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家长如何准确正确区分脑瘫孩子的肌张力和肌力?

2020-12-04新闻14

原标题:家长如何准确正确区分脑瘫孩子的肌张力和肌力?

人们很容易混淆肌张力与肌力,往往将肌力低误认为肌张力低。

肌张力是指被动拉长或牵拉肌肉时所遇到的阻力,或者说肌张力是指被动活动肢体或按压肌肉时所感觉到的阻力。正常肌张力是人体维持各种姿势和运动的基础,一般分为静止肌张力、姿势肌张力和运动肌张力。只有这三种肌张力有机结合、相互协调、才会维持与保证人的正常姿势与运动。肌张力异常可导致姿势及运动异常,肌张力的产生和维持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

当肌张力高时躯干和肢体很僵硬,关节活动度小;肌张力低时身体很软,有抱不住的感觉,关节活动度过大;而当肌张力动摇时会使人产生不随意运动。通过关节活动度范围肌张力可分为0-4级,正常儿为0级。

肌力是肌肉在收缩或紧张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人的机体或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收缩或舒展)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肌力的作用:骨骼肌分为伸肌、屈肌、内收肌、外展肌、施前肌和施后肌,在运动神经支配下完成不同的功能。任何一个动作都需要一组肌群共同完成,即靠原动肌、拮抗肌、固定肌、协同肌这四种肌群在运动中协调作用,才能具有正常的姿势运动模式。肌力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我们提重物、挑东西、抓握等抵抗重力的能力。肌力可用徒手检查法分为0-5级,正常儿为5级。

总之,肌张力低的表现有:手可以像围巾一样圈脖子、身体可以对折、仰卧时呈蛙状体位、足可以碰耳朵、头后垂、可能有外翻扁平足等;肌张力高的表现有:头后仰、屈肘、前臂旋前、拇指内收、垂腕、尖足、剪刀步、屈膝、屈髋等;肌力低的表现有:上肢抓握、上举、支撑没力,下肢不能蹦蹦跳、不能抬腿、不能持重,腰腹部无力,自发运动少等。而任意类型脑瘫患儿在婴儿期都可能有肌张力低的表现,然后会逐渐表现本型的特点,大部分会转变成不随意运动型脑瘫,软瘫和失调型患儿会一直肌张力低。还有任意类型脑瘫患儿都普遍存在肌力低的问题。

#小儿健康#脑瘫#肌张力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