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杨月涵)12月4日,中共北京市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北京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研究室主任、市委新闻发言人刘占兴介绍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起草过程、主要考虑和基本框架。
值得注意的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也提出要更加突出创新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新引擎,为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因此,全会提出,北京要在2025年率先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到2035年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力、竞争力和辐射力全球领先。
对于北京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问题,北京市科委党组书记、主任许强介绍称,目前全市研发人员超过40万人,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连续保持6%左右,在全球领先。北京拥有北大、清华、中科院等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连续三年蝉联全球科研城市首位,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的能力显著增强;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以创新经济为标志的创新高地迅速崛起;世界营商环境排名稳步提升,出台出台“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和“科创30条”,创新生态充满活力。
在实施科技北京战略方面,许强称,北京首先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全力建好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持续推进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前瞻布局新一批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
其次,要统筹布局“从0到1”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做强战略长板,力争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光电子、生命科学等领域持续占先。弥补关键短板,力争在集成电路、关键新材料、通用型关键零部件、高端仪器设备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
此外,北京要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鼓励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部署“数据、算力、算法”为核心的公共底层技术和中试平台。围绕智能制造、大健康和绿色智慧能源领域,构建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布局城市全域应用场景为牵引,加强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三链”联动。提高京津冀产业链和创新链协同水平,提升京津冀协同创新能级。
最后,要构建公平公正、资源获取便利化的创新生态。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快形成多层次创新人才梯队。发挥大企业领头羊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发挥好中关村示范区先行先试改革试验田作用和“两区”政策优势,探索实施科技、产业、金融融合新机制。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健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依托“三平台”等高端平台,构建国际科技合作和开放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