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玉琢 马芳
“谢谢共产党,谢谢白书记帮我新建羊圈,我这半辈子农民也没看开这羊羔羔咋就活不了,是你们的帮扶让我的羊羔羔活起来了。”贫困户赵二小感激地说。2019年4月,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脱贫攻坚包联帮扶达拉特旗吉格斯太镇大红奎村后,拿出“高”“赋”“率”的真本事,依托“高知”“高智”的人才优势,借助高新区入园企业的资源禀赋,赋能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实地调查研究,确定帮扶思路,因村精准帮扶,因户精准施策,率先帮助大红奎村实现脱贫质量的提质提效和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最美脱贫攻坚人”萨仁图娜拉向鄂尔多斯高新区赠送锦旗。 “打瓦壕”糜子丰收了。
特色农作物种植为大红奎村贫困户增加了收入。
“打瓦壕”糜米品牌化经营引领乡村产业发展。
糜子颗粒饱满,长势喜人。
“打瓦壕”糜米。
糜子晾晒场景。
找准思路 因村精准帮扶
大红奎村下辖19个社,共有1231户,总人口3656人,常住644户,人口1614人。土地总面积40.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300亩,以井灌和柳沟河水灌溉为主,农牧业生产以种养殖为主。通过历年建设,各项基础设施条件较为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较为富裕,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131人,其中10户30人已稳定脱贫,40户101人已脱贫(仍享受政策),贫困户户数和人数是全镇最集中的村社,脱贫攻坚难度大,任务重。
2019年4月,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白霞带领分管副书记和相关职能部门、人员与吉格斯太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及村两委主要成员,召开包联帮扶工作专题座谈会,摸底了解到:大红奎村干部队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新老互补、干劲十足,但是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新思想,新发展理念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较弱;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2018年集体收入不到5万元,尚未达到贫困村出列标准;村社内土地利用率低,设施农业较相邻乡镇落后且差距较大;农户主要种植玉米,种植成本较高,化肥、农药使用量较大,对土地损坏较严重,不利于绿色协调发展;特色农作物“打瓦壕”糜米在呼包鄂地区较受青睐,但是产量少、没有品牌化,规模化程度不高。
针对这些问题,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帮扶村通过共同商议,确定了“抓党建,促脱贫;抓产业,带脱贫”的总体帮扶思路,以党支部的先锋堡垒作用为契机,强化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现代知识素养,通过狠抓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带动乡风文明、人居环境、社会治理等方面全面发展,强化利益联结进而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提高脱贫质量。
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组织召开党工委会议和干部扩大会议,明确脱贫攻坚工作是高新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之一,要在“人”“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全面保障,做好脱贫攻坚的坚强后盾,并动员精英干部参与制定脱贫攻坚具体帮扶措施,动员和鼓励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包联驻村工作,为脱贫攻坚工作贡献力量。
精心组织 确定培育项目
在分管领导的精心组织和包联驻村工作队实地调研下,通过科学研判,初步确定培育一个稳定收益村集体经济项目——1437亩土地流转项目和一个品牌示范村集体经济项目——“打瓦壕”糜米品牌化经营项目,通过“党支部+村集体企业+红糜子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完善村集体经济的组织架构,由党支部牵头,成立村集体企业达拉特旗红启农牧业有限公司,以该企业为主体运营具体的集体经济项目,以便于更加市场化的手段运营,提高效率,保障收益;红糜子合作社是由本地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专业从事糜米产品的种植、加工和产品包装生产,农户除了能够用土地入股分红以外,还可以参与种植、生产等劳务获得劳动报酬。在该模式下,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三增收。
1437亩土地流转项目,通过各方努力整合资金97万元,帮助大红奎村集体从村民手中流转1437亩土地,集中上电、打井、土地平整,将整理好的土地以300元/每亩的价格租给“百企帮百村”的正时草业公司耕种,正时草业还将每年利润的20%分红给村集体。项目收益期为十年,村集体年均收益40.5万元,利润率达到24.3%。仅此一项,大红奎村即可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另外,这些土地的拥有者大红奎村的60户村民也因此受益,原本零散、无人耕种的旱地,如今变成了水电齐全的水地,年平均收入16.92万元,户均年收入2.82万元。一举两得,既实现了村集体经济高收入,又实现了普通农户的利益联结,增加了收入。
“打瓦壕”糜米是大红奎村特色农作物。打瓦壕地处黄河古航道,红泥土地,气候适宜,海拔1000米,正处于北纬40度黄金谷物种植带。这里耕种的糜米,一年一熟,传统耕种,产出口感更粳、颜色更正,营养更丰富。为了鼓励当地农户种植,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过消费扶贫的方式,帮扶6万元给大红奎村集体用于耕种“打瓦壕”糜米。村集体有了资金,信心十足,示范种植170亩“打瓦壕”绿色无公害糜米,带动农户和贫困户种植300多亩。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又出资帮助重新注册“打瓦壕”商标,设计品牌标志和包装袋,将“打瓦壕”糜米包装成为品牌产品,上线京东达拉特扶贫馆和淘宝鄂尔多斯味道网店进行销售,增加了品牌辨识度,提高了知名度。2019年“打瓦壕”糜米的销售收入达到22万元,利润率超过40%。另外“打瓦壕”糜米种植过程中便与贫困户进行利益联结,雇佣土地周边的贫困户耕种、收割,8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贫困户王军因种植糜米,收入金额超过2万元。
2019年,在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精准帮扶下,大红奎村集体经济达到65.77万元,位列全镇第一,全旗前列,也充分肯定了当初“狠抓集体经济为突破口”的总体思路。年末,村集体又拿出集体收入中的4.8万元,与全村40户已脱贫(享受政策)的贫困户和2户边缘户进行利益联结,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救助医疗,最大限度让村集体的收益共享给贫困户和边缘户,也充分实践了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帮扶村集体经济的初心和使命。
总结经验 因户分类施策
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白霞帮扶的贫困户对象为大红奎村三八素社的赵二小。赵二小患有高血压和哮喘等慢性病,劳动能力有限,家中有90多岁老母亲瘫痪多年需要照顾,女儿虽已成家,但有两个年幼的孩子要抚养,赡养能力有限,家中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10亩饲料玉米,养殖15只基础母羊,靠卖羊羔的收入维持生计,但是羊羔的成活率不高,导致收入一直不好。通过细致深入地调查研究,白霞发现他家原有羊圈为木头搭建,设施简陋,空间狭小,母羊待产和生产时容易与其他羊群挤压,导致母羊流产和羊羔成活率低。于是将帮扶措施初步确定为修缮羊棚,提高羊羔成活率,扩大养殖规模。2019年7月,羊棚修建完成,羊群有了遮风避雨的场所,活动空间也增大了。白霞又指导赵二小拿公羊羔调换母羊羔,扩大生产。如今赵二小的羊群数量已经增加到37只,收入也较往年增加了不少,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这一计算周期的人均收入达到16075元,真正实现了脱贫增收。
借鉴白霞的帮扶经验,驻村工作队也因户施策。2020年,高新区列出了19万元的专项扶贫资金,其中5万元专项用于贫困户的精准帮扶,提高和巩固脱贫质量和成效。通过入户走访、村两委座谈,初步制定因户施策的具体方案,对大红奎村内2019年测算周期人均收入超1.2万元且产业发展稳定的11户贫困户执行日常入户监测,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销售农特产品;对村内6户高龄贫困户且享受社保兜底的户子进行多入户走访,适当进行救济救助;对村内养殖圈舍设施较差的11户贫困户根据实际情况提供补贴设施建设费用或申请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帮助其改善养殖条件;对村内有发展养殖需求的9户贫困户提供补贴购买基础母羊或种猪,帮助其扩大发展养殖业;对村内1户因失火造成其主要脱贫产业油糕作坊焚毁的贫困户补贴修缮作坊,帮助其恢复脱贫产业,避免返贫;对2户有高考学生的贫困户进行重点关注,防止其因学费影响脱贫效果。
另外,借助“抓产业,带脱贫”方式,依托上一年“打瓦壕”糜米推广良好的成果,2020年5月,与符合条件的15户贫困户签订糜子采购合同,采取订单种植、土壤监测、保价回收,统一销售的模式,既提质量降成本,又与贫困户利益联结紧密,为贫困户增加收入,提高脱贫质量。
编辑:陈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