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渊何许人也?两晋时期汉赵的开国皇帝,五胡乱华的发起者,西晋就是灭亡在他的手里。
而这个乱世开启者虽然姓刘,但事实上却是地地道道的匈奴人。他乃是匈奴传奇单于冒顿的后人,其祖父是南匈奴单于於扶罗,父亲为匈奴左贤王刘豹,母亲为匈奴呼延氏。说起来和汉人好像没多大关系。
但刘渊建立政权之后,不仅立国号为“汉”,还追尊蜀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并建立宗庙,祭祀汉高祖刘邦一脉。其意味着他将刘邦当成了自己的祖宗。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一个匈奴人为何会尊刘邦这个汉人为祖宗?
事实上,匈奴王族和刘汉皇室确实有着一段渊源。
话说当年刘邦北征匈奴,结果被冒顿围在白登山,一困就是七天。最终还是陈平设计,用大量财宝贿赂单于夫人,这才得以逃过一劫。此后刘邦放弃与匈奴对战,并采纳刘敬的建议,以公主和亲的方式换取和平。(原本刘邦是要把长公主嫁给冒顿,但吕后心疼女儿,不答应,刘邦拗不过,最终改以宗室女为公主,嫁给冒顿单于)
如此一来,刘汉皇室和匈奴王族便结成了姻亲。而按照匈奴人的习俗,族中尊贵者皆从母姓,于是匈奴中就有了刘姓。
“以宗女为公主,一妻冒顿,约为兄弟,故其子孙遂冒姓刘氏”
所以,从血缘关系上讲,刘渊尊刘邦为祖宗其实没多大问题。当然了,其实这和刘备的事情本质也差不多,但刘备的关系也很难查,即使真是中山靖王的后代,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刘备也不会具有多少纯正的汉室血统。
尊奉大汉王朝刘家,更多地是借用一个汉室的口号。
因为从当时的大局考量,刘渊尊刘汉皇室为宗,无疑是对自己最为有利的一个政治手段。一个政权的存在,必须要为自己的合法性找根据。中国古代讲究师出有名,不管是建国还是谋反,总爱给自己找一个高大上的身份,从而可以通过鲜明的旗帜获得士人民的支持和黎民百姓的认同。
比如说,大汉高祖刘邦,从亭长最终夺得帝位。在造反时为了让自己的皇位更加合理化,他便自称赤帝之子,随后斩白蛇起义。
《淮南子·时则训》:“赤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此赤布,即炎帝,少典之子,号为神农,南方之火德。
“白帝之子”指的是大秦,而赤帝之子斩杀白帝之子,则可以更好地表明大汉当立,大秦当亡。再比如说,李唐统治者们追溯李姓名人,于是宣称自己是老子李耳之后。
不仅是皇帝,从古到今,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很多人们都喜欢给自己贴金,宣称自己拥有一个优秀的祖先。族类,其心必异”,试想一下刘渊如果直接打着匈奴旗号征伐天下,那么估计会遭到天下汉人的抵抗。
刘渊毕竟是个匈奴人,而当时的天下好歹还是汉人天下,其建立的政权如果想要得到汉人支持,那么必须得要和汉人扯上关系。
刘渊定国号为汉,尊刘邦为祖宗,意思就是他是汉家正朔,此举乃是为了兴复刘汉皇室。汉朝悠长数百年,其在汉人心中之地位,远胜于秦、魏、晋这些朝代。虽说已经到了晋朝,但离汉朝灭亡的时间不算远。两汉的统治时间那么长,对当时的中原地带,甚至是少数民族区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是民间的百姓,还是士大夫阶层,都有着大量的心向汉室的人。
特别是此时的西晋,八王之乱后,国力疲敝,百姓民不聊生。此时举起汉室大旗,定会得到大批汉人的归附。
汉有天下世长,恩德结于人心
刘渊自称汉朝公主后代,意图起兵再兴汉朝,很大原因便是希望借用汉朝的政治遗产。刘渊一个高度汉化的匈奴人,深知正统的重要性,把自己建立的政权纳入汉朝体系,才能更好地获得政治遗产,拉拢士族。
当然,最牛的还是尊蜀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这一招,其无疑是承认了蜀汉的正统性,同时自己乃是汉家的外甥,和刘禅相当于兄弟关系,哥哥死了,自己这个弟弟来继承大业岂不是再正常不过。而作为蜀汉的继承者,自然也是正统无疑。而西晋承接自曹魏,蜀汉是正统,曹魏自然就是窃国,西晋那么也是窃国。
吾又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且可称汉,追尊后主,以怀人望。
如此一来,自己的这个政权,便被塑造成了全天下最为正统的政权,攻打西晋天经地义。
当然,撇开这些不谈,仅仅从个人意愿上讲,刘渊也更认同自己的华夏血统。他其实从小是受华夏文化教育成长的,带有士子风范。
史载:(渊)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资治通鉴》
后来刘渊开始起兵之后,其叔祖右贤王刘宣劝刘渊结援鲜卑、乌桓,以“复呼韩邪之业”。刘渊却回答说:“大丈夫当为汉高、魏武,呼韩邪何足效哉。”由此可以看到,刘渊的偶像不是草原上的那些霸主,而是像刘邦、曹操这样的中原君主。
儒家文化的教化作用,让刘渊的在文化认同更加倾向于以汉文化为内核的华夏文化,而不是单纯的认同匈奴自身的历史文化。
但很可惜,他的汉国,并没有起到安定天下的作用,反而把中原进一步推向战乱,士族们并不认同他这个匈奴人的汉国。对于胡族建立起的政权,即使他们的汉化程度很高,但是一般并不容易造成社会秩序的安定,反而容易把国家推向更加混乱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