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谥号生猛,长相粉嫩,李世民的岳父隋炀帝为何全方位被黑化?

2020-12-11新闻20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4月11日),隋二代皇帝杨广在江都被发动兵变的宇文化及叛军所弑,两个月后起兵反隋的李渊在长安称帝,成为了唐的开国皇帝,追谥杨广为隋炀帝。

而几十年后的太宗朝(具体时间不可考),历任主爵郎中、刑部郎中,迁将作少监的画师阎立本作了一副《历代帝王图》。

历代帝王图局部

《历代帝王图》是描绘古帝王的绘画,远在先秦时代就出现过,帝王图的创作意图在于让统治者“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起到维护统治的作用。

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创作动机大概就是缘于此,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前汉昭帝、汉光武帝、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宣帝陈顼、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十三个帝王的画像中体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形象,在阎立本的笔下,隋炀帝和陈淑宝如果不看胡子,都是属于粉嫩嫩的,完全没有帝王之威仪。

历代帝王图之隋炀帝

历代帝王图之陈后主叔宝

杨广死后得了一个和陈叔宝一样的谥号,在帝王图中好像做了个镜像,究竟是为何?改朝换代的政治正确

自古,改朝换代,都要政治正确。怎么样政治正确的确让各朝的开国皇帝煞费苦心,不然显得得权不正,不得民心。

手段主要有两种:

一种就是抹黑前朝,营造舆论,就是前朝朝野黑暗,鱼肉百姓,自己是替天行道,救万民于水火。如商纣王就被说成贪慕酒池肉林,被妲己蛊惑;而杨广也被说是“生我者不可,我生者不可,其无不可”,荒淫至此,且鱼肉百姓,至民不聊生,所以起兵反隋就有了舆论下的政治正确。

隋炀帝剧照

另外一种是给自己披上神秘的外衣——寡人受命于天,如汉高祖刘邦,《汉书·高帝纪》记载:其母有一次在水塘堤坝上闭目小憩,梦与天神不期而遇。逢上雷电交加,天色阴暗,其父太公到塘坝接应其母,只见一条蛟龙蟠于母身,随之就怀孕了,生下了汉高祖,连陈胜吴广起义也不忘此伎俩。

谥,乃古人视死之大事,本朝没有谁对祖宗不敬的,所以皇帝们的谥号都是上谥和平谥的,末代皇帝就没那么幸运了,基本上得到的谥号都是极恶的,这也是政治正确的一种残暴手段,基本上算是对前朝末代皇帝的盖棺定论,隋炀帝也是如此!隋炀帝得谥如此,冤吗?

谥号始于西周,曾广泛通行于汉字文化圈,是指人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是对历史人物的盖棺定论,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所以,为了方便追谥,形成了相对统一的谥号标准,有上谥的,如文、武、高、仁等,有平谥的,如怀、闵、幽等,当然也有下谥,如炀、昏、厉等。

那么隋炀帝所得谥号有什么说法吗?

西汉文学家刘向编著的《谥法解》中对谥号有了初步的解释,后来逐渐完善,对炀的解释是:

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好内怠政曰炀;肆行劳神曰炀;去礼远正曰炀;逆天虐民曰炀

乍一看,好像大多数都符合,但好色、为得位不择手段、发动徭役与战争,哪个皇帝没有呢?然而成大事之帝王者却又几何呢?

如果从隋书对炀帝的评价中可能找不到答案。除了第一句好像是讲其年少之功,后面的皆是讲其多荒淫无道。

修唐史的魏征

言其得位不正“炀帝爰在弱龄,早有令闻,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著声绩。于是矫情饰貌,肆厥奸回,故得献后钟心,文皇革虑,天方肇乱,遂登储两,践峻极之崇基,承丕显之休命。

言其穷奢极欲

地广三代,威振八纮,单于顿颡,越裳重译。赤仄之泉,流溢于都内,红腐之粟,委积于塞下。负其富强之资,思逞无厌之欲,狭殷周之制度,尚秦汉之规摹。

言其铲除异己言恃才矜己,傲狠明德,内怀险躁,外示凝简,盛冠服以饰其奸,除谏官以掩其过。淫荒无度,法令滋章,教绝四维,刑参五虐,锄诛骨肉,屠剿忠良,受赏者莫见其功,为戮者不知其罪。

言其大兴土木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功不息。

言其穷兵黩武频出朔方,三驾辽左,旌旗万里,征税百端,猾吏侵渔,人不堪命。

言其严刑峻法乃急令暴条以扰之,严刑峻法以临之,甲兵威武以董之,自是海内骚然,无聊生矣。

极陈末世之乱俄而玄感肇黎阳之乱,匈奴有雁门之围,天子方弃中土,远之扬越。奸宄乘衅,强弱相陵,关梁闭而不通,皇舆往而不反。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流离道路,转死沟壑,十八九焉。于是相聚萑蒲,胃毛而起,大则跨州连郡,称帝称王,小则千百为群,攻城剽邑,流血成川泽,死人如乱麻,炊者不及析骸,食者不遑易子。茫茫九土,并为麋鹿之场,俱充蛇豕之饵。四方万里,简书相续,犹谓鼠窃狗盗,不足为虞,上下相蒙,莫肯念乱,振蜉蝣之羽,穷长夜之乐。土崩鱼烂,贯盈恶稔,普天之下,莫匪仇雠,左右之人,皆为敌国。

终致死于非命终然不悟,同彼望夷,遂以万乘之尊,死于一夫之手。亿兆靡感恩之士,九牧无勤王之师。子弟同就诛夷,骸骨弃而莫掩,社稷颠陨,本枝殄绝,自肇有书契以迄于兹,宇宙崩离,生灵涂炭,丧身灭国,未有若斯之甚也。

《书》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传》曰:‘吉凶由人,祆不妄作。’又曰:‘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观隋室之存亡,斯言信而有征矣!

这么看,这样一个狗皇帝被杀是大快人心的事情,但是放到历史的长河里,隋炀帝的功显然被掩盖了。那些被掩盖的功勋

改革官制

隋朝建立后,将北周仿照周礼设立的官爵制度废除,设立了以三省六部制为主体的中央官僚体系。隋炀帝时候,设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秘书省类似于后来的馆阁,内侍省则是一个专门的宦官机构,主持中央政权的就是尚书、门下、内史三省。

为唐代成熟的三省六部制奠定了基础,此后的朝代其组织机构基本上沿用了此架构,可以说为后面诸朝的行政制度奠定了基础。

开科举,抑门阀

杨广开科举,有着几方面的原因,从魏晋南北朝,关陇贵族集团左右着政治、经济、军事的各个方面,而杨广自幼分封在外,并没有雄厚的门阀势力支撑,这也是其最后隋炀帝遭遇见死不救的原因,所以,为了维护统治,隋炀帝决定开科取士,这是一方面。

再一个,门阀和察举制已经对朝代是否长久存在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频繁更替,而统治者大都是门阀士族。

光绪年间的科考放榜图

典定科举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大影响极其深远的大事,在往后诸朝,改变了很多读书人的命运,唐代进士者7448人,而宋代达到了巅峰,中进士者11万。

营建东都洛阳

当初,杨广登邙山,观伊阙,说:“这不是龙门吗,自古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城?”仆射苏威回答说:“自古非不只,只是等待陛下。”杨广非常高兴,于是讨论在此建都。仁寿四年,杨广诏令杨素、宇文恺营建东京,大业二年,新都城建成,于是移居。杨广时期修的东京没有外城,只有短垣。后世武则天时期才建造了外城。

营建东都洛阳,并不是为了荒淫逸乐,而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决定的。

隋朝定都长安,长安城坐落在关中地区,山多地少。隋朝统一天下,伴随“开皇之治”国家富足了,人口增加,但是关中的供养能力却有限。

再者生活环境的恶化,汉长安城建造时采用深井排污水,结果几百年后排水不畅,污水逐渐渗透到土中,导致生活用水多受污染,水质咸卤,难以饮用,城里还经常散发着臭味。

而洛阳,地处华北平原,地理位置险要,利于控制南北。在防范北部崛起的游牧民族的同时,还能加强与南方的联系。

开凿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春秋时期已经部分有部分航段了,隋炀帝做出了贯通南北运河的决定,其动机已超越了服务军事行动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经济发展。中国古代很长时期内,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北方的经济比南方进步。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400多年的混乱使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与此相比,南方经济获得迅猛发展,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京杭大运河

为了南北经济联动,京杭大运河是一项必要的举措,同时对保障北方的边境也是非常必要的,在隋朝的时候突厥、契丹等少数民族以及高句丽政权就非常强大了,大量军队驻守北方边境,如果出现和北方民族的战争,这些军队仅靠屯田是不够的,必须依靠江淮和中原粮饷供应。路途遥远,开凿运河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经略西域

自汉以后,中国陷入四百年的大分裂,而汉朝开辟的丝绸之路也因为河西走廊落入少数民族之手而中断。隋炀帝在击败吐谷浑后,取得了对河西走廊的控制权,丝绸之路得以重开,虽然后来又落入吐谷浑之手,但是对唐代壮大西域还是有贡献的。

除此之外,隋炀帝西巡河西走廊,在张掖的焉支山脚下大宴西域使团,对后来丝绸之路的复兴开了好头。

隋悬泉置复原图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副教授,北大历史学博士蒙曼的评价笔者深以为然:

隋炀帝是大暴君,只是,暴君不是昏君,隋炀帝虽然无德,但是有功。只是他的功业,没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统一起来,所以才会有“巍焕无非民怨结,辉煌都是血模糊”的说法。”

隋炀帝,正因为自己的好大喜功,步子迈的太大,扯了人民的蛋,但是看着粉嫩的画像,未免会觉得被黑太惨,再怎么样也不至于和陈叔宝同流吧!

#隋唐#君王皇帝#李世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