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十三年前被谷歌放弃的安卓原型机,“肥头大耳”还带全键盘

2020-07-22新闻8

2007年可以说是手机行业的分水岭,在此之前,诺基亚塞班系统与微软Windows Mobile系统并称为两大智能手机系统。但自从2007年的iPhone横空出世后,塞班或WM系统手机瞬间就感觉是“上个世纪的产物”,现在更是直接归为“功能机”一类了。而在2007那一年,谷歌也在下一盘大棋,秘密研发自己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

在2007年的上半年,其实Android系统已经拥有了大概80%的完成度,谷歌甚至造出了预装Android M3测试版系统的原型机。但与现在咱们看到的安卓手机不同,初代安卓原型机是一款横向屏幕+QWERTY全键盘的手机,与当时红到发紫的黑莓手机十分相似。

这款代号为EXCA 300的安卓原型机,是由HTC负责代工生产,搭载了一颗德州仪器的OMAP850处理器,配备64MB RAM与QVGA屏幕。最难以理解的是,这块屏幕既不支持触摸功能,也不支持3G网络和WiFi,硬件开发度比较低。

上面是安卓原型机的UI界面,在这种320x240分辨率的横向屏幕中显示图标,难免捉襟见肘,同屏最多智能显示2排共计8个应用,最重要的是安卓原型机居然不支持屏幕触控操作,完全用摇杆键切换图标,这其实又走回了诺基亚塞班手机的交互逻辑老路。

尤其是在本不宽裕的首屏界面,谷歌还硬塞了搜索框,这使得整个手机主界面显得非常拥挤。此外在主屏状态下想要打开应用,需要点击下方那9个图标,看起来是“借鉴”了苹果MacOS的风格。但要知道,MacOS毕竟是电脑操作系统,屏幕尺寸都远超手机,因此这样的交互逻辑显然是不合理的。

但是自从2007年乔布斯发布初代iPhone之后,既是给谷歌设计师当头一棒,又让他们开了窍。谁也没想到,iPhone通过电容屏实现多点触控操作,轻松解决了众多交互上的难点,将这块3.5英寸的屏幕发挥到极限。还有就是简单易用的滑动式解锁界面,宫格式的UI界面颠覆了手机交互的形态。

于是谷歌突然决定,全面向iPhone OS(当时还不叫iOS)看齐。但由于原始Android M3版本融入了太多QWERTY全键盘的交互逻辑,于是谷歌以侧滑盖方式保留了全键盘,但默认状态下主要是以屏幕触控进行交互操作,这也就是首部量产版的安卓手机——HTC G1的由来。后来安卓系统一路改版,从1.0到2.2是一个跨越,从2.2到4.0是一个飞跃,到了4.0之后基本就与iOS并驾齐驱,成为了目前最流行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PS:想知道手机界秘闻趣事?关注我就对了!

#谷歌#键盘#手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