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从不会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而感到满足,他会不断地寻找新的知识学习,扩大自己的视野增长见闻。而山东嘉祥武氏祠中的“孔子拜老子”像,生动地描绘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孔子当时只有34岁,但已经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各国广为人知。山东的贵族孟僖子在去世前将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适)委托给孔子进行教育,孔子由此结交了上层贵族。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他有一天对南宫适说:“听说洛邑的一位老人是个历史收藏家,一个学者,他不仅精通礼乐之礼,又懂伦常之道。这样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应该是我们的老师。我希望能在洛邑去探望他。”
南宫适遂向鲁昭公上报了孔子的这个愿望。鲁昭公是一位明君,他非常赞赏孔子的思想。亲自送了孔子一辆马车,两匹马和一个仆人来支持他去远方求教。洛邑距鲁国国都直线距离约有800里,走官道需要1000多里,马车要走很多天。自西周初年以来,洛邑一直是周朝统治的中心。这里有大量的图册,书籍,文件和档案,是周文化聚集的地方。那时,老子属于国家历史博物馆负责人。据《史记》记载:“老子,楚国苦县后乡仁里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是一位受人尊敬和博学的著名学者。
当老子听到鲁国的孔子来长途求教的消息时感到非常高兴。他要求仆人迅速打扫街道,并要求仆人备车要亲自去城外迎孔子。
据记载:老子比孔子大三十岁,当时六十多岁的人已经是暮年了。在经验和知识上,老子应该高于孔子。孔子在洛阳待了几天。他参观明堂,拜厉穆庙,并阅读周氏王室的丰富书籍。同时,他谦虚地向老子求教,并学到了很多东西。
孔子在回鲁国之前,老子说:“我听说有钱人给人送行时,送给对方的礼物就是金钱或财宝;有道德的人给人送行时,送的则是金玉良言话。 我是个穷光蛋,只有当做有道德的人,送你几句话。你爱学习国代的知识这很好,但是不要固守古老的事物,也不要模仿古老的规则。做生意的人通常不会把最好的产品一开始就拿来售卖;而真正有学识的人也不应该在一开始就展现自己的才能,更不要去议论其他人,尤其是别人的缺点;要小心做事不要太过,过度矫正是仇恨的根源。
老子的赠言使孔子受益良多。他始终将其牢记在心,后来在与门徒的交谈中,他将老子比作天空中的巨龙。龙可以御风而行,使人无法揣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