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第四届康园论坛在丹灶镇拉开帷幕。来自北京、江西、广西、贵州以及广东等地区的共16家高校与研究机构的42位学者汇聚康园,进行一次跨越时间的镜像演绎,为丹灶带来一场文脉传承发展的“头脑风暴”。
本届康园论坛是丹灶镇第十七届康有为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丹灶镇委镇政府联合举办。
研讨穿行于历史与文化之间
11日下午,康园论坛由暨南大学历史系主任刘正刚教授主持开幕。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黄国信教授高度肯定了丹灶镇在珠江三角洲乃至整个中国的历史演进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黄国信教授
南昌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黄志繁教授表示,南海和丹灶镇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有太多的问题值得学者去深入发掘,其历史文化价值需要被更多人认识和体会。
南昌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黄志繁教授
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温春来教授从“珠江文明的早期开拓者”“对宋王朝的历史记忆”“明清岭南理学之光”“一个小镇牵引的中国近代史”等四个方面进行主题报告。
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温春来教授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南昌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国内名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们围绕“丹灶历史文化”“丹灶社会经济”“明清珠江三角洲的水利”等议题进行研讨。每项议题又细分多个报告,从《丹灶文化特征初探》到《从丹灶历史看区域文化形成与演变》,再到《基围水利社会的地权关系与地方社会—— 以丹灶为中心的考察》,以及《明清丹灶的基围水利与管理》,研讨内容丰富精彩。
本届康园论坛穿行于历史与文化之间,努力追寻有为足迹,纵论丹灶前世今生。
进行一次跨越时间的镜像演绎
在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康园论坛进行了一次跨越时间的镜像演绎。葛洪到丹灶的传说,也见于清代的一些古籍中。清宣统《南海县志》称丹桂堡丹灶乡西村坊有洗药井,相传是葛洪开凿,用以洗药,故名丹灶。
温春来教授在作《丹灶历史概说》主题报告时提出,丹灶见证着珠江三角洲从形成、出现早期文明到产生全国性影响乃至在许多方面引领中国的过程。丹灶的历史,不只是一方水土的乡梓情怀与文化自信所系,对于理解国史也具有重要价值。
论坛现场
温教授在丹灶搜集到了许多族谱与口传故事,从中可以发现,丹灶百姓记忆中的祖先定居故事,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因仕宦居此;另一种是,由南雄珠玑巷徙来。两种类型的祖先故事,正好可以以丹灶的两位名人方献夫、康有为来代表。
康园论坛从丹灶文明源头深思而来,指向有为之乡理想未来。丹灶是明清岭南思想文化的重镇,是明朝阁老方献夫的故乡,是康有为的故乡,是9位黄花岗起义烈士的故乡,是中国近代机器制造业先驱陈澹浦的故乡。温春来教授评价丹灶是英雄的丹灶、忠义的丹灶、有为的丹灶。也曾有媒体表示,如果说西樵山是珠江文明的灯塔,那么丹灶有为水道等珠三角河道就是岭南文明的航道,河道边的古村落就是华夏文明的“诺亚方舟”。
丹灶镇党委书记张应统
丹灶镇党委书记张应统寄望,康园论坛为丹灶和外部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强大的交流互动平台,希望这一届的论坛能够继续深入探究“有为水道的价值”,通过专家的“抛砖引玉”,让其能够真正的“横空出世”,让历史照耀未来。
泛舟有为水道领略乡村芳华
当日上午,主办方还特意安排专家学者先后来到丹灶仙岗村、苏村等古村采风调研,同时搭乘游船泛舟“有为水道”,领略“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风光。
“仙岗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目前正全力打造古村文旅文化,静待四方游客来访。”在仙岗村,一行人在古村导赏员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村史馆、葛仙祠、蟹眼仙泉、番塔广场等村内景点,用脚丈量古村各个角落,用手机与相机记录古村韵味。
专家学者一行人来先后前往丹灶仙岗村、苏村等古村采风调研。珠江时报记者吴泳
步入今年刚开门迎客的葛仙祠,一块相传当年葛洪炼丹的石钵引起了不少人注意。学者们纷纷表示,未来将考虑就“葛洪传说”等相关论题展开研究,对各类民间传说论证为历史的可能性进行思考。
“银河苏村是一个典型的多姓村,村落以多姓氏族群聚居而成,这是珠江三角洲村落的另一种类型。”在温春来的带领下,专家学者一行人来到位于银河社区的苏村,游览了康园、康有为故居、银塘社学等地,对该古村的历史文化传承、演变、活化进行深入调研。
专家学者泛舟“有为水道”,感受岭南水乡风光。珠江时报记者吴泳
泛舟“有为水道”,感受岭南水乡风光。当天,一行人还搭乘游船,近距离领略“有为水道”文化魅力。“有为水道”位于丹灶镇西南部,源于仙湖,途径仙岗、西城、银河、良登和塱心5个村居,全长8公里,片区“人文相通、历史相近、水道相连”,是丹灶“有为精神”的重要发源地。
据了解,康园论坛持续至12月12日,专家学者将继续对多个主题报告进行深入研讨,为挖掘丹灶历史文化献智献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