能隐忍不发。在他登上皇位的时候,他首先做的就是报复。他要把他多少年的压抑都发泄出来。甄氏的隐痛让他一天都难以忍耐下去,这才是他迫不及待的冤杀甄氏的原因。

曹丕杀害甄氏,是早就想要杀她,只是时机不便罢了。当他登上皇位,地位稳固之后,就马上下令赐死了甄氏。因为甄氏代表的是曹丕过去的屈辱生活,让他无法忍受。所以他宁可以冤屈的罪名杀死她,也不能看到她活在世上。

曹丕知道甄氏是冤枉的,因此才将她被发遮面,以糠塞口。而他杀死甄氏,又立甄氏的儿子曹睿为继承人,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曹睿继位后,因为甄氏的死亡,去追究郭太后的责任。其实郭太后只是一个杀害甄氏的推手,真正要杀甄氏的还是曹丕。曹睿在郭太后死后,同样将她被发遮面,以糠塞口下葬,算是为母亲报仇。可是对杀死甄氏的真正凶手曹丕,他也是无可奈何了。

#诗词歌赋#曹丕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