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发展,一天一充几乎已经成为现代人使用手机的规范,原因在于即便手机越做越大,电池却似乎无法跟上发展速度。尤其是标榜旗舰、电竞的性能型手机,功能越强耗电也更可观,促使许多品牌转而寻求更快的充电速度以弥补续航问题。
许多品牌等都分别推出号称能在极短时间完成手机充电的100W+快充技术,像vivo的iQOO快充技术更可达到120W快充、红米的125W UltraDART、Oppo 125 W有线充电(无线充电支持65W)。
根据Oppo官方的说法,该125W快充技术能在20分钟内将4,000 mAh的电池充饱,而vivo的iQOO更宣称只需15分钟,小米的100W也仅需要17分钟就能从0%充到100%。各家几乎都表示,能在前3分钟充到三分之一的电量,而5分钟则能达四成,随后逐渐递减。
实际上我们真的需要如此快速的充电功能吗?
综观网友反应,有些人认为,快充技术会对电池带来伤害。品牌透过增加感应模块的方式来确保手机不会过热,或将手机电池区分成两块,例如标定4,000 mAh的电池则分成两组2,000 mAh,并使用两到三个充电回路,借此达到成倍的充电速度。当然,这样的设计也会增加手机的制造成本。
市面上标榜4,000 mAh快速充电的手机,电池的质量几乎难以判定,因为很有可能会将快充的制造成本反映在电池质量上,即使用容量较小、质量普通的电池。反之,一些容量高达5,000、6,000 mAh的电池,虽不支持超级快充技术(100W以上),但质量可能更优良。
拥有高容量的大电池,在80%电量的状况下与100%的小电池相当,由于电池充电机制的关系,最后10~20%的充电是非常缓慢的,这也代表大电池在最后充电时间内获得的mAh会比小电池还稳定,也更快能完成最后20%的充电。
除了电池质量外,目前超级快充的规格仍未统一,各家均有自己的特规。代表用户使用的快充基座无法相通,更别说拿来帮非手机的装置(如笔电、任天堂Switch)等充电。因此,即便超级快充已经出现在市场上,但仍需一段时间完善、统一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