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段历史都会由某个人去承担起创造的责任,那些领头羊们,无一不是千古留名的英雄伟人,周武王、秦始皇、唐太宗、宋太祖等等,历史上有一批极具领导才能的人,他们之所以都能成为领袖人物,成就一番帝王霸业,就是因为这些人熟练地掌握了帝王权术的奥秘。但是有句话叫做自古帝王多薄情这在君臣之间也同样适用。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临死时,他所玩弄的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权术,却是针对徐懋功。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不可能呀!唐太宗与徐懋功可以说是君臣之交,这样的一个大臣是大唐的功臣,怎么可能会被杀死呢?事实上唐太宗与徐懋功之间的关系非常悬殊,细细分析有以下3点:
一、徐懋功保持中立
众所周知,唐太宗是依靠政变当上的皇帝,因为自己的手段不光彩,所以对周围的人他是及其不信任的,在玄武门之变之前,唐太宗就曾多次向徐懋功暗示和拉拢想把他收到自己麾下,但是徐懋功这个人很谨慎不会随便站队,所以直到玄武门之变开始的时候徐懋功都保持着中立的态度。
二、徐懋功生病,李世民为其割须
有一次徐懋功得了一个奇怪的病,御医配了药后,说要用人的胡须做药引才行,对此,一旁的唐太宗二话不说,立即剪下自己的胡须给徐懋功治病用。对此,徐懋功感动的一直跪在地上磕头,磕的头破血流也不肯起来,对此,唐太宗是这样安慰的:我这是为国家求贤,不用行这么大的礼。
三、李世民提防徐懋功
当唐太宗临终时,他对儿子李治说:彼才智有余,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为后用为仆射,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
意思是徐懋功才智有余,但是太子对他无恩,恐怕以后很难让他怀服;现在我罢黜他,让他立刻出行,等到我去世以后,你就重用他征召他为仆射;如果他徘徊观望,就立刻处死他。
唐太宗早就为徐懋功要造反做好了打算,如果与二心,李治一定要杀了他,因为徐懋功虽然有大功绩,不过他反水的次数不在少数,识时务者为俊杰,如果影响李家王朝,那就必须要死。好在徐懋功看透了太宗的用心,采取了最合理的方法得到了最好的结果,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此时的徐懋功马上赴任,甚至连家都没有回。
一千多年后,唐太宗叮嘱李治的那段话仍让人有毛骨悚然、冷汗直流的感觉。幸亏徐懋功为人机敏,智术超常,否则别说功德圆满,即便是能保住项上人头,活着走出长安城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小编以为如果你是唐太宗,遇到这种情况,你是杀还是不杀?杀不义,不杀皇位可能不保,你是要皇位还是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