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朱高炽和朱允炆是同一辈的, 怎么一个是“高”, 一个是“允”?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做什么事情都讲规矩,在取名上更是如此;不像西方人那么随意,也不像日本人那么任性。 中国古代等级森严,很讲究尊卑,所以取名字更是讲究,名字含义不但要非常好,同一个辈分中间的字必须相同。
比如孔子的后人起名,从明代到清朝,再到北洋政府,都是皇帝和政府赐名:希言公承彦,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不仅孔姓一支,就是孟、曾、颜三姓名后人,也都是按照这个规矩起名,如今他们的后人大约已经有1200万,在起名上也中规中矩不越雷池一步。 也就是说,只要是同辈人,不管有多少,他们中间的那个字都是一样的,不可以随便起。
不仅像孔孟这样的名门,就是我们普通人家,起名的时候也很守规矩,不能乱来,不然会被人笑话。 按说朱元璋也是汉人,身为皇帝,起名更应该讲规矩,可是朱允炆跟朱高炽都是他的孙子,名字中间的那个字却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
因为朱元璋出身农民,没有上过学,没有多少文化,又是苦出身,还有叛逆精神,当了皇帝后就比较任性,不太愿意守规矩。 1352年,24岁的和尚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的起义军,3年后郭子兴去世,朱元璋成为这支队伍的老大,经过16年浴血奋战,朱元璋消灭了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的队伍,终于在1368年建立大明王朝,在南京登上皇帝宝座。
当了皇帝之后,自然是要册立后妃,封赏功臣。 忙完这一切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儿子还没有起名。朱元璋一共有21个登记造册的女人,为他生下26个儿子。 不过建立大明的时候,朱元璋只有7个儿子。该怎么给儿子起名呢,肚里没有多少墨水的洪武皇帝作了难。 于是他就召见了自己的一号智囊刘伯温,让他给自己的儿子们起名。
刘伯温说,我经过仔细研究,觉得七个皇子名字中的最后一个字应该是木字旁的。 朱元璋说,为什么呢?
刘伯温说:“木”是树木,是生命的象征,它生命力非常顽强,植根于中国这片沃土,抗旱耐涝、不惧冰霜严寒,不怕风吹雨打,它预示着朱家江山能一辈一辈传承下去,千秋万代、永不变色。” 朱元璋一听,龙颜大悦,连连夸赞刘伯温有文化、有水平。 刘伯温接着说:我还要为皇子们把几代人,名字中间的字也起出来,解除陛下后顾之忧。
朱元璋听了更是非常高兴,直夸刘伯温善解人意。 可是当刘伯温念过之后,朱元璋不满意了,他说“朕的皇孙中间的字不能相同,那样太没劲了。每个皇子的孩子,也就是朕的皇孙、应该用不同的字,让我一听就知道是哪个皇子的孩子。”
刘伯温有点为难了,他战战兢兢地“陛下,这是前人的规矩...”
话没说完朱元璋就发火了”什么规矩,规矩还不是人定的吗?朕是皇帝,天之骄子,朕的话就是规矩。朕的子孙取名字就是要推陈出新,敢为人先,破一破前人的规矩。”
刘伯温一听,不敢再说话,吓得连连称点头。不一会,名字起出来了。 七个儿子的名字分别是:太子朱标, 二皇子朱樉, 三皇子朱棡 ,四皇子朱棣 五皇子朱橚 六皇子朱桢 七皇子朱榑 。
不用查字典,七个皇子都跟树木有关,基本上就是七棵大树,未来的七根木头。 太子朱标这一支起名原则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次子秦王朱樉一支的辈分是: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敦; 三子晋王朱棡一支的辈分为:济美钟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老四燕王朱棣的后人起名原则为: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其它皇子取名原则我们就省略了,我们只须知道,普通百姓家同辈的人,中间的字都是相同的。 可是,朱元璋家同辈孩子辈分中间的一个字各不一样。
比如朱标的儿子取名的时候中间的一个字必须是个“允”字;朱标孙子中间的一个字必须是个“文”字。 而朱棣的儿子中间一个字必须是个“高”字,孙子名字中间的那个字,必须是个“瞻”字,以此类推。 也就是说,都是朱元璋的孙子,名字中间的那个字要因爸爸而异,他们的后人一代一代名字中间的字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