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一直是被人所熟悉的一个时代,不过大多集中于东汉末年,以及三国时期的前中期。尤其是蜀汉灭亡之后,可能很多人对三国时期兴趣寥寥了。不过名气不高不意味着人物不盛,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个东吴名将——吾彦。吾彦被陆抗拔擢;参与过"西陵之战";在西晋准备进攻东吴时已经觉察到异象,向东吴后主孙皓求援,但并没有被允许,目睹了东吴的灭亡。
吾彦其人
吾彦是吴郡吴县人,这个地方出现过很多江东豪族,但是吾彦不是,只是一个寒门子弟。不过吾彦本身很争议,"身长八尺,手格猛兽",凭借这身本事当成一个县吏。当时东吴所控制的交州出现旷日持久的叛乱,吴将薛珝、陶璜等人率军平叛。吾彦看到薛珝的军容非常羡慕。有一个刘札相士对吾彦说:"看你的面相,以后也能够成为将军,不需要羡慕薛珝。"
后来吾彦成为一个低级军官,在东吴大司马陆抗帐下效力。陆抗是陆逊的儿子,父子两人都可以说是东吴名将,陆抗还被很多人视为东吴最后的名将。陆抗就非常看重吾彦,认为吾彦有将才、有勇略。但是吾彦毕竟出身寒门,而且没有军功在身,贸然提拔吾彦可能会引起其他将领的不满。类似的情况不是没发生过,比如刘备拔擢黄忠就让关羽感到不爽。
为了重用吾彦,陆抗想出一个计策。陆抗与各个将士宴会,秘密令一个人假装发狂拔刀跳跃。坐上其他将领吓得撒腿就跑,之后吾彦没有惊慌失措,反而举起案几做出防御的姿态。陆抗用这个手段帮助吾彦在军中树立权威。在"西陵之战"中,吾彦也有所表现,被陆抗命令围攻西陵。值得一提的是,"西陵之战"就在薛珝、陶璜平定交州叛乱不久之后。
献木求援
吾彦稍迁至建平太守,这个位置正是东吴与西晋的前线之一。这个时候西晋虽然失去交州,但对东吴还是呈现出钳击的势头,从益州、荆州、扬州都可以威胁东吴。双方的国力也不可同日而语,东吴不仅国土、人口、经济有限,远远落后于幅员辽阔的西晋;其统治者孙皓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在位时期导致东吴人心浮动、国力衰弱。伐吴的计划被西晋君臣提上日程。
西晋掌握益州,拥有从益州乘水道顺流而下的优势。当初邓艾在消灭蜀汉之后,就和司马昭提出灭吴的计划。而此时西晋的益州刺史王濬就在益州制造战船。造船的木料顺着长江东流,被吾彦发现。吾彦赶紧拿着木料向孙皓上报请求增援。
这就有点像当初的蜀汉,大将军姜维发现钟会在关中调兵的动向,意识到曹魏即将伐蜀,但是刘禅听信黄皓不予增兵。孙皓也没把吾彦的话当回事,没有给建平郡增援。吾彦只能用铁锁切断长江水道,试图用这种方式阻挡益州水军的东下。
吴灭降晋
区区铁锁当然不能阻碍西晋大军的脚步。王濬制作十多丈高的火炬,将铁锁尽数熔断。西晋大军一路上可以说是势如破竹,长江防线上各个城关或者望风而降,或者被攻克。吾彦则坚守建平,抵抗西晋大军的进攻。不过吾彦的军力也非常有限,无法阻止西晋灭吴的脚步。等到东吴彻底灭亡之后,吾彦才向西晋投降。
在投降西晋之后,吾彦仍然愿意维护后主孙皓的名誉,将西晋灭吴归因于天时而非人事。晋武帝司马炎不但没有不满,还赞赏吾彦这种态度。吾彦在西晋历任金城太守、敦煌太守、雁门太守、顺阳内史(相当于太守),在交州刺史陶璜去世后担任南中都督、交州刺史,也与刘札的预言相符合了。
参考文献:《晋书》、《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