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粟裕的一封“检举信”

2020-12-04新闻11

作者:梁筱华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975年4月,中共会同县委收到一封来自中国军事科学院的特急挂号信,内容为时任该院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的粟裕同志检举揭发其外孙女梁闯假借粟裕的名义超标准安葬其外婆(即粟裕亲姐姐粟粹芹)的事件。为什么身为共和国第一大将的粟裕,要给当地县委写这样一封揭发亲人的检举信呢?这一封信的背后又有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呢?让我们穿过时空隧道,将眼光定格在这历经岁月沧桑略显泛黄的信笺上,用心去感悟字里行间粟裕大将公私分明的浩然正气与跃然纸上的爱国爱党拳拳赤子之心!

铁骨柔情,将军恋亲不徇私

据考证,此信为粟裕将军授意秘书所写,最后落款为粟裕亲笔签名。信中措词激烈、态度坚决,对其外孙女梁闯将外婆(粟裕姐姐)骨灰迁回原籍会同县洒溪乡、用大棺木土葬一事,表现出极大的愤慨和不满。粟裕大将对党忠诚、光明磊落、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高洁品格与不朽的家国情怀跃然纸上。收阅此信的时任县委书记张运禄以及其他同志,无不为之动容,感慨万千。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封检举信,让我们看到了粟裕大将铁骨铮铮的“冷血无情”,在战场上,他是胜利者;但在生活上,在家庭中,在对待亲人上,他是“失败者”!事实果真是这样吗?从以下故事中我们不难找到答案。

1949年6月,渡江战役胜利后,粟裕担任南京军管会主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南京市市长。1950年,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经当地政府同意,在38军114师的帮助下,粟裕将母亲、姐姐等人接到南京生活。随后,一些亲戚、好友、乡邻也去南京投靠粟裕。对来访的乡亲,粟裕总是热情接待,安排吃住,嘘寒问暖。但对少数人提出的安排工作、参军、上大学等要求,却婉言拒绝,并耐心劝说,“我作为党的干部,不能违反纪律,不能搞特殊化”。并给他们回程的路费,让他们回到家乡搞好生产建设。为此,粟裕专门开了一个家庭会议,规定决不允许任何人利用其名义谋取私利,提供方便。

粟裕姐姐要求给安排一个工作,随便什么工种都行,粟裕说:“你都这么大年纪了,又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给你安排工作,是给单位增添负担,以后你就不用去工作,我来养你。”以后几十年,都是粟裕赡养着姐姐,直到她去世。

1951年年初,粟裕胞兄粟沛到南京见粟裕,兄弟阔别25年重逢。粟裕十分关心哥哥,送哥哥到医院治好了多年的顽疾,并要粟沛进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改造学习。谁知粟沛不情愿:“那是收留旧职人员的地方,我不想去,我想去军政大学学习。”粟裕断然拒绝:“军政大学是高干学习的地方,人家都有多年的革命历史,你怎么行?我送你去,我要挨扁担的!”粟沛听了心有不快,但也无奈。

粟裕只有两兄弟,胞兄粟沛1949年前曾在会同县国民党政府担任财政局长、副参议长等职,但多受粟裕连累,屡屡遭到当局刁难打击。抗战时期,他捐钱捐物大力支持抗战,曾与乡绅一道组织八百会同子弟上前线抗战,在三湘传为美谈。但是,粟裕在任何时候都将骨肉亲情压在纪律之下,没有为哥哥讲过一句话,打过一个招呼。

在子女眼中,粟裕非常严厉,甚至“不近人情”,3个子女在工作、生活上没有得到过他任何特殊照顾,他甚至还把子女送往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工作。

严于律己,艰苦朴素不忘本

粟裕将军对亲人是这样,对子女是这样,对自己也是这样。他严于律己,艰苦朴素。一生有“五不讲究”。

不讲究吃,炊事员做什么吃什么,从不挑三拣四,吃的不是山珍海味,每餐只有两菜一汤、一荤一素。

不讲究穿,衣服总是烂了又补、补了又穿,一件在南京任市长时接见外国友人赶做的毛料衣服,一直穿到他逝世。

不讲究行,从未动用公车为家属孩子行过方便,经常走路去上班;不讲究玩,不会跳舞、不会打牌,没有不良嗜好,不参加任何娱乐活动,不去参加任何私人应酬,有时间就去搞市场调查、研究沙盘。

不讲究住,1951年担任副参谋长时组织上安排他住在北京一栋有两百年历史的四合院里,院落有正房厢房,房子跑风漏雨,正房他让给别的领导同志住了,自己住在厢房里。因为年久失修,人踩在地板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夜里老鼠从地板缝里钻出来,在房间里来回穿梭,管理部门的同志见状便提议把老房子扒掉,新建几间房子,粟裕硬是不同意,说补一补能住就行了。

一直到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总后勤部对各首长住房进行安全检查时,发现他卧室后墙出现裂缝,才进行了一次较大的维修。将军30多年如一日,安居陋室,恪守清廉。

粟裕把一生都献给了党、献给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他从未利用手中的权力、人脉、资源为家属、亲人、朋友谋取半点私利。在他的心中,组织原则高于一切,党纪党规大于亲情,党员形象重于泰山!

纵观粟裕大将的一生,其心怀天下,国而忘家,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情怀深蕴光华、熠熠生辉。

心怀天下,家国情怀励后人

小时候,粟裕的父母为他起名“继业”,一心想要把他培养成封建地主家庭的接班人。然而,与父辈的愿望相反,粟裕从小立志做一个为民除害的“剑侠”。他17岁离开家乡,积极思考人生的意义、青年的责任、社会的现状、祖国的命运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革命的熏陶,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定地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再也没有离开过片刻。

在革命战争年代,粟裕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先后六次受伤,粟裕去世后,骨灰里发现三块弹片。这三块弹片在他头颅里整整待了54年,让他经常万分痛苦,折磨了他一生。特别是淮海战役时,他日夜守护在指挥所,注视着战场情况的变化,设想着临机处置的方案,曾经连续七天七夜没有睡觉,头疼得受不了,就让警卫员反复摁头,或用凉水冲头,或者用看地图来分散疼痛之感,决不休息。抗美援朝前夕,他已经不能左右环视,吃饭时家人只能把饭菜摆在正前方一条直线上。几十年革命战斗、几十年风风雨雨,粟裕大将舍生忘死,国而忘家,用担当铸就忠诚,以热血诠释初心。

粟裕从17岁离开家乡,再也没有回来过,成为一生的谜。粟裕的大儿子粟戎生清楚地记得,父亲常常盯着台湾地图出神,望图长思。粟裕曾对儿女们承诺,等全国都解放了,就带他们回家乡湖南会同。粟戎生推测:“在父亲眼里,台湾没有解放,全国就不算解放,所以他迟迟无法兑现自己的承诺。”

1984年2月5日,粟裕逝世,享年77岁,他的骨灰撒到全国20个地方。会同县城南公园沙梨界上,有一座粟裕同志纪念馆,馆名由杨尚昆题写。旁边的青松翠柏中,还有着粟裕大将部分骨灰撒放点,离家近60年之后,粟裕将军的一缕忠魂才终于“回家”。

斯人已去,风范犹存。粟裕的一封检举信检出了将军的一片赤胆忠心,检出了将军浓浓的家国情怀。将军这些感人事迹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也告诫党员干部:只有廉洁公正、摒弃私心,才能把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变成为国家奉献、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粟裕将军艰苦朴素、清白为官、为民奉献的优良作风,是党的建设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把这些优良传统继承好、发扬好,让它们成为党永不褪色的“传家宝”。

责编:贾璟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