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黎平县:瑶侗兄弟携手共同谋划背篓产业发展

2020-12-11新闻3

位于黎平县九潮镇东北部的大榕村,有一个自然寨名叫新寨,那里住着103户442人,全是瑶族。那里的背篓,瑶语称“盘阿丝”,是这个寨子的传统特色竹编产品,极富瑶族文化特色。

2019年4月,杨祖华到九潮镇大榕村新寨瑶寨当扶贫网格员后,背篓产品很快就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毕业于华南农大林学院的杨祖华,既热衷于林业,又沉迷于民族文化研究。在一次走访中,他偶然发现新寨瑶寨凤国辉的家中,有一个极其精致的小背篓,看着这个小背篓,他从中找到了瑶家人发家致富的门路。

瑶寨后山,拥有200多亩的竹林资源。为了让竹林资源变成瑶家人的资产,让背篓产品发展成为背篓产业,杨祖华首先从网上购置梵净山、湘西、四川等不同样式的背篓,结合新寨瑶寨传统文化,设计出多款背篓图案作为标本,并吩咐瑶家篾匠编出样品,带到县城请社会各界现场点评。同时,他通过微信朋友圈平台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综合确定出一款新的样式,并组织群众编织背篓20多个,单个价格80元,立即投放网络市场,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背篓就被抢购一空。

瑶家背篓首次投放市场,就吸引顾客眼球,赢得顾客青睐。为了扩大背篓销售额,杨祖华积极帮助群众定购纸箱,存放在黎平县城中通快递黎平分公司内,一旦有客户网上订货或者电话联系,无论多少,由工匠自己送上班车,交由该快递公司包装发货到全国各地,甚至国外。截至目前,新寨瑶寨背篓已经卖出600多个,收入达50000余元。

与此同时,为了保护新寨瑶寨背篓知识产权,杨祖华自己出资申报背篓外观设计专利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瑶寨背篓 (盘阿丝),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决定予以专利保护。

“在网上调查中,我发现高档、精致的竹编产品价格都不低,少则两三百元,多则上千元,瑶家人现在按照这个价格销售、计算收益,其实还是显得有些保守了,根据瑶家背篓的文化价值和市场前景,产品在质量上稍作提升,在价格上稍作调整完全有把握的。” 在探讨背篓产品质量价格提升时,杨祖华信心满满。

为推动新寨瑶寨的背篓产业做大做强,杨祖华跑到黎平县雷洞瑶族水族乡德丰村,找到该村党支部书记杨光宇,将新寨瑶寨背篓的工艺现状、市场前景、文化内涵等方面,与其进行了交流,表示要与德丰村合作,共享瑶寨盘阿丝知识产权,共同开发背篓产品。

德丰村拥有住户130余户,全为侗族,从清代至今,家家户户从事竹编行业,其生产的“饭卣卣”、背篓等竹编产品,工艺精湛,富有创意,走俏黔湘桂。

在杨祖华的牵线搭桥下,新寨和德丰两个村寨友好地走到了一起,结成合作伙伴关系,瑶侗兄弟携手共同谋划背篓产业发展。德丰村党支部书记杨光宇在新寨瑶寨现场组织工匠开展技术培训,内容涵盖破篾基本要求、编织基本技巧以及工具改造、安装和使用等,并决心要带领瑶侗两寨群众共同研发一款2.0版的盘阿丝,以期获得全新的市场表现,实现背篓产品价格提档,背篓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更多的群众共同致富。(吴志培)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