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入错行的不止是宋徽宗,在他之前还有契丹“让国皇帝”耶律倍

2020-12-04新闻9

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可谓妇孺皆知,书中两位男主郭靖和杨康的名字,来自于徽钦二帝被掳、北宋王朝灭亡的“靖康之耻”(1127)。

宋徽宗名赵佶,号“宣和主人”,其“瘦金体”和花鸟画等艺术造诣,较之于其低下的帝国治理水平,判若云泥。

自成一派瘦金体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赵佶确实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或者可以说,他是一个入错行了的著名艺术家——这句话的后面必须得有两个字“之一”……

因为,在同样亡于金国的辽国契丹,也曾经有过一位入错行、不太被人关注的“让国皇帝”,他就是比宋徽宗早生了183年的耶律倍。

01

耶律倍小名突欲,生于唐昭宗光化二年(899),是契丹国开创者耶律阿保机(辽太祖)的长子。

耶律倍对汉文化很感兴趣,嗜好读书,不喜射猎。契丹神册元年(916),十七岁的耶律倍被立为太子。

辽国崇尚佛教,但耶律倍认为应当首先祭祀“万世所尊”孔子,为阿保机所采纳,遂在契丹境内建庙祭孔。

926年,被誉为“海东盛国”的渤海国降服于契丹。阿保机改元“天显”,改渤海国为东丹国,封耶律倍为东丹国王。

东丹国抱日本海

同年,在知名的“五代战神”后唐庄宗李存勖死后不久,阿保机也跟随这位相爱相杀多年的老对手兼老朋友而去,没有留下如何确定契丹皇位继承人的遗诏。

在奉行强者为王原则的草原帝国,没有诏书加持、缺少尚武精神的太子处境极为尴尬,甚至十分危险。

虽已建立了封建国家,但转型中的游牧民族还保留了不少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杨家将”对手的大BOSS总有一个“萧太后”

那么,耶律倍接下来的人生之路,就只能是直面他的老妈——述律皇后。

述律皇后名叫“月里朵”,读起来象是一位贤淑温良的女子,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刚烈的狠角色——在阿保机下葬时,她切下自己的右手腕代以殉葬。

关于契丹皇位继承人,月里朵中意于战功突出、担任“大元帅”的次子,也就是耶律倍的二弟耶律德光(小名尧骨,庙号辽太宗),但表面上还是做出一副让部族和臣下自愿站队的姿态。

于是,耶律倍主动让出继承人之位,以求自保。老妈月里朵自然是同意了。(看来听妈妈的话,在任何朝代都是正确的!)

曾在战场上败于李存勖,未能有效扑灭东丹国内的反抗运动,确实也是耶律倍在政治上的减分项。

耶律德光即位之后,下令将东丹国机构和民众内迁,逐步收紧了对耶律倍的监控。

“让国皇帝”耶律倍在新都辽阳过起了隐士般的生活。他建设“望海楼”,存入万卷书,写下《乐田园诗》,绘画技艺更加精进。据说东丹王的画作,当时在开封和洛阳卖价不菲。

02

后唐天成五年(930),耶律倍终于等到了脱离耶律德光(和母后?)恐怖压制状态的时机。

乘上后唐明宗李嗣源派来的海船,耶律倍带着他的万卷书和东丹爱妃高美人顺利抵达山东登州。

在冷兵器时代,时常处于敌对状态的异国海船,带走了本国的前太子,还有众多随从、那么些书籍、绝色的红颜,居然没有走漏一点儿风声?推测还是有母后的仁慈之心在其中起作用吧……

后唐帝国按照天子之礼迎接耶律倍,后赐其名“李赞华”(“赞赏”中华之意),任其职为滑州节度使。

虽然只是担任了汉地的一个地方军政长官,相信曾为东丹国王和辽国准皇帝的耶律倍,彼时的心情应该是无比舒畅和轻松的吧。

东丹国王自画像

后唐长兴四年(933),李嗣源死去,其养子李从珂杀死皇位继承人李从厚篡位。

此时,耶律倍居然密报耶律德光,应该出兵征讨李从珂。——或许是耶律倍秉承华夏正统理念,认为弑君之罪天地不容?

其时,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为了夹击李从珂,与耶律德光达成了割让“燕云十六州”换取契丹出兵的有名的“儿皇帝”协议。

昔日悍将李从珂无力招架石敬瑭和契丹的联军。他在自刎于洛阳之前,力劝耶律倍殉葬未果,便派人到开封东丹王府刺杀了耶律倍。

耶律倍的尸首由一位僧人暂时埋葬,后被耶律德光迎回契丹。

后来,契丹占领了开封,但未能对汉地实施有效的管理。最终耶律德光放弃了汴京,在北归路上死于“杀胡林”。

契丹的皇帝之位,又转回至“让国皇帝”耶律倍的儿子。

书读此处,总会让人联想到:开宝九年(976),“烛影斧声”之后,弟弟赵光义继承了哥哥宋太祖赵匡胤的皇位。宋太宗赵光义的六世孙、也就是“入错行了”的宋徽宗之子宋高宗赵构,建立了南宋,之后皇位又传回赵匡胤的七世孙宋孝宗赵昚。多么熟悉的味道……

耶律倍再被追尊为帝。契丹后续帝系,经其后代辗转相继了六世。

03

耶律倍在逃亡后唐时,曾作《海上诗》一首:

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该作内容直白,简明朴实,用类似于白描的手法,勾勒出自己(大山)被二弟耶律德光(小山)压制,虽愧对于故乡和国人但无可奈何投向中华之地的心境。

关于手足相残,历史上还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诚然,在文学性上,耶律倍《海上诗》与曹植《七步诗》相比,着实存在不小距离。但考虑到二人在成长经历、教育环境、家学传承等方面的客观差异,《海上诗》也算是差强人意了。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耶律倍的绘画技艺精湛,工于描写辽国风土人情,其作品集中体现了契丹贵族骑马狩猎的游牧生活,画面细致入微,人物真实生动。

据史料记载,宋徽宗赵佶是“让国皇帝”耶律倍的铁杆粉丝,北宋皇家画院曾专门重金购得耶律倍的多幅画作,并收录于由赵佶亲自主持编撰的《宣和画谱》之中。

契丹贵族骑射图

04

耶律倍与赵佶,这两位“入错行了”的著名书画家,通过各自的直系血亲,还曾有过一次跨越时空的国际交流。

这次国际交流,就是让北宋大臣寇准彪炳史册的“澶渊之盟”。

景德元年(1004),耶律倍的曾孙耶律隆绪(辽圣宗)与赵佶的高祖父赵恒(宋真宗),在今河南濮阳订立止战盟约。

此前,面对来势汹汹的契丹铁骑,宋朝主战派首领寇准力主并成功实现了宋真宗的御驾亲征。战场上取得的成果,向来都是谈判桌上的有力砝码。

根据宋辽盟约,双方约定为兄弟之国,耶律隆绪称赵恒为兄。北宋给予辽国“岁币”。勘定边界,开展互市贸易。

站在汉民族的特定视角,后世对“澶渊之盟”有各种诟病,但它确实给中华北方区域带来了一个多世纪的和平,促进了宋辽两国的社会安定和文化繁荣。

契丹出境记事碑

日本京都大学杉山正明教授虽然对宋朝及其皇帝多有贬损,但也认为澶渊“模式”是“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的方式”,辽帝国也籍此在“一百多年间一直享受着美梦般的生活”。——这种“美梦”是否也就是造成契丹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

东京大学小岛毅教授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一千年过去了,人类不但没有变得聪明,反而更显愚蠢”。

在中华历史的光影中,“让国皇帝”耶律倍和宋徽宗赵佶都入错了行,却是跟他们的聪明抑或愚蠢无关……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好久不见 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辽宋夏金#五代十国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