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曹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魏政权奠基人,魏武帝。
就是这么一个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名声却不太好。这不是因为他做了多少坏事儿,而是因为一部叫做《三国演义》的小说。
这个人被《三国演义》贬低,因为演义中写的生动,以至于在很多人内心中。曹操,就是一个大奸巨恶的乱世奸雄。
那真正的历史上的曹操是什么样子呢?
曹操是一个温柔的枭雄。我知道当我说他温柔的时候一定有人质疑我。因为那句“宁叫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已经贯彻人心。
话说曹操当初刺杀董卓失败,从而逃离洛阳,亡命天涯。而逃亡路上为陈宫所救,二人共同来到曹操好友吕伯奢家。
吕伯奢非常热情,把自家猪都杀了来设家宴款待二人。然而当时吕伯奢家任杀猪的磨刀声引得曹操生疑,他以为这是他们磨刀要擒杀自己,毕竟自己乃是通缉犯。
于是一时恼羞成怒,拔剑出门杀光了吕伯奢家人,吕伯奢当时因外出买酒逃过一劫。而后吕伯奢买酒归来,曹操才知道自己误会了人家。但错已铸成,曹操害怕吕伯奢将告发自己,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挥剑又砍死吕伯奢。
当时同行得好友陈宫,见到曹操如此残忍便出言责备。曹操却回答“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陈宫听后,认定曹操是不义之人,不可相交,于是便离他而去。
这段情节也是彰显曹操残忍多疑性格的一大亮点,很多人对曹操的讨厌,都是源于此处。
但你必须得知道,这句话是出自《三国演义》,而演义是根据历史改编而来,颇有添油加醋之嫌疑。特别是《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其在书中得感情基调很明显,刘备是正派,曹操则是反派。
其实在正史之中,这句话不是这么解读的。
首先讲这句话必须要提的就是吕伯奢,这个人是曹操父亲的朋友,可这个人在《三国志》中毫无记载。
当然了,这个人是存在的,因为《魏书》、《世语》和《杂记》等史籍对此人都有记载,和《三国演义》叙述出入不大。曹操确实是杀人了。
但这其中,有所区别,其主要在两个方面:
第一、史书中曹操并不是在逃走的途中杀死吕伯奢的。
《世语》记载说曹操虽然有杀人之行,但吕伯奢因为出行逃过一劫,而后曹操也未曾杀吕伯奢。
“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而《魏书》记载曹操乃是反杀,其缘由是吕伯奢的儿子和宾客共谋抢劫曹操一行人。所以这是正当防卫,于情于理都没什么问题。当然了《魏书》乃是曹家人自家史书,有所掩盖也是正常。
第二、这就要谈到那句话了,原文记载不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而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两句话看起来意思相近,但其实区别大的多。
在“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句话中,第一句“宁我负人”可能很多人把它理解为“宁叫我对不起别人”。可是这句话的理解还有另一种说法,古汉语中一般把‘宁’比作‘难道说’。
比如陈胜吴广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里面的‘宁’就翻译为“难道说他们都是天生的吗?”。
在看第二句话“毋人负我”,这个字通俗看来好像比作“不要,不可”。但在古汉语中同样不能这样理解。一般要表达“不可,不要”,应当用“休”,比如“休得放肆,休得无礼”。
如果用‘毋’就应该表达‘没有’。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完全变了,应当是“难道说只有我对不起别人,没有别人对不起我吗”?
我从这句话中读出了曹操错杀人之后的无奈,自责,却又无可奈何。所以曹操虽然杀人有错,但并不是滥杀,那只是一场误会。至于后面吕伯奢归来,曹操有没有再度动手,那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人毕竟是杀了,曹操之狠辣果决,可见一斑。但如果结合当时那个乱世,曹操之所处情景,如果他无此警惕果决之心,或许也就没有后来的魏武帝了。
除此之外,对于曹操“汉贼”一词,我看着实在碍眼。这话是周瑜说的,他曾经大骂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当然,也有人说曹操至死并未称帝,他是一心为汉,匡扶汉室的忠臣。我认为,周瑜那个骂的太狠了,但匡扶汉室的帽子扣的也太大了。
为什么说匡扶汉室曹操谈不上?
第一、曹操属实算不得忠臣,也不是纯臣。他进魏王加九锡,汉高祖刘邦曾经立下白马之盟:
“非功不侯,非刘不王”
意思是“没有功劳的人不可以封侯,不是刘家宗室之人不可以封王”。
而曹操进魏王加九锡就已经算是违背了高祖的命令,所以我说他不算汉朝的忠臣。
第二、曹操曾经说过一句话“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天命选中了我,那我就当周文王吧”。(周文王,周武王姬发的父亲,他为周武王姬发打下很好的基础,是周朝的奠基人,他生前未曾称王,但他儿子代商建周,并追封他死去的父亲为周文王)。
很明显,他不是有些人所理解的那样一心想当汉臣。他是有着称帝篡汉的想法,只是时间不够,死得过早。他如果在有生之年,一统天下,那么这魏国开国之君魏文帝,便是曹操了。说到这里其实有一点特别讽刺,曹操想当周文王。可曹丕称帝后却偏偏给了他一个“武”的谥号,把“文”字据为己有。虽然看来好像是在赞扬曹操的开拓基业之功,但这却不是曹操的遗愿。
由此两点可见,什么匡扶汉室,着实有些名不副实。
当然,说他是“汉贼”,那也有些过了。
首先在我们看待历史之时,不要把一个人当成圣人,他是历史人物,但他也是人。
一个人有目标不难,但不忘初心真的不容易。一个人四点起床不难,但他每天四点起床真的很难。唐玄宗初登大宝,除掉太平公主,终结了大唐帝国近半世纪的内斗,任用姚崇等贤相,让大唐帝国走向开元盛世,可后期依旧政治腐败,沉迷声色,任用奸相李林甫,杨国忠,错信番将安禄山,导致安史之乱。
而曹操也是如此,我相信,当初那个刺杀董卓的少年曹阿瞒,一定是一心匡扶汉室的。那个在诸侯都退去后又领兵追击董卓的曹操,也是想为汉除掉国贼。
《三国演义》上说“挟天子以令诸侯”,可真正历史上叫“奉天子以讨不臣”,与董卓进京强揽大权不一样。汉献帝出逃长安,一路上风餐露宿,连饭都吃不饱。等到了洛阳,却是一片废墟,连口水都没得喝,心底还得惶恐那西凉追兵。此时的汉献帝和满朝文武,那是走投无路。是曹操救了他们。
当然,有了天子在手中,这时的曹操心里发生了一些变化。
后来平定北方,远征乌桓的曹操心里更是不甘心只做一个丞相。
随后他意气风发,大军浩浩荡荡定荆州下江南,却被周瑜火烧赤壁杀的丢盔卸甲。这时他心里生出了一丝不甘。而后合肥再败东吴,此时他又成了不可一世的枭雄。
而到了他加九锡之时,他便不是当初那个一心匡扶汉室的少年曹阿瞒,而是那个进魏王的枭雄曹孟德。
历史沉浮,无人幸免,即使是圣人也不行。何况是他曹操呢?当初司马懿在曹操手下,他有夺权之心吗?别说曹操,就是曹丕、曹叡任何一人在世,司马懿都会安心做个顺臣。可偏偏这些人都死了,留下个小皇帝,以及平庸无能的曹爽,拱手将天下送来。
不要白不要啊。
其实曹操其实真的很“温柔”,相比于刘备晚年的败亡之憾和孙权晚年的两宫之乱,曹操的生命最后很平和。
他临死前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哀怨后悔。他只是对自己的妻妾们说:“你们在家里闲得无聊的时候可以学一学编草鞋,编草席。这样的话即使那天魏国没了,你们也能靠自己养活自己”。所谓分香卖履的典故便是由此而来。
“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着铜雀台,善待之。于台堂上安六尺床施穗帐,朝晡上脯备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做组履卖也。”
这是这位枭雄,最后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