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温大教师|邹跃飞:用情怀点亮艺术人生

2020-12-05新闻5

原标题:温大教师|邹跃飞:用情怀点亮艺术人生

初见温州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天瑞”表演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邹跃飞教授,眼前便闪烁着两个关键词,“帅”和“快”。魁梧的身材,飘逸的长发颇具艺术家的风采;动作快,说话快,给人一种雷厉风行。

“爱好”牵引

与专业同行40载

“我很幸运!”邹跃飞说,自己能从事钟爱的专业40年是一种幸福。

20世纪60年代初,邹跃飞出生在一个教师之家。幼儿时期的他就对音乐耳濡目染,情有独钟。1980年,学校毕业后的邹跃飞如愿成了音乐教师,任职于温州第二中学,后又相继在温州幼儿师范学校、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任教。

从事音乐教育多年,邹跃飞一直关注温州的音乐文化建设。说起温州,很多人会说,这里盛产老板、这里的人钱多,但文化则是沙漠地带。要提升温州的文化品位,重塑温州的文化形象,强烈的使命感鞭策着他开始大力打造并传播本土音乐文化。

2004年3月,邹跃飞与几名热衷合唱的爱好者组建了温州市音协合唱团。建立初期,由于没有排练经费和场地,这让排练工作一度陷入瓶颈。邹跃飞身先士卒,动员家人积极参与到落实场地的工作中来,让妻子腾出自家经商用房免费给合唱团排练,一练就是3年。当时,合唱团虽然只是个民间团体,但排练制度却非常严格。短短几年间,合唱团逐渐壮大,从单独的混声合唱分出了女声合唱、男声合唱等多支力量,温州市女声合唱团也由此应运而生。

从合唱团成立起,作为合唱团指挥的邹跃飞就坚定地认为:“真正优秀的合唱团队,是靠平日系统科学的训练和通过展演和各类大赛的舞台上锻炼出来的。”经过近3年的刻苦训练,邹跃飞带领团队在2006年第八届中国合唱节上登台亮相初试锋芒。次年,国家级最高音乐奖项——中国音乐金钟奖首次将合唱列入比赛项目,邹跃飞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在这场重量级的比赛中勇夺银奖,以新秀之姿在合唱界崭露头角。

邹跃飞受邀担任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合唱比赛颁奖音乐会指挥

2008年,邹跃飞又马不停蹄地带着团队参加央视青歌赛,一度刷新了浙江代表队近20年来在青歌赛上团体成绩的最好排名。2009年,这支队伍再次征战金钟奖,这一次终于如愿以偿捧得女声组的冠军奖杯。荣誉背后,是邹跃飞无数个日夜奋战的付出。

完美的舞台表现离不开久经赛场的经验积累和平日里训练的一丝不苟。合唱团成立至今已经16个年头,邹跃飞从不拿一分报酬,同时坚持每周排练。每年,除了常规的不下40次演出和比赛,他还利用所有的业余时间加班加点,每逢遇到重要赛事的集训,每周都要进行四五次的高强度训练。在2006年至2013年的8年里,他每年都亲自指挥并带团参加国内外的权威赛事,并取得骄人的成绩。邹跃飞的这股韧劲,让这支业余团队实现了连专业团队都难以企及的梦想。

邹跃飞荣获首届浙江音乐奖

对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完美是邹跃飞的工作态度。“邹老师对排练的要求非常苛刻,每次都要照例逐个声部检查团员的掌握情况。世界合唱比赛前一周进行了一次全封闭式的魔鬼训练,课后邹老师给每位团员布置作业,通过手机软件录制自己的声部发送给他检查。”团员项雅丽笑道,“每次发送音频给老师听,内心总是非常忐忑,直到收到他一个简洁的‘过’字,一颗悬着的心才能放下。邹老师一个人要听我们几十人几百首的音频,我们收到他的回复经常都是凌晨三四点钟了。”严厉的背后常常是温暖的关爱,赛后,每一位团员都惊喜地收到了一支邹老师自掏腰包赠送的口红作为激励。

2015年,邹跃飞当选为温州市文联主席。舞台更加宽广,责任也更加重大,严谨专注的敬业精神始终伴随着他的每一站工作。翻开他的工作笔记,从时段、分工、内容都井然有序。

2015年,温州市合唱团建团十周年音乐会

在市文联主席的岗位上,邹跃飞倾力于文联工作的改革和文艺家队伍的建设,制定出台了加强直属文艺家协会履职、管理的系列办法和文件;设立了《优秀文艺作品扶植办法》,一批文艺新作和文艺新人脱颖而出,一批文艺作品纷获全国、全省权威奖项。邹跃飞始终认为开展不同层级、形式多样的文艺展演和文艺活动是文联工作最为重要的载体,在他任职期间,文联下属各大协会、团体展会、演出、讲座等活动层出不穷、丰富多彩,有力推动了我市的文化艺术工作。任职5年来,邹跃飞凡事亲力亲为,每年都主持全市文艺重大庆典活动,以他独具的个人魅力赢得了新、老艺术家的好评。

邹跃飞离任当天,同事们眼含泪水依依不舍。一时哽咽的他顿了一下,对大家说:“虽然今天我离开了市文联,但是我并没有离开文艺工作,我始终是一名‘文艺兵’!”

笃定“初心”回归原点

释放情怀

2019年9月,邹跃飞任温州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当时,很多人费解: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后又经历群文工作和全市文学艺术领导的工作,最后为何选择回到教育岗位。邹跃飞淡然一笑:“了解我的人都知道,对于音乐,我有一腔热血;对于校园,我同样有教育情怀。”

到任后,邹跃飞在音乐学院既定的“科研、教学、展演”三位一体的定位上,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专业领域和特长的不同,使得老师的构成和分工也截然不同。学术研究、教育教学、艺术实践缺一不可,必须平衡发展。”有了清晰的定位,他对学院的教学大纲、目标设置以及人才引进等各方面都做了精准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

“对教师的高标准要求是对学院学生的高度负责。”邹跃飞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学院好比一个工厂,而培养的学生就像“产品”,“产品”的质量反馈就是最真实的结果。学院的目标不应该仅仅是将“产品”送出去,而是应该提升其本身的质量,接受公众的“检验”。因此,他强调学生的实践一定要“走出去”,表演不应局限在象牙塔内,实习、志愿者服务、毕业生音乐会等实践类活动都应该走出校园,接受社会的评价,这对成长的帮助不可或缺。同时,他鼓励毕业生考研、读博继续深造,目前温大音乐学院毕业研究生已有108名,在读研究生有75人。今年,在繁重的工作之外,他还兼顾研究生导师。到任后,他开设了学院内合唱指挥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专业,探索推进温州的“合唱现象”。并且,他亲自在学术和专业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并把关学生的就业方向和人生规划。

与此同时,他在专业设置方面也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温州是著名的歌舞之乡,音乐学院不应该仅仅只有单一的音乐教育专业,而应该为我们的家乡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品牌影响力!”雷厉风行一直是邹跃飞的干事风格。他正在着手申报增设舞蹈教育专业,“我希望发展和壮大舞蹈专家的师资队伍,让更多温籍舞蹈家加入到我们的教育队伍中来,反哺家乡,使温州的艺术根基愈发厚重。”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对邹跃飞来说,他认为更是一种责任担当。

2016年7月,温州市女声合唱团荣获第九届世界合唱比赛无伴奏民谣组冠军

在温大工作的一年多里,邹跃飞感到“倍感亲切!”温州大学音乐学院里的大多数老师都是他40年从业路上的好朋友、老同事,融洽的氛围和团结一致的协作精神让他感动,温州大学对专业人才的重视和尊重让他的信心更强了。他暗暗发誓,要做好温州的艺术教育,为服务地方社会发展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初来乍到,他笑侃自己一边干一边学,“不懂就问嘛!”爽朗的笑声是邹跃飞的标配。

重视年轻人的培养,建设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是学院发展的基石。去年,全国一流男高音陈大帅被邹跃飞收入麾下,为学院的发展注入了强有力的新鲜血液。合唱团的培养亦是如此。2007年,温大在读的新温州人陈波在参加合唱团表演时表现颇佳,毕业后本打算返回老家就业。邹跃飞极力挽留,关切地给予专业上的指导和生活上的帮助。他帮助陈波寻找就业单位、支持组建声乐工作室,让这个新温州人能在第二故乡安家落户。此外,邹跃飞率领的合唱团里也走出了一大批年轻指挥。邹跃飞说,他提倡积极启用优秀团员上场,每一次的现场实践都是一次质的提升。如今,合唱团里的优秀团员们活跃在温州地区的各个单位,为繁荣温州的文艺事业,提升温州的文化品位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忙碌,是邹跃飞的常态。今年,他马不停蹄地与市文广旅局、市文联在温州大学成立天瑞表演艺术研究中心,1月份成立了温州大学交响乐团、现继续筹备成立民族乐团……“文化艺术水平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邹跃飞语气坚定地说道。接下去,他要将温州首部原创歌剧《五星红旗》复排面世。送戏下乡是他的下一项工作计划,12月下旬将迎来第一场演出。他说,雅俗共赏,是歌剧的新形式。来到温大,他的愿望就是利用自己作为省音协副主席和母校上海音乐学院等所有的优势资源打造更多的平台,进行成果分享,助推学院高质量发展,服务温州地方文艺事业。

2016年12月,邹跃飞参加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近期,音乐学院两位教授获批全国重大课题项目,这是学院20年来获得的最高成就,全院师生激动不已,教师群里不断刷屏:“为音乐学院点赞!为‘学科排名全国前茅、艺术展演占领高地’继续努力!……”

谈及学院的发展,邹跃飞信心百倍:“音乐学院里顶尖的科研型人才、专业的表演类教师以及默默奉献的教育教学类老师层出不穷,专业敬业的教师团队支撑着学院的茁壮成长,我相信我能带领这个团队共同描绘好发展的蓝图。”

正如任命当天的发言一样:“新的岗位、新的起点,更是一个新的考验和责任。”邹跃飞说这是他人生工作履历的最后一站,他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专业优势,从专业角度提升学院的教育品质,从而不断扩大音乐教育的辐射影响,并且逐渐完善温州的音乐文化建设,努力让温州成为真正的“浙南音乐高地”。

转载:温州人杂志

责任编辑:杨成午

审稿:张译尹

#就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