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幼儿观察形式有哪些 教师行为观察对幼儿心理的发展重要性

2020-12-11知识2

通过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 幼儿的行为一般会收到哪些因素影响 影响幼儿告状行为的外部因素(一)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制度1.幼儿园的“规范化”的班级管理制度幼儿园是一个集体。

幼儿观察形式有哪些 教师行为观察对幼儿心理的发展重要性

教师怎样观察幼儿自主性游戏行为 一、如何理解幼儿自主游戏自主游戏即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建构的过程。可是当前,幼儿园在开展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儿童是游戏的主人,儿童对游戏活动能自主地选择、支配,在游戏中充分享受游戏的趣味性、娱乐性、自主性。游戏自发行为是趋乐性的,儿童在游戏中因为需要的满足而获得快乐,同时游戏对儿童良好个性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儿童阶段年龄在三至六岁,是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良好的个性能使孩子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363353836有积极的上进的生活态度,能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地施展和发挥出来。因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现自主性游戏促进儿童良好个性发展的思想。游戏是儿童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就是游戏。我们应该利用儿童这种强烈的活动动机诱导他们,使他们在自由、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生活、去探究、去创造,从而促进儿童良好个性的发展。1、强调游戏的自发性。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指出:“自发游戏是。

幼儿观察形式有哪些 教师行为观察对幼儿心理的发展重要性

如何对幼儿的行为问题进行干预是幼儿园教师比较困惑的问题.从教育学和心理 面对幼儿的一些行为问题,如社会退缩、攻击、违纪、多动等,幼儿园教师往往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教师认为行为问题可能既不利于幼儿本人的发展,还会影响幼儿群体的正常教育活动,应该及时加以矫治。另一方面,由于学界对幼儿行为问题的研究还不充分,教师认为自己还没有足够的知识去识别什么是幼儿正常的个性表现,什么是幼儿的行为问题,害怕自己在矫治幼儿的“行为问题”时扼杀了幼儿的个性,因此教师又觉得对幼儿的行为问题应顺其自然。认真考察教育实践,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幼儿园教师在幼儿的行为问题尚不明显时多采用顺其自然的策略,而当幼儿的行为问题比较明显甚至影响到集体教学时,则会运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处理幼儿的一些行为问题,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还有一些教师在面对幼儿的行为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因此,如何在不扼杀幼儿个性的前提下处理幼儿的行为问题,将幼儿的发展纳入正常发展的轨道,这是幼儿园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教育技能。本文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视角,探讨正常教育生态下幼儿行为问题的教育干预策略。这些教育干预策略基于这样一些基本观点:(1)行为问题的产生与教育息息相关,要解决幼儿的行为问题必须首先审视我们的教育,从改进。

幼儿观察形式有哪些 教师行为观察对幼儿心理的发展重要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